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甽古村落|清茶飄香馬嶴村~

文|孔林根

深甽古村落|清茶飄香馬岙村~

馬岙村地處寧海西陲,西與新昌縣接壤,南和黃壇鎮雙峰毗鄰。森林面積35000畝,生態林面積28000畝,耕地面積1800畝,人口2807人。這裡青山連綿,密林修竹,綠水青山間透出一股飄逸之氣,世世代代的村人用勤勞和智慧書寫了歷史,開拓著未來。馬岙人不怕困難,戰天鬥地,改造瘌頭山。1958年12月,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筆簽字嘉獎馬岙大隊植樹造林的先進事蹟。改革開放後,馬岙人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敢於弄潮,是深甽鎮私營企業起步最早,經濟發展迅速的鄉村之一。2016年,馬岙村被列入寧波市歷史文化名村,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傳統文化村落。

深甽古村落|清茶飄香馬岙村~

馬岙古稱馬坡,馬姓居住。至今馬姓已不再有。俞氏祖先仁厚公(905—973)於後唐後周顯德四年(957年)自嵊州遷入此地後迅速繁衍,如今800多戶大多為俞姓,據說村東南綠水深潭,如魚得水(俞魚諧音)。俞氏先人歷史輝煌,文物古蹟保存完整。現存有宗祠三座,“大宗祠”、“義祠”和“小宗祠”。

大宗祠即“唐刺史俞公家廟”,堂號“永思堂”。建於明萬曆八年(1580)。清順治五年(1648),俞抒素“白頭翁”反清起義失敗,清順治八年(1651)作為起義指揮部遭清兵焚燬。康熙十九年(1680)重建,宣統二年(1910)遭火災。翌年,俞氏族人俞民承為首,宗親捐資重建,並搭戲臺。我們現在看到的精美華麗的層疊斗拱,侖奐恢弘,古色古香的大宗祠,是俞氏村民矢志不渝的精神寄託,顯示宗親強大的凝聚力和不怕艱難的精神風貌。

深甽古村落|清茶飄香馬岙村~

大宗祠從南到北依次為照壁、儀門、戲臺、天井、左右廂房、正廳。祠堂門外對面是照牆,牆內有小溪流過,名曰“獅子飲水”。正門懸掛“唐刺史俞公家廟”匾額,兩邊楹聯寫道:“發源於剡邑,溯本自青州。”寓意不忘根本。門外兩側有青石獅子一對,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氣勢威武。儀門面闊五間,門上繪彩色門神。東西廂房面闊七間,樑柱間各雕刻鳳穿牡丹、松鼠葡萄等圖案。兩邊各有一道樓梯,樓上有木欄杆,欄杆上嵌有欞星盤,刻有戲聯:“逸事話當年,樂奏昇平,歲歌大有;閒情消永晝,花簮婦女,竹馬兒童。”

戲臺為單簷歇山頂,無脊飾,四周飛簷,直刺青天,顯得古樸靈動。檯面近似正方形,四周繞以低欄,構成回字圖案。並鑲以戲曲《白蛇傳》、《桃園結義》等圖板多塊。藻井是整個戲臺的精華,由異形拱昂組成螺旋形,用16 條重昂構築成漩渦狀,每條以13個假昂組成,底部設一龍首,昂和龍首共224只,龍首和假昂雕有一蟬,龍首下雕一獅子,代替小座。藻井層層疊疊,錯落有序,結構精巧。戲臺柱子上雕刻古代人物,雕工精湛細膩,生動可愛。

深甽古村落|清茶飄香馬岙村~

正廳三間,為硬山頂。屋頂塑吻獸、人物。梁為月彎形,雕以人物圖案。柱皆為圓形,礎為鼓式。正廳與天井之間有三級臺階,寓意“連升三級”。正中高掛聖旨牌,牌下懸掛“永思堂”、“殿中執法”匾額。正堂楹聯為:“留一點心田百世兒孫耕不盡,綿萬年血食四時祖考享無疆。”門前石獅子高1.5米,氣宇軒昂,為浙東之最,其他地方難以找出與之匹敵的例證。馬岙唐刺史俞公家廟2003年2月被公佈為寧海縣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列入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馬岙村有皇道街,長38米,全部用青石板鋪成。南宋殿前將軍俞極宗輔佐皇上有功,聖旨衣錦還鄉,榮歸故里時破例鑾駕相送,回到家鄉後造了皇道街,以念皇帝恩寵。並打造鑾駕半副,以十八般兵器藝術造型。文化大革命時期丟失4件,現存32件。寧海縣歷史上留下兩副鑾駕,以馬岙鑾駕質量最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值得欣賞。

深甽古村落|清茶飄香馬岙村~

“義祠”是紀念俞氏先祖俞尹璋的。俞氏和方孝孺繫世媾。明代“靖難之役”後,方孝孺遭受“滅十族”之禍,俞氏家族受到牽連,要闔門充軍。為了家族生命安全,俞尹璋挺身而出,以自己生命為代價,飲鴆自盡。俞氏家人得以保全。子孫感念先祖孝父愛弟之德,特立宗祠,讓先祖受子孫香火祭祀。

村東有松月寺,最初叫水口庵,建造於明宣德(1426—1453)年間,清順治元年改為松月寺,至今香火不絕,據說是紀念清初抗清義士俞抒素。與他事蹟有關的抗清樟(又稱為夫妻樟,兩樹同株連理),聳立在今天的馬岙小學操場上。

深甽古村落|清茶飄香馬岙村~

馬岙俞氏珍藏宋代泥金家譜一本,殘損部分經上海商務圖書館修復,被村民視為拱璧,輕易不肯示人。

馬岙人心地善良,民風淳樸。村民之間有事,隨叫隨到,不記報酬。鄰里互相照顧,衣服或者食物曬著,下雨有人幫著收;父母外出,孩子有人管;老人病弱有人問,誰家遭到困難大家都能助。父慈子孝,妯娌和睦。很少有吵架鬥毆事情發生,很少因為小事產生矛盾。

馬岙人聰明,巧匠能手多。俞品能從小雙目失明,僅憑聽力學會了修鍾,他修好的自鳴鐘準確無誤;俞德興(俗稱瘌頭興)是個瘸腿,走路得用柺杖支撐,從來沒有學過畫畫,卻能夠畫什麼像什麼。他畫的糧票、布票、鈔票誰都看不出假來。(那時候沒有驗鈔機),被省領導稱為民間藝術家。他們都是身殘志堅的典型人物。

深甽古村落|清茶飄香馬岙村~

馬岙人敢於弄潮,是深甽鎮鄉鎮企業最早最發達的鄉村之一。從燈具、羊毛衫到現在的縫紉機配件,走出了一條以工業支撐、農業輔助的發展道路。馬岙村的年工業產值達到兩億多。大部分農民亦工亦農,可以在家門口賺工資,又可以種莊稼享受有機農作物。所以馬岙是目前農村原住民最多的村子。

馬岙的望海茶名聞遐邇。由於生長在地處海拔900多米的高山,長年雲霧繚繞,氣候溼潤,土地肥沃,出產的綠茶品質上乘,外形細嫩挺秀,色澤翠綠,茶味鮮爽,在眾多的名茶中獨樹一幟。1984年獲得浙江省名茶稱號,1995年獲得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1998年獲得浙江省優質農產品銀獎。目前,寧波俞氏五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數千萬,打造500畝集採摘、旅遊觀光和休閒於一體的原生態美麗茶園,現已為省級美麗茶園。

深甽古村落|清茶飄香馬岙村~

馬岙村特色產品除了望海茶,還有蒲鱉、青餃、麥糊頭、羊尾筍乾,冬筍等等。其中蒲鱉是採用新鮮的葫蘆,用碳火烘乾再曬,用來焐肉,風味獨特。而麻餈、水餃、餛飩、包子、年糕、粽子等食物和寧海本地大致相同。

馬岙村由於靠近新昌,所以和新昌人結親比較多,語音揉雜了新昌、天台、寧海雙峰等地色彩,我們所說的“幹”、“做”,他們方言用“造”字,而寧海其他地方則用“裝”字。我覺得“造”字比“裝”文雅多了。因為新昌媳婦多的原因,馬岙村過去有兩個戲班子,除了過年過節本村做戲,偶爾也被邀請到外村演出。而今戲班子沒有了,但馬岙村的舞蹈隊卻是深甽鎮小有名氣的。她們活躍了馬岙村的文化生活,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深甽古村落|清茶飄香馬岙村~

在美麗鄉村建設的今天,馬岙村不甘落後。他們在村頭村尾建造了猛虎公園、黨建活動廣場、村民休閒廣場。村內四季常綠,人們笑口常開。大路小路無垃圾,大溪小溪無汙染。馬岙村,這是個“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家碧玉,隨著深甽鎮旅遊事業的發展和交通建設步伐的加快,這顆深山明珠,不久將會聞名於世。

深甽古村落|清茶飄香馬岙村~

孔林根,省民協會員,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