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創:中國傳統家訓之修身立德篇

“德”指的是人的德性、德行,“崇德”就是人要尊崇德性,敬重德行,自覺地把自己的言行納入道德的規範之中。言論體現德性,行動合乎德行,這是為人的根本,自古以來就受到社會的一致推崇。

古人將“立德”置於“三不朽”首位,而立德的內容主要是忠孝。在家能孝,於國則忠。在中國傳統家訓中,“德”是一個十分核心的概念,在人生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德”的內容,如在談到節儉時,有“儉以養德”、“儉,德之共也”的論述;在談到謙恭時,有“恭為德首,慎為行基”(羊祜:《誡子書》)的論述;如窺人隱私,借物不還,與人爭利等“皆無德之一端也”(呂祖謙:《辨志錄》);在談到人際關係時,認為“忍讓為居家美德”(吳汝綸:《諭兒書》);在談到人的生命時,認為“大德曰生”(曾子);為官從政者要“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為官德。所以,“養德”是培養的目標,而“修身”是“養德”的途徑。這種“修身”一定意義上是通過家庭道德教育而實現的。

重德修身是各家家訓的核心內容。 宋代大儒朱熹即在《家訓》中指出:“有德者雖年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雖年高於我,我必遠之。”意思是說,有德的人雖然年齡比我小,我也會尊敬他;不肖的人,雖年齡比我大,我也必定疏遠他。從中可以看出朱熹對德的重視程度。在朱熹看來,重視道德修身就同“衣服之於身體,飲食之於口腹,不可一日無也,不可不慎哉!” 宋代的賈昌朝在《戒子孫》中告誡子孫:“士人所貴,節行為大,軒冕失之有時而復來,節行失之終身不可得矣,戒之,謹之!”他認為,高官厚祿能失而可復得,而人的高貴品行一旦失掉,就終身不會再次得到了,因此他一再提醒子孫要“戒之,謹之!”明代吳麟徵在《家誡要言》中告誡子孫:“人品須從小作起,權宜苟且詭隨之意多,則一生人品壞矣”。他認為,人品要從小就開始培養,不能苟且詭詐,否則一生的人品就敗壞了。曾國藩也告誡其子孫說:“做人之道,聖人千言萬語,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他認為,人要互敬互愛,在交往中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想,要以己之心度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再有,清初張履祥在《家書•示兒》篇中也告誡兒子:“忠信篤敬,是一生做人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