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小飯桌”迎來旺季,讓人歡喜讓人憂

新的一學期已經開始,“小飯桌”的生意又開始火爆起來。不僅提供餐飲,還能輔導作業,很多工作繁忙無暇接送孩子的父母都會選擇把孩子送到“小飯桌”託管。可以說小學生“小飯桌”已經成了雙職工家庭不可或缺的剛需。

“小飯桌”專指為中小學生提供的一種飲食服務,經營者主要是學校、社區居委會(婦聯)、居民家庭。在學校附近租賃房屋,每月收取定額費用,專門為6-12歲低齡中小學生或幼兒園學生提供午餐服務,一般還提供午休場所。

早在2016年西安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32次會議上,就已經做出修訂:“物業管理區域內禁止“開設除小飯桌、託管班、老年餐桌外的經營性餐飲、娛樂服務場所。”

“小飯桌”的合法化也讓不少家庭,尤其是大中城市家庭的學齡兒童及其家庭帶來了便利。但是依然存在著諸多隱患。

開學“小飯桌”迎來旺季,讓人歡喜讓人憂

隱患一:衛生條件差

從業人員大多沒有健康證;生熟食品及廚具沒有分開;缺乏必要的消毒設施,餐具不能定期消毒。

隱患二: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

“小飯桌”進入門檻低,從業者多為下崗、退休人員,普遍缺乏必要的餐飲管理經驗、食品衛生和營養等知識。

隱患三:營養不均衡

營養午餐應當依據科學、營養和衛生的標準制作。中小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階段,除了衛生安全,尤其要講究午餐的營養搭配。而“小飯桌”的經營者或知識欠缺,或只從口味、成本角度考慮,午餐僅限於吃飽,還做不到吃好。時間長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將受到影響。

隱患四:無證經營

“小飯桌”幾乎都屬於無證經營,經營場所無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從業人員無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

隱患五:監管空白

“小飯桌”沒有被納入教育部門監管範圍;衛生部門對於“小飯桌”這種新興的行業,由於沒有相應的衛生許可執行標準,目前普遍沒有發放衛生許可證;而工商部門因無衛生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明等原因,也無法辦理工商登記手續。

開學“小飯桌”迎來旺季,讓人歡喜讓人憂

“小飯桌”野蠻生長

截至今年8月,西安市已登記備案“小飯桌”達到3637家,比2017年8月增加1128家。但有一部分未登記備案的仍然在經營。擁有龐大市場,卻沒有一個明確嚴格的行業標準,這也是讓家長非常頭疼的地方。“小飯桌”雖小,重要性與涉及的問題面之廣卻不言而喻,如果全憑經營者的自覺與良心未免太過放任自流。

安全保障成疏漏

“小飯桌”基本都還要學生的放學接送,而像一些規模較大的“小飯桌”,一次接送很多名學生,而看護人員可能只有幾名,在路上容易出現安全事故。

如何選擇合格的“小飯桌”

選擇一家正規且乾淨衛生的小飯桌,關係到學生們的健康成長,

也是家長們最關心的。

“小飯桌”從業人員需全部具有健康合格證明,接受過食品安全知識培訓,並建立從業人員健康管理檔案。

食品加工流程合理,具有防鼠、防蠅和防蟲設施,配備有效的消毒保潔設施,刀、菜板等用具生熟、葷素分開,不違規加工腐敗變質和不符合食品安全規定的食品,並按規定進行食品留樣。

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採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臺賬記錄制度。

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時,能立即報告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

開學“小飯桌”迎來旺季,讓人歡喜讓人憂

小飯桌既是學校的延伸,又是集飲食、教育、衛生、消防安全等多因素的監控難點。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如何把“小飯桌”更加規範化也是需要教育、衛生部門以及學校、家長們要共同重視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