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突破600億,咱們投資接下來應該怎麼投資電影?

票房突破600億,咱們投資接下來應該怎麼投資電影?

2018年國內電影市場繼續創新高,票房突破609億元。其中國產影片票房378.97億元,佔比超六成;城市影院觀影總人次17.16億,新增銀幕9303塊,總數達60079塊,居世界首位。

票房突破600億,咱們投資接下來應該怎麼投資電影?

仔細分析,這些成績不僅與業內人士有關,也與我們普通老百姓關係極大。“內容為王”成為電影市場主基調 2018年,票補的門被關上,口碑日益成為影片票房的決定性力量。從春節檔、暑期檔到國慶檔、賀歲檔,電影IP、流量明星紛紛失靈,口碑與內容成為關鍵,貓眼評分8.5-9分區間電影的票房佔比同比擴大,市場上出現


票房突破600億,咱們投資接下來應該怎麼投資電影?


《我不是藥神》、《無雙》、《無名之輩》等口碑引發票房狂歡的作品。而縱觀全年票房市場,大片頭部效應持續加強,票房分部兩極化加速。2018年票房排行TOP6電影的票房均超過20億《紅海行動》(36.5億)、《唐人街探案》(34億)、《我不是藥神》(31億)、《西紅市首富》(25.5億)、《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24億)、《捉妖記2》(22.4億),這6部影片貢獻了年度30%的電影票房。而另一方面,2018票房1000萬以下的電影超過331部,全年票房佔比僅0.9%。具有隱喻意義的事件是,2018年的最後一個夜晚,文藝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憑藉營銷驅動,斬獲了上映首日2.396億的票房。但一個頗為尷尬的現實是,絢爛票房只在首日綻放,而後,迅速灰飛煙滅。這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內容為王”現實意義。

票房突破600億,咱們投資接下來應該怎麼投資電影?

觀眾對影片的選擇越來越冷靜,審美能力和鑑賞水平明顯提升,對影片的判斷也不再單純依賴“流量明星”,選擇電影更加註重影片質量。市場已經從原來粗放式促銷回歸到品質導向。所以說咱們投資時候不能一味地追求要有流量明星,大牌明星,而更多的應該是影片的內容,影片的類型,能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想投資影視的可以關注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