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在即!政治183個必背核心考點,你掌握了嗎?

總覺得考研倒計時越來越快了,時間緊迫,大家背專業背政治也快要瘋了吧,今天幫幫給大家梳理了很重要的183條政治衝刺必背考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夥伴。而且在考前看看也有很大幫助哦!

1、價值由兩方面構成:其一,主體的需要和利益;其二,客體的屬性和性能。價值是在二者的關係中發生和形成的。

2、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是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另一方面是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即價值增殖過程。

3、由於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要素都被資本家所佔有,由此決定了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兩個特點:其一,工人在資本家的監督下勞動,他們的勞動隸屬於資本家;其二,勞動的成果或者產品全部歸資本家所有。

4、資本家榨取剩餘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是指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5、在資本積累的發展進程中,一方面由於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資本積累不斷地增長,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在資產階級手中。另一方面,伴隨著資本積累的增長,資本有機構成具有不斷提高的趨勢,對工人階級的命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工人階級的失業人口增多,工作沒有保證,生活極不安定,許多人陷於待救濟的境地。資產階級財富的積累與工人階級貧困的積累內在地、本質地、必然地聯繫在一起。這就是馬克思揭示的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6、影響資本週轉快慢的因素有很多,關鍵的因素有兩個:一是資本週轉時間,二是生產資本中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構成。

7、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即是社會總產品的補償問題,它包括兩個方面:其一為價值補償,也就是社會總產品各個組成部分的價值如何能夠通過商品的出售加以實現,以貨幣形式收回,用以補償預付資本並獲得剩餘價值;其二為實物補償,也就是如何買到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

8、研究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兩個基本理論前提是對社會總產品的劃分和對社會生產的劃分。

9、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的本質,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是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的觀念上層建築,是為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經濟基礎服務的。第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是資產階級的階級意識的集中體現。

10、國家資本輸出則一方面為私人壟斷資本服務,另一方面為維護世界資本主義制度服務。

11、資本主義萌芽於14世紀末15世紀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現,其途徑有兩個:一是從小商品經濟分化出來;二是從商人和高利貸者轉化而成。

12、資本原始積累主要是通過兩個途徑進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剝奪農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奪貨幣財富。

13、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兩次飛躍:19世紀中葉,社會主義從空想發展到科學;20世紀初,社會主義從理論發展到實踐。

14、中國近代以來的兩大主要矛盾及兩大歷史任務: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其中第一個矛盾又是最為主要的矛盾。這一主要矛盾,決定了近代以來中國革命的主題第一是反帝以獲得民族獨立,反封建以獲得人民解放;第二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15、中國革命的兩步走: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和中華民族的兩大歷史任務,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改變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社會。因此,民主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

1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的二個原因①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②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徵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

17、主觀主義的兩種形式: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它們的兩大特徵是:①主觀和客觀相分裂,②理論和實際相脫節。

18、土地改革採取兩種形式: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的土地革命政策,變封建地主的土地為農民所有;削弱封建剝削制度的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

19、新民主義革命統一戰線中存在著兩個聯盟:一個是勞動者的聯盟,主要是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盟;一個是勞動者與非勞動者的聯盟,主要是勞動者與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有時還包括與一部分大資產階級的暫時的聯盟。前者是基本的、主要的;後者是輔助的、同時又是重要的。必須堅決依靠第一個聯盟,爭取建立和擴大第二個聯盟。

20、毛澤東指出,無產階級要實現對同盟者的領導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有:第一,率領同盟者向著共同的敵人作堅決的鬥爭,並取得勝利;第二,對同盟者給以物質福利,至少不損害其利益,同時給予政治教育。

同時注意:毛澤東指出:“領導的階級和政黨,要實現自己對於被領導的階級、階層、政黨和人民團體的領導,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甲)率領被領導者(同盟者)向著共同敵人作堅決的鬥爭,並取得勝利;(乙)對被領導者給以物質福利,至少不損害其利益,同時對被領導者給以政治教育。

考研在即!政治183個必背核心考點,你掌握了嗎?

21、中國共產黨要領導革命取得勝利,必須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的兩個原因是: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是一個農民為主體的國度,無產階級人數很少,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的大多數,農民和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黨員佔多數。②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特別是小資產階級思想必然反映到黨內來。

22、新民主主義文化是大眾的,指兩大方面:①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農大眾服務的,②是民主的文化。

23、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科學的,指兩大方面:①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②主張實事求是、客觀真理及理論和實踐的一致性。

24、中國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兩個客觀條件:①大革命影響,②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

25、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兩個主觀條件:①而相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②黨的領導及其正確的政策。

26、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兩次失敗與兩次勝利:從大革命的失敗到人民軍隊、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從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到紅軍長征的勝利。經過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達到政治上的成熟期。

27、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具體包括兩個範圍的聯盟:一是我國大陸範圍內,由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所組成的政治聯盟;二是廣泛地團結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國外僑胞,以擁護祖國統一為基礎的政治聯盟。

28、沒收官僚資本具有雙重的革命性質:一方面反帝反封建、摧毀國民黨反動政權的經濟基礎,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另一方面解決大資產階級與官僚資本問題,又帶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

29、改革開放的兩個宣言書:1978年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是一篇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宣言書。它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要歷史關頭,衝破“兩個凡是”的禁錮,科學地評價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開闢了新時期新道路,即“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是在國際國內政治風波嚴峻考驗的重大歷史關頭,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路線,深刻回答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進到新階段的又一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在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的指導下,我國解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順應了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規律。

30、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括兩層含義: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

31、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兩個關係①最高綱領為最低綱領的制定指明前進方向;②最低綱領為最高綱領的實現準備必要的條件。

32、鄧小平確立對外開放的兩個重要依據:①“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②“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33、公有制的兩個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①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②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34、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必須遵循的兩個基本原則:①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根本上說是由它們在發展社會生產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②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還因為它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5、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兩個必要性和緊迫性:1.科學技術特別是戰略高技術正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2.是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客觀需要,而且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是解決我國當前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緊迫要求。

36、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鮮明的兩個特點:①全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決定人民可以統一行使自己的權力。②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最符合我國國情。

37、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兩手抓:要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

38、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的兩個原因:第一,科技革命和生產力的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第二,新科技革命是當代經濟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動力。

39、中國逐步變成半殖民地的兩個原因:一是西方列強通過發動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喪失了完全獨立的地位,在相當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二是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是要把它變為自己的殖民地。

40、中國逐步變成半封建社會的兩個原因是:①外國資本主義列強用武力打開了中國的門戶,把中國捲入了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世界市場之中。②西方列強並不願意中國成為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

41、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的兩大特點:第一,在人員構成上,資產階級革命派控制著這個政權。第二,南京臨時政府制定的各項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願望和利益,在相當程度上也符合廣大中國人民的利益。

42、南京臨時政府的兩個侷限性:一是企圖用承認清政府與列強所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和一切外債,來換取列強承認中華民國;二是沒有提出任何可以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維護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佔有的土地財產。

43、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兩個特點:①它接受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完整的科學世界觀和社會革命論。②它是在半殖民地中國的工人運動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社會改良主義的基礎。

44、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的兩個標誌:①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②蔣介石發表實際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

45、抗日戰爭勝利後,國際格局出現了新的重大變化,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帝國主義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顯增長。第二,逐步打破了以維持歐洲大國均勢為中心的、傳統的國際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蘇兩極的政治格局。

46、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兩個革命,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

47、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具有重要意義。它推動和保證了撥亂反正的進行,推動和保證了全面改革開放的進行,解決了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做出了兩大歷史性貢獻:即科學地評價毛澤東同志,維護了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並且成功地找到了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創立了鄧小平理論。

48、鄧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的兩大根本原則是: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

49、毛澤東指出,社會主義社會中存在著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即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敵我矛盾是對抗性的矛盾。人民內部矛盾在勞動人民之間說來,是非對抗性的。一般說來,人民內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礎上的矛盾。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分析,同那種不承認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矛盾,一遇到矛盾又把它當做敵我矛盾來處理的理論和實踐嚴格地區別開來了。

50、1956年中共八大明確指出我國社會的兩大主要矛盾:人民對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考研在即!政治183個必背核心考點,你掌握了嗎?

51、1956年,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的歷史條件下,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兩大方針。

52、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根據憲法的原則,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斷言論和行動是非的六條標準,並指出其中最重要的兩條標準是:有利於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而不是不利於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有利於鞏固共產黨的領導,而不是擺脫或者削弱這種領導。

53、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執政黨建設的問題,提出了“兩個務必”的思想:要求全黨在革命勝利後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和攻擊。

54、中國共產黨現階段解決的兩大歷史性課題:要進一步解決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

55、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社會主義這個階段,又可能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第二個階段是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後一階段可能比前一階段需要更長的時間。

56、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提出的“兩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中國的經濟走在世界前列。

5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觀念包括兩方面內容: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58、從法律運行的環節來看,法律公正包括立法公正和執法公正兩個方面。

59、從法律公正的內涵來看,法律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兩個方面。

60、國家創制法律規範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制定,即國家機關在法定的職權範圍內依照法律程序,制定、補充、修改、廢止規範性法律文件的活動。二是認可,即國家機關賦予某些既存社會規範以法律效力,或者賦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動。法律不但由國家制定或認可,而且由國家保證實施。

61、依法辦事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依法享有並行使權利,二是依法承擔並履行義務。

62、我國《民法通則》以民事責任發生的原因為標準,將其分為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和侵權的民事責任兩類。

63、《刑法》明文規定了兩種排除犯罪的事由,即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

64、《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兩個基本原則:一是依法管理原則。二是以人為本、與民方便原則。

65、維護社會秩序的兩種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

66、在實踐中創造有價值的人生的兩大措施:第一、走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第二、走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67、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推動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途徑的兩個新表述是: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二、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68、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兩個封閉僵化的老路:一、改革開放前傳統社會主義路子,二、蘇聯模式社會主義路子

69、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兩個改易旗幟的邪路:一、完全放棄社會主義旗幟,走資本主義道路,二、照搬一些西方由社會民主黨執政的發達國家所主張的民主社會主義道路

70、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寫入黨章的兩大意義:一、有利於全黨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二、有利於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涵。

71、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核心理論和理論歸宿點),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不可分割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72、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鬥都應致力於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的三大原因:第一,這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特點決定的。鮮明的階級性和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性。第二,這是由無產階級的解放全人類,最後解放自己的歷史使命。第三,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

73、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充滿曲折的三大原因:第一,社會主義作為新生事物,其成長不會一帆風順。第二,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推動社會發展,是作為一個過程而展開的,人們對於它的認識也有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第三,經濟全球化對於社會主義的發展既有機遇又有挑戰。

74、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是多樣的三大原因:第一,各個國家的生產力發展狀況和社會發展階段決定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點。第二,歷史文化傳統的差異是造成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多樣性的重要條件。第三,時代和實踐的不斷髮展,是造成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多樣性的現實原因。

75、展望未來社會,是否堅持科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馬克思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的三大根本區別:第一、在揭示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基礎上指明社會發展的方向。第二、在剖析資本主義社會舊世界中闡發未來新世界的特點。第三、立足於揭示未來社會的一般特徵,而不作詳盡的細節描繪。

76、共產主義社會的三大基本特徵:第一,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消費資料按需分配。第二,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第三,社會關係高度和諧,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

77、壟斷資本向世界範圍擴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種:第一種是借貸資本輸出,即由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銀行、企業把資本貸給其他國家的政府、銀行或企業;第二種是生產資本輸出,即在國外直接投資,獨立創辦企業,與外國資本合營,或者收購外國已有的企業等等。第三種是商品資本的輸出。

78、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具體地表現三個方面,第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第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提升為理論。第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於中國的優秀文化之中。

79、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的三個不同點是:①形成於不同的歷史時期,②面對著不同的歷史任務,③具有不同的具體內容。共同點是:都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以及共同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

80、毛澤東思想三大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考研在即!政治183個必背核心考點,你掌握了嗎?

81、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問題的三個科學評價。①關係到怎樣看待黨和國家過去幾十年奮鬥的成就,②關係到黨的團結、國家的安定,③關係到黨和國家未來的發展前途,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82、中國共產黨的三大綱領:①政治綱領: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發表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闡明瞭新中國政權的性質,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而不是資產階級專政的共和國。②經濟綱領:1948年12月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把新民主主義社會所要實行的三大經濟綱領概括為:“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③文化綱領: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它既不同於封建專制主義的文化,也不是單純的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文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83、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必須不斷解放思想的三個原因。第一,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實現實事求是的前提條件。第二,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第三,解放思想是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保證。

84、執政黨必須接受黨內外的三大監督:一是黨的監督;二是群眾的監督;三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監督。

85、中國無產階級特殊三個優點:第一,革命性最強;第二,天然工農聯盟;第三,力量集中。

86、新民主主義文化是民族的,其三大內容:①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②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③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87、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必須處理好土地革命、武裝鬥爭、根據地建設三者之間的關係的三大方面:①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內容;②武裝鬥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是農村根據地建設和土地革命的強有力保證;③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中國革命的戰略陣地。

88、統一戰線本身就是這兩個聯盟的對立統一,必須正確處理這兩個聯盟的三個關係:第一,放手發展和加強工農聯盟,使它真正成為統一戰線的基礎和依靠;第二,儘可能擴大第二個聯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三,正確地發揮兩個聯盟之間的相互作用,使他們互相促進。

89、看一個政黨是否先進,是不是工人階級先鋒隊,主要應看德的三大依據:①它的理論和綱領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②是不是代表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③是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0、黨的建設的三個基本經驗:(1)著重從思想上建黨。(2)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3)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91、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概括了中國共產黨的三大優良傳統與作風:①理論聯繫實際,②密切聯繫群眾,③批評與自我批評。

92、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發展互助組,具有社會主義萌芽性質。第二階段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具有半社會主義性質。第三階段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具有完全的社會主義性質。

93、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經歷了三個步驟:第一步主要實行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第二步主要實行個別企業的公私合營。第三步是實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

94、社會主義改造的三個歷史經驗:第一,堅持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第二,採取積極引導、逐步過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進行改造。

95、“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論斷,從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高度強調發展生產力的三個重要性。第一,發展才是硬道理,把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發展才是硬道理,是對社會主義實踐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第三,發展才是硬道理,是適應時代主題變化的需要。

96、延安整風運動的三大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反對主觀主義是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主觀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內反覆出現“左”、右傾錯誤的思想認識根源。

97、改革是一場新的革命,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三個原因:①從改革的性質的目的來看,改革同革命一樣,都是為了解放生產力。②從社會發展的動力看,改革同革命一樣,都是特定社會歷史階段發展的直接動力。③從改革的特點看,它同革命一樣,具有根本性、廣泛性和深刻性。

98、改革作為第二次革命與第一次革命也有著明顯三個的區別:①革命的條件不同。②兩次革命的內容和對象不同。③兩次革命的形式和手段不同。

99、不斷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三個措施:第一,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提高對外貿易效益。第二,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第三,切實維護國家安全。

100、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三大內涵:(1)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不是區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標誌,它們不屬於社會基本制度的範疇,而是資源配置的不同方式。(2)社會主義實行市場經濟是為了更有效地發展社會生產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3)計劃和市場都是調節經濟的手段,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

101、確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三個根據是:第一,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區別於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徵。第二,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不發達,生產社會化的程度還不高,發展還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第三,一切符合“三個有利於”標準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發展社會主義服務。

102、非公有制經濟的三大定位:①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②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內容,③它們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

103、社會主義社會個人收入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的三個原因:①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條件。②舊的分工還沒有消失,勞動還存著重大差別,勞動還是謀生的手段,這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③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條件。

104、按生產要素分配有多種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內容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勞動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二是勞動以外的生產要素所有者參與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識產權類的生產要素,如科技發明、創造、信息、專利等參與分配。

105、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的三個意義:①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②保持社會穩定,順利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大意義。③是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106、循環經濟的三個原則: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107、正確理解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第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第二,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本質和核心要求。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第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108、我國現階段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性質相同。第二,作用、職能相同。第三,歷史使命相同。

109、人民民主專政具有鮮明的三個中國特色:第一,從政權組成的階級結構來看,範圍更廣。第二,從黨派之間的關係看,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第三,從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更全面、更科學。

110、人民軍隊建設的三大基本原則:第一,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是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根本原則;第二,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軍隊的惟一宗旨;第三,政治工作是人民軍隊建設的生命線。

111、鄧小平指出:“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政治結構和政策是否正確,關鍵看三條:第一是看國家的政局是否穩定;第二是看能否增進人民的團結,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產力能否得到持續發展。”

112、政治體制改革應遵循的三個基本原則:第一,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第二,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有序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第三,需要借鑑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絕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113、軍隊政治工作有三大原則:即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和優待俘虜。

11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解決的是走什麼路、實現什麼樣目標的問題。第一,理想決定行動。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歷史和實踐發展的必然結論。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有著廣泛的社會共識。

115、江澤民指出的看一個政黨是否先進,是不是工人階級先鋒隊的三大標準:主要應看它的理論和綱領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是不是代表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6、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三個收入分配格局。第一,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加大個人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合理調整收入分配格局。

117、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三個根本利益:1.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2.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之一。3.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

118、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三個必然性:第一,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第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第三,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

119、新的社會階層出現三個必然性:第一,經濟領域的制度創新是新的社會階層產生的重要條件。第二,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變化,使社會的勞動分工日益精細,為新的階層的出現提供了從業條件。第三,產業結構的變化,促成了就業結構、社會階層結構的變化。

120、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只有改善黨的領導,才能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三個原因:第一,從國際上看,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為適應國際環境的變化,必須改善黨的領導。第二,從國內看,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新形勢、新任務對我們黨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從黨的自身狀況看,目前,我們黨的實際狀況同黨肩負的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光榮使命還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

121、能否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直接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的三大原因:第一,為了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第二,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是黨能否長期執政的關鍵所在。第三,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是中國共產黨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

122、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個基本原則:第一,根本立足點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妥善處理與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關係。第三,切實解決好事關人民群眾利益的實際問題。

123、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三個原因:第一,當今世界廣泛而深刻的變化,要求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要求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第三,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要求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

124、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爆發的三個原因(1)腐敗的封建統治對農民的壓迫和剝削,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2)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新的災難。(3)自然災害嚴重。

125、洋務派舉辦的洋務事業歸納起來有三方面:一、興辦近代企業。二、建立新式海陸軍。三、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

126、洋務運動的三個歷史作用:第一,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早期工業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第二,成為中國近代教育的開端,傳播了新的知識,打開了人們的眼界。第三,引起了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的改變。

127、宣傳組織變法的著名“三會三報三學堂”:強學會、南學會、保國會。上海《時務報》(梁啟超任主筆)、天津《國聞報》(嚴復主辦)湖南的《湘報》。廣州萬木草堂(康有為主持)、長沙時務學堂(梁啟超任中文總教習)。他們還向光緒皇帝建議設立京師大學堂。

128、三大論戰及論戰的三大內容

①維新派與守舊派辯論的三大問題及其實質:要不要變法,要不要實行君主立憲,要不要廢八股、改科舉和興學堂。實質是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②關於革命派與改良派的論戰的三大內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這是論戰的焦點。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要不要進行社會革命。

③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同非馬克思主義者的三大論戰:包括“問題與主義”的論戰(劃清了革命與改良的界限)、“關於社會主義”的論戰(強調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中國的出路只能是社會主義)以及與無政府主義的論戰(指出必須以革命的手段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通過這些爭鳴和論辯,馬克思主義的陣地進一步擴大,馬克思主義者的隊伍進一步壯大。

129、維新派與守舊派的這場論戰,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三個意義:①論戰所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進一步開闊了新型知識分子的眼界,②解放了人們長期受到束縛的思想,③開始改變社會風氣,為維新變法運動作了思想輿論準備。

130、維新派本身的弱點和侷限突出地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不敢否定封建主義。(2)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3)脫離了人民群眾。

131、維新派不敢否定封建主義的三個表現:在政治上,維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經濟上,沒有觸及封建主義的經濟基礎——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抬出封建思想的權威孔子的旗幟,借古代聖賢之名“託古改制”。

132、辛亥革命爆發的三個歷史條件:1.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2.清末“新政”及其破產。3.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階級基礎和骨幹力量。

133、延安整風運動的三大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反對主觀主義是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主觀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內反覆出現“左”、右傾錯誤的思想認識根源。

134、辛亥革命失敗的三個主觀原因:第一,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第二,不能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第三,不能建立堅強的革命政黨,作為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強有力的核心。

135、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三個侷限:(1)不能為人們提供一種思想武器去認識中國的必然,去有效地對中國社會進行改造。(2)他們把改造國民性置於優先的地位,沒有提出改變社會制度的必要性。(3)那時的許多領導人物,還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他們使用的方法,一般地還是資產階級的方法。

136、十月革命是推動中國的先進分子的三個啟示:1.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也可以用社會主義思想指示自己走向解放之路。2.十月革命誕生的社會主義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3.給予中國的先進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啟示,推動他們去研究這個革命所遵循的主義。

137、中國早期信仰、接受、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人物三種類型:一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的精神領袖。其代表是李大釗和陳獨秀。二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左翼骨幹。其代表為毛澤東、周恩來等。三是一部分原中國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時期的活動家。其代表為董必武等。

138、早期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運動的三個特點:第一,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明確地同第二國際的社會民主主義劃清界限。第二,注意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第三,提出了知識分子應當同勞動群眾相結合的思想。

139、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1905年11月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三民主義內容: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權主義:“創立民國”。民生主義:“平均地權”。

140、八七會議三個內容:①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後期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②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總方針,③選出了以瞿秋白為首的中央臨時政治局。

141、黨歷史上的三次“左”傾錯誤:以瞿秋白為代表的“左”盲動主義錯誤;以李立三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

142、黨內屢次出現嚴重的“左”傾錯誤的三個主要原因:第一,八七會議以後黨內一直存在著的濃厚的“左”傾情緒,始終沒有得到認真的清理。第二,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準備不足,理論素養不高,實踐經驗也很缺乏。第三,對中國現狀、革命特點、革命規律不瞭解,不善於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實際全面地、正確地結合起來。

143、日本侵略者給中華民族帶來的三個深重災難:首先,製造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其次,瘋狂掠奪中國的資源與財富。再次,強制推行奴化教育。

144、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具有三個新的特點:第一,廣泛的民族性和複雜的階級矛盾。第二,國共雙方有政權、有軍隊的合作。第三,沒有正式的、固定的組織形式和協商一致的、具體的共同綱領。

145、《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的三個內容:首先,闡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其次,批判了“左”傾關門主義錯誤,強調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領導作用。再次,規定了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具體政策。

146、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堅持、擴大和鞏固,中國共產黨制定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總方針。

147、進步勢力的三大部分主要是指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中間勢力的三大部分主要是指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和地方實力派。爭取中間勢力需要三個的條件:第一,共產黨要有充足的力量。第二,尊重他們的利益。第三,要同頑固派作堅決的鬥爭,並能一步一步地取得勝利。

148、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設三個內容:1.“三三制”的民主政權建設。2.減租減息,發展生產。3.文化建設與幹部教育。

149、所謂“三三制”,是指在政權組成人員上,共產黨員(代表無產階級和貧農)、進步分子(代表小資產階級)、中間分子(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各佔三分之一。

150、學風問題的三大內容:①是領導機關、全體幹部、全體黨員的思想方法問題,②是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問題,③是全黨同志的工作態度問題,所以是第一個重要的問題。

151、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三個主要原因:第一,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第三,中國人民抗日戰的勝利,同世界所有愛好和平和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以及各種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開的。

152、毛澤東在《目前我們的形勢和任務》的報告中指出三個轉折:①人民解放軍轉入全面反攻,這是中國革命已經發展到一個歷史的轉折點;②這是蔣介石20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③這是100多年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

153、中國革命勝利的三個原因:首先,是由於得到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其次,由於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殘酷壓迫,中國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鬥爭的偉大時代。再次,中國革命之所以能夠贏得勝利,同國際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支持也是分不開的。

154、中國革命勝利的三個基本經驗:第一,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第二,堅持革命的武裝鬥爭。第三,加強共產黨自身的建設。

155、新中國成立後的最初三年,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已經開始的三個表現:第一,沒收官僚資本,確立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領導地位。第二,開始將資本主義納入國家資本主義軌道。第三,引導個體農民在土地改革後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156、毛澤東思想的三大內涵:一、毛澤東思想是一個科學體系,不能從個別詞句來理解毛澤東思想。二是要從精神實質方面去理解、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三是要從把握毛澤東思想精髓入手,完整準確的理解毛澤東思想。

157、執法公正的三方面要求:一是堅持合法合理原則;二是堅持及時高效的原則;三是堅持程序公正的原則。

158、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是一對關係密切的概念,應當從兩者的相互聯繫中去理解它們各自的性質。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的性質。從來源來看,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一般都來源於法律的明文規定,或者法律雖未明文規定,但可以從法律的規定中推導出來。從基本內容來看,法律權利意味著人們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為,可以依法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為。從範圍來看,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都有明確的界限。

159、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三個關係:結構上的相關關係。總量上的等值關係。功能上的互補關係。

160、法律的教育作用的實現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法律做出規定,通過人們對法律的瞭解和學習,發揮教育作用;二是法律通過對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的制裁,使違法犯罪者和一般社會成員受到教育;三是法律通過對各種先進人物、模範行為的嘉獎與鼓勵,為人們樹立良好的法律上的行為楷模。

161、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科學性和先進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二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善於借鑑我國傳統法和外國法的成功經驗。三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立法體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術,適應時代發展而不斷改革與創新,使立法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162、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的三個條件: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163、經濟法的三大原則:一是國家適度干預原則。二是效率公平原則。三是可持續發展原則。

164、《集會遊行示威法》的三個基本原則: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原則。二是權利義務一致原則。三是和平進行原則。

165、《環境保護法》的三個基本原則:一是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原則。二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整治原則。三是誰汙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原則。

166、《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的三個基本原則:一是促進網絡發展與加強監管相結合的原則。二是信息自由與社會公共利益有機結合的原則。三是與現代網絡發展相適應、與傳統法律規範相協調的原則。

167、理想信念的實現三大途徑:第一、正確認識理想與現實的關係,這是實現理想的思想基礎。第二、要有堅定的信念,這是實現理想的重要條件。第三、要勇於實踐、艱苦奮鬥,這是實現理想的根本途徑。

168、樹立正確的擇業觀的三大措施:第一,樹立崇高職業理想,重視人生價值實現;第二,服從社會需要,追求長遠利益;第三,打下堅實基礎,做好充分準備。

169、樹立正確的創業觀的三大措施:第一,要有積極創業的思想準備;第二,要有敢於創業的勇氣;第三,要提高創業的能力。

170、個人品德的三大特點:①實踐性,②綜合性,③穩定性。

171、人生價值實現的個人三大條件:第一、實現人生價值要從個體自身條件出發;第二、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強實現人生價值的本領;第三、立足於現實,堅守崗位作貢獻;第四、實現人生價值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

172、任何理性的思維都應當用適當的理由來支持所獲得的結論,而法律思維對理由的要求更有特殊之處的三大表現:其一,理由必須是公開的,而不能是秘密的。其二,理由必須有法律上的依據。其三,理由必須具有法律上的說

173、培養法律思維方式的三大途徑:(1)學習法律知識。(2)掌握法律方法。(3)參與法律實踐。

174、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三大措施:努力樹立法律信仰;積極宣傳法律知識;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

175、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三大內容: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176、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黨領導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最鮮明特色。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

177、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黨要有堅定的三大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178、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和方式,同時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三個重點任務和重要內容是:著力推進綠色發展、著力推進循環發展、著力推進低碳發展.

179、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建設美麗中國的三大措施: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之一、對地球生態安全的巨大貢獻

180、黨的十八大報告對黨的建設方面有了一種新的自覺,即更加自覺地認識到了我們政黨的性質、政黨的主旨。這種新自覺體現在對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和對政黨建設的制度化方面。政黨建設的三大內容:思想理念是基礎、幹部隊伍是主體、制度建設是保障。

181、黨的十八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定義增加了三個內容:1.社會生態文明,2、促進人的全面發展,3、逐步實現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182、團結和民主是人民政協的兩大主題。人民政協的主要三大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183、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按照“兩個堅持”和“三個轉變”的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兩個堅持”就是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三個轉變”就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