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昔日的舊主,一個是眼前的救星,那麼他又該如何抉擇?

陳登和陳珪兩父子在《三國演義》中一直都是陶謙的手下。陶謙作為徐州刺史在書中都沒有多提,那別說這兩父子了。

陳珪和陳登所佔戲份不多,但對於曹操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兩幹了一件事促成了曹操的霸業。

陶謙多次將徐州送給劉備,劉備最後也再沒推辭了。對於陳登和陳珪父子而言,陶謙要將徐州送給誰,那是他的事,況且劉備也是品德高尚之人,這兩父子對劉備的話還是很欣賞的,打心裡願意接納他,服從他。

一個是昔日的舊主,一個是眼前的救星,那麼他又該如何抉擇?

配圖

那麼後面呂布搶奪劉備的徐州,這個時候陳登和陳珪兩父子為什麼就願意背叛呂布而投靠曹操呢?

首先,徐州原本就是陶謙在管理。昔日陶謙與這兩父子就是好友,非常的器重他們兩個,許多的大事都同他們商議,許多麻煩的事也會去討教他們的看法。

怎麼說呢,陶謙對於陳登和陳珪來說恩重如山,是知音,是明主,他們有著共同的志向,並一起朝這個志向努力。所以啊,陶謙任命的劉備接替徐州,他們願意聽從劉備的命令。而且劉備與陶謙一樣都是明主,在明主的手下幹事,何樂而不為呢?

一個是昔日的舊主,一個是眼前的救星,那麼他又該如何抉擇?

配圖

在呂布偷襲徐州,成為徐州的扛把子後,這就引得兩父子深惡痛絕了。呂布能夠搶奪徐州,雖然說並非是自己的過錯,但這與陶謙的想法卻背道而馳。面對去世的主公遺願,自己說什麼也得幫他完成吧。

誰都知道呂布有勇無謀,那別說治理地方了。呂布在進去徐州後,許多的做法那是令他兩深惡痛絕。如果說陳宮對治理地方有著一定方法的話,但陳宮對他兩不滿意啊。

還有便是呂布得到徐州的這種方法了。呂布之所以能夠得到徐州,那是趁劉備不在,完全靠武力搶奪的。

這是典型的強盜行為,以當時的社會狀況對這種行為還不能夠制裁,帝王更沒有權力去管這些,自己本身都難保,所以就只好默認了呂布的這種行為。

一個是昔日的舊主,一個是眼前的救星,那麼他又該如何抉擇?

配圖

但在他兩父子的眼裡,這是非常難以接受的。所以在面對強權時,他們採取了表面投降,內心則不服,暗地組織力量來打擊呂布。

天下還是漢朝天下,陳珪和陳登還是大漢臣子。於是陳登藉著一次向朝廷報告工作的機會呢,向帝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而帝王在曹操手上,說白了是願意跟曹操一起對付呂布,奪取徐州。

為什麼不選擇與劉備一起呢?

一個是昔日的舊主,一個是眼前的救星,那麼他又該如何抉擇?

配圖

劉備和曹操相比,哪個強,可想而知,曹操實力多雄厚,劉備還太弱,不足以對付呂布。跟隨曹操一起,可以說是一定會成功,而找劉備那就真的勝算低了很多。而且陳登也沒有機會找劉備啊,呂布看的這麼緊,機會就這麼一次,必須得把握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