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楠一家去三線城市租房住,還痴迷於“女德”?被網友罵慘了!


孫楠一家去三線城市租房住,還痴迷於“女德”?被網友罵慘了!


城市是圍城,鄉下人為了見識大城市的燈紅酒綠和亮麗光鮮,踩足人生的馬力,在叢林般的城裡廝殺以求立足;而城裡人自然想去人煙稀少的鄉下放飛,去擁抱自然、迴歸傳統,試圖在無謂無求的生活裡滌盪靈魂。

歌手孫楠和他的現任妻子潘蔚就是這麼幹的。

逃離北京,回到三線城市徐州(有網友糾正說是二線)租房住,一時間#孫楠一家搬出北京每月700租房住#登上微博熱搜,有人欣賞的同時也遭到無數網友批評和謾罵,更有人將潘蔚這種舉動稱為“後媽”的別有用心,是現代版小秦氏,“把自己的女兒送出國卻讓別的孩子接受傳統教育?”、“徐州的教育比得上北京?腦子瓦特了!”

孫楠和潘蔚,這是招誰惹誰了?

孫楠一家去三線城市租房住,還痴迷於“女德”?被網友罵慘了!


01

潘蔚其人


孫楠是誰自不用過多介紹。雖然自上次歌手決賽時中途退賽,其人品遭受質疑,但是這位國內歌壇實力派老哥,在圈內也擁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情感方面,孫楠與前妻買紅妹育有一兒一女。

孫楠一家去三線城市租房住,還痴迷於“女德”?被網友罵慘了!


潘蔚:曾是安徽衛視的主播、旅遊衛視的高爾夫主持人,喜歡滑雪,打高爾夫。按照她的原話,以前她整天想的事情是該穿什麼衣服,化什麼妝,一直為她的名利而活,現在則是徐州傳統文化學校的女紅、茶文化老師,“落差還是比較大”。

這一切命運的改變,是多年前和孫楠的相遇,很快她便和孫楠進入她的第三段婚姻,不久她有了孩子成為半家庭主婦。因為重組家庭的關係,算上孫楠的兩個孩子和潘蔚的大女兒,他們一共有4個小孩(大女兒不在身邊)。

因此子女教育問題困擾著潘蔚和孫楠,“二女兒在北京上國際學校,開始厭學、愛玩遊戲,兒子遇事喜歡抱怨,不願承擔。”伴隨著對子女教育和未來的擔心,她們決定逃離北京迴歸傳統,2015年的一天,潘蔚問孫楠:“我們倆還可以快樂地滑雪打高爾夫,玩十年。十年以後,我們的孩子他將來會做個什麼樣的人?他知不知道感恩、惜福?知不知道孝道,心裡能不能裝著別人?咱倆這樣將來能含笑九泉嗎?”當時孫楠說:“是啊。”

於是他們逃離北京,舉家搬到徐州,決定讓三個小孩接受傳統文化教育。

孫楠一家去三線城市租房住,還痴迷於“女德”?被網友罵慘了!


02

逃離帝都,跑到三線城市租房住


逃離北京,在遠離徐州市區的地方租了一套100平米的居民樓房,月租僅700元,房子十分普通,除此之外,還送孩子去唸傳統文化學校。

按理說,富到深處是平淡,這種衣錦還鄉、迴歸傳統的舉動應該受人稱讚才是,然而,隨著事情的發酵,更多的是對她們的謾罵,有不少網友懷疑潘蔚將子女送入傳統學校的動機,稱她這是在自毀子女“果然是後媽”,也有人戲謔“徐州哪裡可能租到700快100平的房子,給我也來一套”。

潘蔚一家搬到徐州後,很多朋友都曾去看望她們,“有朋友剛一走進樓道里就犯嘀咕‘孫楠家也太寒酸了’”雖然朋友(應該是同一階層)這麼說,但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房間的裝修其實並不簡單,更有網友指出,她們家一套茶具就好幾萬,“這是秀過了吧?”

孫楠一家去三線城市租房住,還痴迷於“女德”?被網友罵慘了!


03

坑娃還是營銷?


古有孟母三遷,現有潘蔚為子女教育迴歸傳統文化。

在諸多對孫楠夫婦的質疑聲中,不乏對其子女教育和營銷的討伐,以及懷疑潘蔚學校講授內容包括女德等,是否是偽國學等。

“說白了,還是打著傳統的旗子賺錢,憑他們的實力,肯定買了很多房也不對外宣傳吧”、“作為學校的老師,她肯定是這個學校的股東吧,我只能說好一次漂亮的營銷”。

據瞭解,該學校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教育,除全日制班以外,還有一週收費16800的成人短期培訓班。高中教學一年學費10萬餘元,但沒有學歷。當地教育局也對此表示,該校(華夏行宮)具備的是培訓資質,並非辦學教育資質,學生若處於義務教育年齡,應上義務教育的學校。

孫楠一家去三線城市租房住,還痴迷於“女德”?被網友罵慘了!


新書發佈會上,好友李亞鵬捧場與潘蔚合影

而這所號稱“創辦28年”的傳統文化學校教授什麼樣的內容呢?在豆瓣上,一篇關於潘蔚新書《素心映照》題為“好女人,很難嗎”文章中大方指出:一個家庭,自幼就應該教育其女兒懂得做女兒、做妻子、做母親,這樣她的父母,丈夫、兒女都能因為這個女孩而得利。旺國家,旺文化。此外文章還表揚了潘蔚知恥近乎勇,並記述了她剛到華夏學院聽課時,慚愧自己的坤德不夠,曾在電話裡向孫楠懺悔:孫楠,以後家裡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是因為她缺德!

孫楠一家去三線城市租房住,還痴迷於“女德”?被網友罵慘了!


女子本若,為母則剛。一位女性,在生活、家庭中做一個好妻子、好母親、好女兒值得稱讚,但是“旺國家,旺文化”這樣的扯遠了就有點可怕。

不知看到這裡,那些獨立、奮進,不依附男性的新時代女同胞該作何感想…

04

每個人都有處置自己的權力,但請放過孩子


中國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大致有一小半屬於應被遺棄的糟粕,比如24孝裡的埋兒奉母,比如以前恐怖的殉葬制,比如裹腳、三從四德和跪拜禮……在越來越提倡開放和平等的時代裡,用這樣一些舊鞭子將人重新逼回一個名為傳統,實為糟粕的“偽國學”裡,真是讓人看不懂。

在諸多自由裡,雖說信仰自由也屬個人自由的一部分,但作為成年人,信仰什麼終歸是個人自由,殃及孩子就走偏了。

至少,在現代社會里,接受現代教育是融入社會的唯一方式,而不少家長卻將自己的信仰強加在孩子身上,甚至利用國學來幫助(控制)孩子以達到“戒網癮”和馴服孩子的工具,這些現實不得不讓人擔心,那些過去的教訓,也歷歷在目:


孫楠一家去三線城市租房住,還痴迷於“女德”?被網友罵慘了!



徐州這所民辦傳統文化學校,正因為孫楠等人的名人效應背書引來全國關注,更有無數擁躉蜂擁而來,據說現在報名都需要搶名額,好不熱鬧。經過這所學校的淬鍊,孩子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尚待時間檢驗,但起碼學校利益方先賺得盆滿缽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