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受關注的11個理論熱點

2018年最受关注的11个理论热点

2018年最受关注的11个理论热点

熱點問題

2018年,哪些會議精神、政策部署、理論觀點、輿情事件引發了學界廣泛關注?

讓黨課君與你一起來回顧——

2018年最受关注的11个理论热点<table><tbody>

01

憲法修正案:更好發揮憲法的規範、引領、推動、保障作用

/<tbody>/<table>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經投票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學者認為

憲法修正案全面體現了自上一次修憲以來黨和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的成果,體現了我們黨依憲執政、依憲治國的理念。

<table><tbody>

02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成為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

/<tbody>/<table>

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列舉了改革開放十個方面的偉大成就,特別是深刻總結了改革開放的九條寶貴經驗,並強調這些經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這篇講話是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宣言書、動員令。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指出的“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

學者認為

偉大覺醒的性質是中國共產黨的自我覺醒,其標誌是恢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偉大覺醒的成就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偉大創造。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的“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

學者認為

改革開放對於中華民族形象建構產生了深遠影響。改革開放在塑造國家形象、人民形象、中國共產黨形象的同時,建構了中華民族新形象,在強化中華民族變革、開放形象的同時,為中華民族形象注入了創新、富裕、包容、擔當等新內涵。民族形象是一種軟實力,中華民族新形象的建構,為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table><tbody>

03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進一步突出黨的全面領導和提升黨的領導力

/<tbody>/<table>

2018年3月1日,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啟變革新徵程。

學者認為

這次機構改革亮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突出黨的全面領導。通過這次機構改革中的合併、歸類、重組,對黨的體系進行重大改革。二是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從政府層面上來講,一共突出了六個重點改革事項,即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和提高效率。三是統籌黨政軍群機構改革。完善黨政機構佈局,深化人大、政協和司法機構改革,深化群團組織改革,推進社會組織改革等。

<table><tbody>

04

民營經濟:在變革與發展中找到新定位新方向

/<tbody>/<table>

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講話突出問題導向,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就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深刻闡釋,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6個方面政策舉措,表明黨中央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

學者認為

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中激發微觀經濟活力的主陣地,民營經濟要把握時代脈搏,立足於融入現代化經濟體系去謀求高質量的發展,在變革與發展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和新方向。

<table><tbody>

05

中美貿易戰:保持戰略定力和戰略耐力

/<tbody>/<table>

中美經貿關係一直是中美兩個大國關係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但是2018年以來,美國採取單邊主義措施,挑起貿易戰,導致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和爭端不斷升級。

2018年3月,美國炮製出所謂301調查報告。

7月6日,美國不顧多方面反對,對中國340億美元輸美產品加徵25%關稅。

8月23日,美國對另外16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

中國政府為維護正當權益,及時採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

妥善應對中美貿易摩擦,事關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學者認為

必須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保持戰略定力和戰略耐力。

首先我們既要丟掉幻想,堅定應戰;又要保持理性,努力維護大局穩定。要充分認識中美貿易摩擦的複雜性,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堅持“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原則立場。

其次是綜合施策,妥善應對短期衝擊。如做好出口受阻企業的救助工作、採取有效措施鼓勵企業調整進口結構、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再次是保持戰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應對美國挑起貿易戰的行為,關鍵是不受對方干擾,保持戰略定力,避免犯顛覆性錯誤。履行與自身實力和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大國責任,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新貢獻。

<table><tbody>

06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國際公共產品

/<tbody>/<table>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舉行相關活動。這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一大創舉,此次博覽會吸引了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參與,有超過5000件展品在此次博覽會上展出。

學者認為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舉辦以進口為主題的博覽會,這是首創,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唯一的專題性博覽會。舉辦進口博覽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於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實際行動,是中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的國際公共產品,充分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

<table><tbody>

07

個稅法第七次修正:稅制更加公平,有利於構建以消費拉動為主的現代經濟體系

/<tbody>/<table>

2018年10月1日,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開始實施。這一輪個稅改革涉及範圍廣、亮點多,堪稱1994年以來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也是百姓獲益最大的一次改革,被業內視為對現有個人所得稅制的一次根本性改革。

稅改革中最受人關注的舉措是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的提高,此次個稅起徵點由原來的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無疑是進行了一次大幅調整。在改革措施中還包括對於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學者認為

專項附加扣除考慮了個人負擔的差異性,更符合個人所得稅基本原理,有利於稅制公平。

<table><tbody>

08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是阿里巴巴的山洞,還是潘多拉的盒子

/<tbody>/<table>

2018年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佈,他們團隊創造的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就能天然抵抗艾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此消息一出,驟然間便引起全球譁然,大量質疑指向其背後的倫理問題。國家衛健委回應:立即要求調查,依法依規處理。

學者認為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起了科學界對於其可能帶來的倫理後果的廣泛擔憂。對於科技上的創新應該支持,畢竟這是人類文明走向明天的方式。不過,也正因為科技中所蘊含的巨大能量,讓它可能成為一把殺傷力巨大的“雙刃劍”。所以,在面對科技的突破時,不能不保持足夠的敬畏。科學的意義,永遠在於展現其天使的一面而非魔鬼的一面,在於為人所用,而非讓人類自毀長城。這不是反科學的態度,恰恰是科學的自愛。否則,打開的可能就不是阿里巴巴的山洞,而是潘多拉的盒子。

<table><tbody>

09

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文明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根安全帶

/<tbody>/<table>

2018年10月28日,位於重慶的萬州長江二橋上,一輛載客的公交車在與一輛小轎車發生撞擊後,從近40米高的橋面墜入長江,造成包括司機與乘客在內十餘人遇難。事故原因系乘客與司機激烈爭執、互毆致車輛失控所致。該事件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深入思考。

學者認為

從此次墜江事故的起因以及今年輿論場上反覆熱炒的高鐵佔座等事件來看,規則意識的淡漠是最基本肇因,相關當事人的行為未能體現出足夠的法治思維和規則意識。有觀點認為,“在現代化進程中,生產力的指數式增長,使危險和潛在威脅的釋放達到了一個我們前所未知的程度。”社會成員的過激行為,極有可能造成重大安全隱患,攻擊公交車駕駛員明顯就是一種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因此,這件事對公眾來說也算是一次安全教育,在公共場合,切不可放任戾氣,對規則、對自己以及他者的權益需要充滿敬畏。

<table><tbody>

10

明星“陰陽合同”事件:法律面前沒有“明星”

/<tbody>/<table>

2018年5月28日,央視前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上爆料某演員簽訂了“陰陽合同”。幾個月後,江蘇省稅務部門對某演員及其名下公司的4類逃避納稅行為分別處以0.5倍至4倍罰款,共計8.84億元人民幣。同時,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進依法納稅,促進影視業健康發展。

學者認為

所謂“陰陽合同”不是合理避稅,而是違法的行為。

首先,因人性的弱點加上稅法知識不足,導致納稅人有意無意地違反稅法的問題,值得引起進一步重視。

其次,從演藝界明星到一般納稅人,作“陰陽合同”的情況屢見不鮮。在收入普遍增加而稅收調節感受也在增加的情況下,各行各業的人士都有可能受到偷漏稅誘惑。因此,對“陰陽合同”的圍觀就不能止於看熱鬧,而應引起大家反思。

再次,管理部門在盡職嚴格執法的同時,還應從積極引導、生動宣傳、服務納稅人的角度來舉一反三,引導社會公眾更加熟悉和尊重稅法,徵納雙方更規範和自覺地依法治稅、依法納稅。這也是社會進步、國民素質提高所必須認可的一個基本取向。

在大數據支持下,各種收入來源越來越多地存有可查的電子痕跡,所有個人收入未來將按照個人身份證號碼即個人納稅號碼記錄歸類,稅務機關能夠更快、更全面地查清納稅人的真實情況,鋌而走險式逃稅被發現的幾率將大大提高。納稅人與其心存僥倖,不如更自覺地順應稅法要求,及時足額完稅。這是對個人長遠利益的保護,也是我國納稅機關和納稅人建立更和諧關係的必要基礎條件之一。

<table><tbody>

11

滴滴順風車事件:各社會主體應共同達成維護公共安全的共識,把風險拒之門外

/<tbody>/<table>

2018年5月5日晚,某航空公司空姐李某執行完航班後,在鄭州航空港區搭乘滴滴順風車前往市區,結果慘遭司機殺害。

時隔三個月,滴滴再出重大事故,溫州女乘客趙某在乘坐滴滴順風車時被司機鍾某殺害。

在兩起事件中,滴滴存在著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客服應急處置效能低下,與有關部門的聯動機制不健全等問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學者認為

雖然在規範層面要區分網約車和順風車,把前者作為運營行為,把後者作為中介行為,但實際上順風車公司也收取了一定的費用,只是比例上有一定差異,所以從本質上仍然是一種經營行為。即便目前把它定位為信息服務的中介,公司仍然需要對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以及危險信息的有效識別和傳輸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順風車本來是一種非盈利性質的互惠行為,但目前有些人、有些平臺讓順風車變了味道。像滴滴這些企業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大行其道之時,不應偏離法治軌道。

2018年最受关注的11个理论热点
2018年最受关注的11个理论热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