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拒絕歸順北伐軍,還學孫文做了一個事,卻讓馮玉祥得了便宜

在國民政府起兵北伐一年以後,國內的局勢雖然混亂但還可以看出來一些趨勢,1927年的夏天吳佩孚被多方圍攻戰敗,從河南取道湖北逃往四川。

兔死狐悲的張作霖孫傳芳擔心被逐個擊破,就摒棄私利,抱團應對北伐,而南京國民政府的北伐軍總司令也給張作霖發出電報,讓他放棄抵抗,改旗易幟歸順北伐軍,但被張作霖拒絕了,張作霖還效仿孫文先生做了一件事,沒想到卻讓馮玉祥得了便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張作霖拒絕歸順北伐軍,還學孫文做了一個事,卻讓馮玉祥得了便宜

只要改旗易幟還是東北王

南京國民政府的蔣司令在1927年可謂情場官場兩得意,不僅贏得美人歸,更是在黨內軍內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人物,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北伐軍和暮氣沉沉江河日下的北洋政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蔣司令在這個時候給張作霖發了一份電報,說只要張作霖歸順南京國民政府,改旗易幟,他還可以當東北王,目前擁有的所有都不會變。

張作霖面對這份電報嗤之以鼻,雖然說前不久他還扣押了北伐軍蘇俄顧問的老婆,要求雙方和談,但此和談非彼和談,那個和談是張作霖佔據主動,這個和談說的難聽點就是投降。

張作霖拒絕歸順北伐軍,還學孫文做了一個事,卻讓馮玉祥得了便宜

張作霖拒絕歸順北伐軍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第一,現在還沒有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雖然吳佩孚戰敗了,但他和孫傳芳聯合起來仍有可以和北伐軍一較高下的實力,而且他這個時候在北京,如果打不過完全可以退回關內,依靠在東三省積攢下來的雄厚實力和北伐軍慢慢耗,所以這個時候的張作霖根本沒有想過投降,手裡的牌多的是。

第二,他知道這是緩兵之計。因為北伐軍內部分裂為了兩派,南京國民政府和武漢國民政府爭奪正統,如果北伐軍在和張作霖作戰的時候消耗過多的兵力,不利於接下來的正統之爭。張作霖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沒有考慮和他們和談。

第三,誠意不夠。蔣司令的和談在張作霖看來就是讓他投降,然後在蔣司令的手下俯首稱臣,雖然說還可以當東北王,但張作霖這種老資歷的軍閥是不可能向後輩投降,這對他是種侮辱。如果蔣司令提出劃江而治,南北共王的話,張作霖或許還會考慮一下,但要改旗易幟歸順他,就免談。

張作霖拒絕歸順北伐軍,還學孫文做了一個事,卻讓馮玉祥得了便宜

成立軍政府,孤家寡人

拒絕了蔣司令的和談歸順以後,張作霖在北京成立了軍政府,自稱為陸海軍大元帥,這是孫文先生當初在廣東對抗北洋政府的時候做過的一件事,真是風水輪流轉,以前被北洋政府視為兒戲的軍政府,現在卻成為了救命稻草,以前的合法政府成為了臨時機構,以前的共和體制成為了軍閥治國,真是國民的悲哀。

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民國行使統治權,但在就職儀式上,沒有任何一個外國代表到場,就連一直捧他利用他的日本國,都沒有派人參加。

列強們都去哪裡了呢?他們的嗅覺是最靈敏的,都跑去了南京圍繞在那位被時代週刊稱為“征服者”的蔣司令周圍,以前威風凜凜的張大帥反而成為了孤家寡人,北洋軍政府也淪為了無人問津自娛自樂的笑柄。

張作霖拒絕歸順北伐軍,還學孫文做了一個事,卻讓馮玉祥得了便宜

這個時候的張作霖心裡應該是五味雜陳,他體會到孫文先生當初創建帶領軍政府的如履薄冰和危機四伏,也體會到了袁世凱稱帝的時候天下共反的苦楚。這是一條不歸路,但他別無選擇,要他投降歸順萬不可能,奉系男兒永不為奴。

當張作霖在北京孤注一擲的時候,旁邊的馮玉祥卻開心的不得了,因為張作霖和北伐軍打的越激烈,他的重要性才更加的能體現出來,如果兩家突然握手言和了,那他的位置就尷尬了,說不定會成為下一個被針對的目標。

所以咱們回過頭來再回顧整件事,張作霖拒絕歸順北伐軍,沒有和蔣司令達成一致意見,還學孫文做了一件事成立了集權的軍政府,準備集合所有力量和北伐軍抗爭到底。

張作霖拒絕歸順北伐軍,還學孫文做了一個事,卻讓馮玉祥得了便宜

但張作霖的這一舉動沒有給他帶來多大的好處,反而讓旁邊的看戲的馮玉祥得了便宜,在張作霖堅決表態以後,北伐的兩股勢力開始花重金拉攏馮玉祥。雖然張作霖沒有改變旗幟,但他的兒子卻和他做了相反的決定,不知道張作霖知曉後會作何感想呢?

歡迎關注青木新史觀,給你有趣有深度的歷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