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大爆炸之外,还有哪些宇宙起源论(二)?

七、高维空间碰撞理论

普林斯顿弦理论学家Paul Steinhard就大爆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弦理论中存在着比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三维世界更多的空间维度。Steinhard认为,我们的三维宇宙可以被想象成在不可见的高维空间中移动的物体,同时也可能有多个其他类似移动着的宇宙。所以当在高维空间中的两个三维宇宙碰撞并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制造出看上去像是发生在三维宇宙本身的大爆炸。高维空间碰撞的能量变成了我们宇宙开端的炽热的温度。

除大爆炸之外,还有哪些宇宙起源论(二)?

六、万有引力之虹理论

万有引力之虹理论认为不同颜色的光由于波长的不同导致收到的引力大小也各不相同。比如说在我们这个宇宙系统中,由于波长更长,红光会比蓝光受到更强的重力。不过这个重力效果往往很微弱,但是像是超大质量的黑洞之类的极端物质应该可以呈现出这种效果。当你接近宇宙的开端,由于更为极端的状态,万有引力之虹也会变得更为明显。

除大爆炸之外,还有哪些宇宙起源论(二)?

在建立模型的时候,科学家发现大爆炸的奇点可能消失,事实上也存在着随时间无限回缩,大爆炸根本没有发生的实验结果,这意味着宇宙一直都是存在的。

五、缓慢冻结理论

在标准模型中,大爆炸温度极高而且迅速膨胀,但是Christof Wetterich称宇宙起初是冷的而且在不断进化。他认为过去只是显得比现在热,而事实上不是真的比现在热。为了阐明这个观点,他主张万有引力会随时间减弱而粒子随之变重,这使得早期的宇宙看起来比实际上要热。

除大爆炸之外,还有哪些宇宙起源论(二)?

在这个理论中宇宙一直处于深度冻结的状态而后在大爆炸附近的时间开始解冻。可惜Wetterich的理论无法被证明。由于我们没有一个恒定的质量基准,因此无法衡量宇宙中的所有粒子是否在变重。科学家们批评他的模型,认为这像是在论证尺子本身在变短,而不是它所测量的长度在变长。

四、数字模型理论

试想着人类不会灭绝,而是发展到了拥有无法想象的强大运算能力的超文明,然后我们决定运行一个模拟过程来更好地理解宇宙,事实上,我们创造出了很多模拟宇宙,每个都具有略微不同的创始条件。

除大爆炸之外,还有哪些宇宙起源论(二)?

Nick Bostrom在2003年辩证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自己处于模拟宇宙中。这是因为模拟宇宙的数量会大大超过唯一真实的宇宙,而我们处于最初的原版宇宙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个获得了包括伊龙马斯克在内的多方支持的理论认为,宇宙可能的确起源于大爆炸,但是那个大爆炸则是因为某人摁了一下回车键。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作品请点击关注我们,每天一篇小文章,满足你的好奇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