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第一次的一見鍾情,竟然獻給了一塊大排……

最近不知道吹的什麼風,身邊的小夥伴接連組團去吃了很火的大排面,吃完後相繼發來彈幕,表示都被這塊大排給“圈粉”了。

點點這下再也坐不住,這塊大排真的有這麼強大的魔力?我就偏不信這個邪,必須要前去一探虛實才行。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大排面來自『得一鮮麵館』,開在吳中西路上,門頭有幾分老舊,但據說也是這一片兒的“明星店”,頗有些名氣。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面澆頭的種類十分豐富,大略掃了幾下,都是蘇州人好的那幾口,看來也是一家經典的蘇式老麵館。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一問之下果然如此,這家店開在這裡已經十多年了,前來吃麵的大多都是老蘇州,其中不乏回頭客,說是念舊,兜兜轉轉總惦記著這一家。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即便不是飯點,店裡進進出出總是有幾個散客,和服務員相熟的打著招呼,“又來哉?”“來哉,大排面阿有?”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在店裡這麼一會兒,已經有好幾個都是指名要點大排面的,這才知道原來這碗大排面還獲得了“蘇州十碗麵”的榮譽稱號,也是一碗拿過功勳章的“明星面”。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本來是打算立馬來一碗嚐嚐究竟,卻被店員遺憾的告知大排面暫時售罄,正覺得不巧時得知其他分店也有大排面售賣,於是馬不停蹄的繼續趕往下一站。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店員說了,『得一鮮』的大排都是由中央工廠統一製作,然後分發到各個門店,同城一味,所以到哪個店吃都一樣,聽說他們家用最近比較流行的新模式開發了升級版的門店,正巧趕個新鮮勁兒。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這家升級版新店的店長小孔也是個年輕的“小鮮肉”,親自為我們展示了大排面的製作過程,這下眼福口福都能大飽咯。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小孔告訴我們,製作大排要選擇黑豬裡脊肉最優秀的中段部分,然後手工捶打多次,將纖維鍛造成網狀,又經過獨家配方的精心醃製,當天分發到各處門店後再進行烹炸。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炸制過程倒也不復雜,就是對火候和油溫比較講究,通常油溫控制在190到200攝氏度之間,炸出來的大排口感是最好的。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因為選材講究,又經過了反覆的捶打,所以在高溫中裡脊肉很容易就熟透,剛好把表皮炸到兩面金黃撈出,是吃這塊大排肉最好的時機。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蔥花不止是點綴,剛出鍋的大排還燙呼呼的,表面的餘溫將部分蔥香激發出來,食慾一下子就抑制不住了,再配上一碗剛下的熱湯麵,一份大排面終於上桌。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每一份大排面澆頭都是現場炸制,剛出鍋的大排真正擔得起“外酥裡嫩”四個字,表皮的色澤金黃到幾乎要點亮四周。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190到200攝氏度的精控油溫還真的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造就的表皮口感剛好達到“八分酥”,是上齒與下齒的運動中,毫不費勁但又能清晰的感受到“咔呲咔呲”脆響的程度。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反覆多次的捶打已經讓裡脊肉裡的纖維充分斷裂分離,咬起來毫不費勁,這樣的工藝把肉細胞之間的縫隙變得寬鬆,使得鮮美的肉汁能夠見縫插針的溢進每一個角落,吃起來鮮香四溢,油而不膩,簡直是神仙享受!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咔呲”的脆響像是綻放在口中的一場小型交響樂,從四面八方溢出的肉汁跟隨著交響樂的節奏歡快躍動在每一寸味蕾中,一塊,兩塊,三塊……完全無法停下咀嚼的動作了。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點點發現不過橋(澆頭直接放在湯裡)的吃法也非常不錯,大排肉朝上的一面酥脆,另一面浸入了清爽鮮美的湯汁,佐著一口筋道的面吃進嘴裡,終於明白為什麼這碗麵會那麼受歡迎了。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一番超級大滿足之後,對『得一鮮』的興趣直線上升,於是慢悠悠的打量起這個升級版的新店,也對小孔做了一些簡單的採訪。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其實『得一鮮』以前也是比較傳統的蘇式麵館,吳中區的那家老店就是他們的啟蒙店,而採用更符合現在流行趨勢的全新模式來建立門店,是近來才做出的改變和創新。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這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中,最為大膽和大跨度的變化就是廚房,完全開放式的操作間能夠讓顧客清楚的看到每一碗麵的製作過程。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而店面的裝修也大量的採用了原木結構,不僅讓整個環境更加趨於自然,還結合了耐看的新中式風格,既清新大氣,也美觀時尚。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牆上的畫作為整個空間增添了一份水鄉特色,據說是名家手筆,連續畫了好些天才完工,常常成為大家的拍照打卡背景。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除了裝修風格的變化,連店員的服裝設計都大不一樣,明亮的草綠色和店內的原木色搭配十分相得益彰,讓人覺得眼前一亮,用餐的心情都忍不住變得輕快明朗起來。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升級版的門店不止這一家,在許多大大小小的商場裡都有它們的一席之地,開闊明亮的店面環境也是商場裡一道亮麗的風景。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這樣的新店開一家,就有一家受到歡迎,每到飯點,店裡的人氣兒就足得不要不要的,即便店員手腳利落,有時候也會忙不過來。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相較吳中西路的那一家老店,就看得出『得一鮮』能夠做出現在這樣的改變必然不容易,小孔說,採取全新模式來發展,最終也是希望能夠通過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更好的把咱們的蘇式面推廣出去,發揚光大到每一個角落。


“小鮮肉”製作小鮮肉,吃完這碗大排面,正式宣佈成為他們的粉絲

——————————

“你一塊,我一塊,感情經常在一塊”

——————————

關於點吃蘇州(dianchisuzhou)

願把小小的幸福帶給你

我因為一切愛上這座城市 | 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