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代運營做好店鋪的人群標籤-引爆店鋪

淘寶代運營做好店鋪的人群標籤-引爆店鋪

關於店鋪的人群標籤,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不同理解。

問題一:人們所討論的人群到底是什麼東西?

淘寶代運營做好店鋪的人群標籤-引爆店鋪

人群實際就是店鋪進來的消費者,只是消費層級,男女,職業等標籤的不同。

比如說,你開一家大排檔,那麼你的消費者可能是經常在街邊擼串的是小屌絲。但是也不排除是一些大老闆,開著大奔來吃夜宵。能說哪種人群是你的精準客戶嗎?說不清楚,都是上帝,都是消費者。(低客單價,人群標籤很難說有多精準)

再比如,紅星美凱龍這種相對比較高檔的家居館,沒有這個需求誰會進?(銷售業務除外)

進去都是房子裝修或者需要選購傢俱辦公用品之類的。這種店鋪就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來了都是意向,可能今天不買先看傢俱,可以留個名片。加個微信,業務員經常發朋友圈或者私聊邀約再次進店。和淘寶中設置這些店鋪定製人群溢價,引導收藏加購的人再次入店有何分別?

那兩者的區別的是什麼?

以紅星為例,類似這種傢俱商場,首先其整體的裝修風格決定是否能讓人進來,其次價格能否留得住人。比如說A店鋪是做新中式的風格(新中式需要更大的空間,不然整體會很壓抑。一些別墅類,大平層的客戶才是比較精準的意向,而且這種傢俱一般也不便宜)

隔壁開了一個現代簡約風格的B店鋪,價格和宜家一樣便宜實惠。那麼B店鋪的很多客群會進入到A店來,但是更多的是看看,感受下這種風格氛圍。

能不能算意向客戶?算不算精準標籤?

整體來說,人們談論的人群就是進店的人群,而在直通車的維度就是自定義人群。(文章下面講到直通車人群的時候也都是泛指自定義人群,不包含那些店鋪定製人群,活動人群等)

所以很大一部分是賣家在分析自己店鋪的時候,對標籤有非常模糊的概念,這個就需要自己去測試了。

舉個實際的例子:

淘寶代運營做好店鋪的人群標籤-引爆店鋪

我們通過訪客分析裡面可以看到店鋪的整體人群畫像(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在哪裡,這個是免費的,不需要訂購什麼付費版)

淘寶代運營做好店鋪的人群標籤-引爆店鋪

淘氣值分佈:基於用戶過去12個月在淘寶的“購買,互動,信譽”等行為,綜合計算出的一個分值

消費層級:根據您所在行業的來訪者購物價格偏向計算所得

從官方介紹上來看,我們可以理解為淘氣值分佈為自定義人群裡面的月均消費額度

消費層級等同為類目筆單價,當然這之間不是之間對等的,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比如:淘氣值1000+的可以理解為是月均消費額度1750元以上

淘氣值800-1000的可以理解為月均消費額度1050-17499元

而類目筆單價並不是說你這個產品單純的客單價,而是在這個行業裡面的價格位置。

如果說我們測試出來的產品發現月均消費額度是高端消費人群喜好的,那麼也就是說我們的單品是屬於比較高消費的人群喜好購買的,或者間接購買的。但是我們通過訪客分析發現,店鋪的大部分進店人群都是淘氣值偏低的,也就是消費力較少的群體,這樣就會讓自己店鋪的人群沒有那麼精準了。當然有的人說我一個月就買個蘋果X,其他的不消費,這種肯定有的,這裡只討論大多數情況。

上述這種情況,就是很多人會遇到的。這個很大一部分是取決於在做店鋪定位的時候,產品的佈局不明確,跟爆款什麼都跟,不管什麼客單價的都上,也不分款式,導致店鋪人群非常紊亂。

淘寶代運營做好店鋪的人群標籤-引爆店鋪

比如上面兩個都是爆款,先不說款式價格問題,但從圖片拍攝大致就能看出人群年齡段的問題,能全部跟嗎?

問題二:人群的應用是什麼?怎麼去做好自己的人群?

與其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不如說說補單要不要注意人群,以及直通車在人群操作上的問題。

補單的本質和本性暫且不討論了,如果說我們要做大單量的排單計劃,那麼你能控制的了人群嗎?通過查號 驗號軟件? 你一天幾十單,上百單的量,你能控制的了多少?

比如紅火的地推:當你發現你放的100單在同一時間完成的時候,甚至是超過一半是搜索店鋪名的時候,你心裡怎麼想?

淘寶代運營做好店鋪的人群標籤-引爆店鋪

不過有一說一,做精刷打標籤的話倒還是不錯的,或者單量很少的,總共幾單,就不要說什麼人群影響了。和在大海里打個雞蛋說是雞蛋湯性質一樣。

再說說直通車上,直通車的人群相對來說就是一個測試,矯正,以及放大的過程。

人群的測試

測試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字面意思。測試的方法在之前的文章中也不止一次提到過,從一級測試到二級組合,再到三級組合。或者直接二級測試再到三級。

淘寶代運營做好店鋪的人群標籤-引爆店鋪

當然不嫌麻煩你直接做三級甚至四級測試也一樣,後面就不用組合直接刪減就可以。區別就在於你人群覆蓋總數的問題。(不要組合後覆蓋低於100人)

女+ 18-24歲

女+ 18-24歲 +月均消費額度300-549元

溢價就是一級>二級>三級

人群的矯正

矯正就是把標籤拉回來,比如我用淘客或者地推跑了500單,不談論淘客加不加權重以及現在搜索週期拉長的問題。發現店鋪流量很少,或者流量進不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思考下人群是不是有問題,怎麼看有沒有問題?

通過商品裡的訪客分析,店鋪裡的訪客分析對比自己測試的人群,如果有問題就需要直通車去矯正。

具體做法就是圈住這部分人群,放大他們的溢價,非相干的人群不溢價甚至刪除。

那麼提升溢價就沒事了嗎?

這只是操作上的處理方法,產品標籤嚴重的才可以使用那套方法,說直接點就是店鋪是吃人群的產品,或者說手淘首頁流量大 的類目合適。為什麼?因為定向也好,關鍵詞推人群也好,你放大隻是為了讓這部分人群得到更多的展現,不一定能帶來點擊。這個是取決於你產品點擊率的問題。

只有持續的點擊產生標籤,後期這部分人群能夠帶來轉化才能把人群給逐步拉回來!

人群的放大

這個階段才算真正的提高人群的溢價,因為我們最終追求的是關鍵詞的低出價,人群的高溢價。這個是需要過程的。很多人一上來關鍵詞出個16-20名,人群溢價200%,跑不出展現,又繼續加大人群溢價,結果還是跑不出來,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

這個就是因為要達到這個過程必須是先關鍵詞高出價,人群低溢價;再到高出價,高溢價;最後到低出價高溢價。因為要先放流量進來再篩選,如果一開始水龍頭擰得很死,篩網又非常密,怎麼可能又水流滴出來。

以上就是人群在搜索和直通車當中的運用場景以及思路。道理其實非常簡單,真正做到的,去關注的並不多。希望看到此文能解答你們對人群的一些疑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