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丨影響成績的內外因,你中招啦嘛?

期中考試考完啦,不知道同學們都考的還滿意嘛?其實,考試就是為了檢驗學生一個階段所學知識情況,有利於學生較正式地瞭解自己的學習水平。雖然是一個階段性的檢測,但考後一定要根據成績,及時總結並調整學習方法和態度。這樣才能在下一場考試中有進步。

古語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那,同學們知道影響成績的內因和外因都有哪些嘛?


警惕丨影響成績的內外因,你中招啦嘛?

影響成績的內因:

01、主觀

主觀是說,學生很容易犯了“瞎子摸大象”的錯誤,將局部視為總體。學生的知識結構容易出現漏洞。

02、驕傲

有一點成績就忘乎所以,很快又陷入學習的困境。常常犯學習中的錯誤,而且每次錯誤都是失敗的累積。

03、自滿

總是滿足於當前取得的成績,認為別人都差得遠。容易讓人固步自封,難有更高的進步和提升。

04、輕信

輕信自己的判斷,輕信自己的經驗……,輕信容易把讓人把難題視為簡單題,從而把成功交給了失誤。

05、衝動

突然決定幹什麼,又突然決定幹其他的什麼。做題時顧此失彼,結局就是失敗。

06、保守

學習全憑過去的經驗,方法也用老套的。想到的是馬失前蹄,害怕新的方法沒有學到,舊的方法反而丟失了,卻不願面對舊的學習方法已經不再適合新的學習任務這一現實。

07、懶惰

做事懶惰光想不做題,以為自己想的都是對的,卻一寫就錯。從來不考慮一道題涉及到的知識點、知識結構,相應的解題方法和思路。

08、知足

只要排位在中上水平,就能讓人感到滿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對學習沒有太多的欲求。我們需要的是:學,然後知不足;練,然後知困。

09、消極

消極的心態讓人什麼都不想,什麼也不去做,以為自己什麼都懂,看不起那些勤奮學習的人。消極地感受失敗,即使有再強的能力,也將一事無成。

10、怯懦

總是小心翼翼的怕這怕那,怕做不完題,怕偏科,怕考不好……怕的結果就是隻關注怕,眼睜睜地看別人成績進步。

影響成績的外因:

01、方法不對

平時還在只顧做題或者玩耍,不去思考題目的本真與根源,希望同學們要盡力思考,一題多解,注重變式訓練,強化計算能力,分析能力。

02、興趣不濃

孩子們在放學或或假期中,都只顧著上網,很少讀書學習,沒有學習的興趣,只有玩耍的心態。培養學習興趣也非常重要。

03、上課不聽

上課時間只有短暫的45分鐘,老師們還要忙著紀律,耽誤部分時間,也犧牲了部分同學寶貴時間。提高課堂效率是提升學習成績的關鍵。

04、鞏固不強

每天的新授課,需要注意聽講,課下,自己更要做練習,鞏固所學的新知,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05、不抓重點

每門課、每個知識點都總結歸納出典型題、易考題、難解題,並針對每種題型給出最簡單的破解方法,讓學生看題就能對號入座,自動套用解題模型,簡單幾步輕鬆算出正確答案。

06、抄襲嚴重

平時的作業就是針對當天所講的知識點留的,學生應該自己獨立完成,可有的學生自己不動腦筋,抄襲別人現成的答案,省時省力,時間長了,成績準下降。

07、壓力太大

部分家長容易把自己的沒實現的願望,強加給孩子,給孩子造成強大的心裡壓力,儘管比以前更努力,但成績始終沒有突破,學習上越來越力不從心。

08、缺乏主動

學習主動性非常重要。有時候,學生成績的高低,就取決於學生自主學習程度,只要喜歡自主學習,成績自然就會有所提進步。

09、師生互動少

老師的關注、提問、批評、肯定、鼓勵和表揚是學生前進的不竭動力。所以除了老師課上講課和講解,學生也適度的和老師多互動,諮詢答疑等都可以。

10、課下不討論

課餘時間根本不願談學習。其實,課後的時間,學生應該聚集在一起,多討論交流學習經驗,取長補短,相互學習,成績一定會提高的。

家長小貼士:

1、正確看待孩子的成績。

2、用正確方法有效交流。

3、做好孩子堅強的後盾。


警惕丨影響成績的內外因,你中招啦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