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經典:向古人學什麼?

家訓經典:向古人學什麼?向家頤學教子

人生至樂無如讀書,至要無如教子。

父子之間,不可溺於小慈,自小律之以威,繩之以禮,則無不肖之悔。

教子有五:導其性,廣其志,養其才,鼓其氣,攻其病,廢一不可。

養子弟如養芝蘭,既積學以培植之,又積善以滋潤之。

人家子弟惟可使覿德,不可使見利。

富者之教子,須是重道;貧者之教子,須是守節。

子弟之賢不肖系諸人,其貧富貴賤系之天。世人不憂其在人者而憂其在天者,豈非誤耶?

士之所行,不溷(混)流俗,一時抗節於時,一以詒訓於後。

士人家切勤教子弟,勿令詩書味短。

孟子以其惰四支為一不孝,為人子孫遊惰而不知學,安得不愧?——宋.家頤《教子語》家訓經典:向古人學什麼?

向于成龍學忍讓

人終身認一個“忍”字。小不忍,則亂大謀。忍得一分,受用一分。父子不忍,則乖天倫;兄弟不忍,則成吳越;夫妻不忍,則魚水反目;朋友不忍,則氣誼參商;居家不忍,則乖氣致戾;世情不忍,則變起仇敵。甚而一言不合,戈矛頓起,人命反掌,悔焉莫及。不忍之害大矣。可不慎諸?一一于成龍《於氏家訓》

家訓經典:向古人學什麼?向王夫之學脫習氣

立志之始,在脫習氣。習氣薰人,不醪而醉。其始無端,其終無謂。袖中揮拳,針尖竟利,狂在須臾,九牛莫制。豈有丈夫,忍以身試!彼可憐憫,我實慚愧。前有千古,後有百世。廣延九州,旁及四裔。何所羈絡,何所拘執?焉有騏駒,隨行逐隊?無盡之財,豈吾之積。目前之人,皆吾之治。特不屑耳,豈為吾累。瀟灑安康,天君無系。亭亭鼎鼎,風光月霽。以之讀書,得古人意;以之立身,踞豪傑地;以之事親,所養惟志;以之交友,所合惟義。惟其超越,是以和易。光芒燭天,芳菲匝地。深潭映碧,春山凝翠。壽考維祺,念之不昧。----(明末清初)王夫之•示子侄《姜齋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