那些耳熟能詳的俗語是不是誤導了我們?

漢語中有很多俗語,常常被當作處世準則,道理無錯,但我們的理解未必準確或者說這些道理未必適用各種情況,以下列舉了一些,九牛一毛而已。

一,懂你的人不用解釋,不懂你的人更加不用解釋

生活中難免有這樣那樣的誤會,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不盡相同,哪怕是親人、朝夕相處的愛人、知根知底的友人都未必盡知你每個舉動背後的原因。瞭解,不代表全然知曉,誤會一定會有,對於親近的人,解釋不代表一定需要解釋,而是表明一個態度“我尊重你,在意你的感受”,因為親密,所以如果我有反常的舉動,出於尊重我會解釋緣由,不是怕你不理解,只是因為親近的人應該享受這樣的待遇,不是事事都解釋,但如有必要我會解釋。對於其他人,解釋是為了避免誤會和衝突,沒有人有義務理解你無心的無禮之舉或是讓人難以理解的行為。身邊有不需你解釋的人是幸福的,但有時候解釋也是一種尊重。

那些耳熟能詳的俗語是不是誤導了我們?

二,屬於你的,終究會回到你身邊,不屬於你的強求也無益

有多少戀愛中的人太過相信這句話,認為屬於自己的便不必太努力維繫,甚至犯錯時也不願低頭認錯,稍有阻礙就認定緣分不夠,傲骨不足,傲氣有餘,對強求一詞標準定得太低。要知道一株花草要想讓它美麗盛放都需要費心費力照顧,花草尚且如此,更何況是複雜的情感。人心易冷,有些人為你耗費心力,放下尊嚴,一旦心冷離開,或許就是一世,緣分三分天定七分努力,請竭盡努力再來談緣分深淺,每一分努力都可能加深你想要的緣分,真正努力過而失去也好過到頭來心酸說一句“我本可以”

那些耳熟能詳的俗語是不是誤導了我們?

三,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意指不常說話的人易取得成功,是日常用語,這個詞蘊含著極耐人尋味的真理,但首先,沉默不等於無言,它是一種積蓄醞釀,以等猝發的過程,類似韜光養晦。本意深沉,但字面樸素,容易被人理解為,凡事要放在心裡,不與他人言,特別是心裡的苦處、遭遇的挫折等,跟不解釋有某種程度上的相通,這種理解有些錯位。張國榮有首經典老歌,歌名就叫《沉默是金》,大體意思是,慎言不去冒犯他人,不言苦楚,不辯對錯,不理會他人諷刺和質問,灑脫做人。張國榮做到了,他的人品無可挑剔,整個娛樂圈都誇讚他的做人處世態度,他說的每句話都大方得體,這樣完美的一個人卻選擇在最美好的年華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誰能真正體會他承受了多少痛苦?誰又知道是不是因為錯位地理解了沉默是金的含義才加劇了他的痛苦?如果心裡有太多抑鬱,不沉默又何妨?

那些耳熟能詳的俗語是不是誤導了我們?

四,哀莫大於心死

這句話本意是指最可悲的事,莫過於思想頑鈍,麻木不仁,也就是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情沮喪,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古意裡則可理解為最悲哀的事莫過於人的沒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現代人大都理解為萬念俱灰,經常被用在各種情感挫折時表達絕望的心情,有些偏差,而且有些自憐自艾。如果非要這樣理解,那在無望的感情關係裡還不如說愛莫大於心不死,既然無望,那斷了念想未嘗不是件好事。

那些耳熟能詳的俗語是不是誤導了我們?

五,平凡是福

本意淡泊名利慾望,跟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不謀而合。在趨向於急功近利的現代社會氛圍下,平凡一詞更偏向於消極,或許還帶些貶義,出人頭地的競爭太過慘烈,就有一些人用“平凡是福”來安撫焦慮,掩飾自己對競爭的無力感。朴樹唱的《平凡的世界》很受歡迎,K歌常點曲目,可誰又能在唱這首歌時想到這個唱《平凡的世界》的人並不是常人口中的平凡的人?有上進心是好事,但平凡是福一詞並不如大多數人理解的那麼黯淡,那是一種境界。有句話說得好,最怕你不努力上進,卻安慰自己平凡是福。

那些耳熟能詳的俗語是不是誤導了我們?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語、俗語裡都含有前人智慧,很多話字面淺顯,內涵深刻,理解不透容易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以偏差的理解做人生導向更不可取,盡信所謂的人生道理,莫如不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