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路:它是我們一生的修行

楊路:它是我們一生的修行

當我們憤怒的時候,要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想想憤怒的原因,並找到辦法去解決,而不要說傷人的話做傷人的事,更不要在憤怒的時候做決定。

今天是歡歡樂樂鬧元宵的日子,在北京的親們別忘記去買正宗稻香村的什錦元宵,從中找到巧克力餡兒的元宵,熱鬧一下元宵節呀。

昨夜睡前隨便翻了翻新聞,看到了一個很多人都聽過的短故事:“一位父親在公司被老闆批評,帶著一肚子怒氣回到家,看到孩子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狠狠的把孩子臭罵一頓。孩子心裡委屈生氣,就使勁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這是心理學上有名的“踢貓效應”,闡述的是傳播壞情緒所導致的惡性循環。說白了,其實就是“遷怒於人”。

楊路:它是我們一生的修行

女人們可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過遷怒別人或者被人遷怒的經歷?

其實這種“遷怒”現象並不少見。

我們吃了客戶的閉門羹,回到家衝著無辜的老公亂髮脾氣;被上級批評,把怨氣轉到了自己的下屬身上;本來胸有成竹的事情,卻因為一個沒預料到的小問題而沒能成功,於是將懊惱的情緒撒到了父母子女身上……

遷怒,其實就是心理承受力差、修養不夠的表現,做到絕對的“不遷怒”很難很難,但是我們可以儘量做到剋制,懂得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緒,不亂髮脾氣,儘可能的“不遷怒”別人是優雅女人都該具備的修養。

“遷怒於人”不僅會讓自己的形象受損,還可能會傷害到自己親近的人,更容易影響到事情的走勢……

總之,“遷怒”無論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百害而無一利。

楊路老師認為,“不遷怒”是我們一生都要堅持的修行。

楊路:它是我們一生的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