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伊中战|国足遗憾败走德黑兰,那些被人忽略的亮点

客场0-1败走伊朗,国足输在整体实力不如对手。尽管结果很苦涩,但国足在下半场变阵343后,场上所展示的内容让我们对里皮麾下这支国足抱有无限的希望。

解读伊中战|国足遗憾败走德黑兰,那些被人忽略的亮点

运气奇差导致里皮后发制人策略大打折扣

我们得承认,韩国和伊朗这两支球队,无论是单兵能力还是整体实力都要比国足高出一个档次。如果说国足在哪一方面占有优势,那就是我们的主教练意大利里皮。通常弱队要战胜强队,除了教练布置的针对性限制对手的战术有奇效之外,还需要一点运气。

是的,运气是弱胜强很重要的因素。主场对阵韩国,我们运气不错,里皮布置的战术策略都很好的效果。但好运似乎被上一场透支了,对阵伊朗的下半场比赛刚开场国足就丢球,更要命的是中场大将吴曦在防守中受伤下场。要知道,里皮在下半场开场已经换了两人准备反攻,吴曦的受伤让国足启用了第三个换人名额。国足在下半场开场几分钟之后就用完了三个换人名额!!!这意味着在剩下的时间内里皮无法通过换人来增加战术的变化,就是说,里皮原来盘算的后发制人策略被全盘打乱。

如果我们看看国足在下半场中后段变阵343后所取得场面压制,只是苦于锋线和中场的衔接效率不高没能产生进一步威胁球门的机会。你就会感慨,这运气真他么的差,如果这时候还有换人名额,里皮就可以派上曹赟定、蒿俊闵、王永珀、于海,他们中的一人来加强攻势,而这本来是里皮全盘计划中的最后一步棋。

解读伊中战|国足遗憾败走德黑兰,那些被人忽略的亮点

比赛后半段国足343的进攻设计

如上图,国足下半场变阵的343阵型主要是针对对方后腰来设计的。以国足的右路进攻为例,右边前锋于大宝活动在对方中卫和后腰之间,根据里皮的战术要求,大宝由边肋部往里走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在对方后腰(上图6号)身边插上,将6号往底线方向带;大宝边肋部斜插中路,除了6号后腰,还会把原本盯防他的边后卫带走。这个战术设计根本目的就是为黄博文和张琳芃拉出进攻的空间,一旦国足在对方边肋部赢得进攻空间,就会衍生两种进攻压制方式:

1.在右边路肋部小组传递后传中,或是小组渗透打身后(下半场换上武磊的目的)

2.从右肋部大范围转移到给左路插上的姜志鹏(另外两个前锋无球移动到中路帮姜志鹏拉开空挡),在这个套路下,姜志鹏下半场有几次套上传中颇有威胁。

无论是以上那一种进攻方式,中路都会有三个前锋在禁区抢点,对伊朗球门威胁将会大大增加。下半场正是里皮主动变阵343,使得

国足在一个时间段内占据了场上的优势

由上图可以看到,伊朗前场进攻4人组距离后腰较远,使得后腰和前场之间有较大的空阔地带,充分利用这个空旷地带是国足占据场面优势的原因。如果伊朗前场4人组后撤压缩空间,前面提到的两个进攻模式和受到限制。但同时会激发国足另一个进攻套路:

伊朗前场后撤防守会使得前场人数不够,这解放以郑智为首的三中卫,下半场我们可以看到国足直接由三中卫发动长传找三前锋,前锋争顶之后后腰(黄博文,逼抢好)第一时间抢二点再直塞找三前锋身后的打法(主要是武磊)。

解读伊中战|国足遗憾败走德黑兰,那些被人忽略的亮点

波斯铁骑节奏快,里皮巧设套中套

大家或许会问,343阵型威力这么强,为啥上半场不用呢?这个就涉及到里皮设置战术的智慧和对球队认知。看回战术图,伊朗前场有4人,国足只留有3中卫,这时如果被伊朗打快速反击怎么办?

我们知道伊朗两个边路超强,冲起来疾风暴雨,同时伊朗队内还有技术中场的舒贾埃和6号后腰埃扎托拉希,能够在快速攻防转换中快速找到两个边路球员。前面提到的国足343三个攻击套路需要两个后腰都插上,这会使得三中卫直接暴露在对方的火力之下。

因此,在对方两个边锋和出球中场体力充沛的上半场就踢343阵型,无疑是自杀。因此得想办法先消耗掉对方的体力,使得伊朗两翼突击和中场输送效率变低,这就是上半场里皮所设的局。

此外,国足的锋线和中场在对抗中衔接太差,无法保证压迫进攻的持续性,这意味对方的反击次数会较多。基于对国足的了解,里皮也不会在上半场就踢343。

说到这里,还是对吴曦下半场刚开场的受伤感到无比遗憾,如果国足在变阵343之后,还能换一个进攻球员加大对伊朗防线打击力度,增强压迫的力度和持续性,说不定就能出奇效。

解读伊中战|国足遗憾败走德黑兰,那些被人忽略的亮点

以高大前锋为轴,收紧三线距离防止伊朗起势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里皮在上半场是如何设计战术去消耗对方体力的。本场比赛,国足让郜林,张玉宁,于大宝三个高大前锋首发,这令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因为自从国足告别了“中国头球队”的称号之后,几乎没有再有过类似的排兵布阵。

里皮之所以排出三个高大前锋首发,是因为他料到本场比赛很多时候球将会在空中飞。比赛一开始,国足前场就大举压上,希望通过复制上一场对韩国的战术(详见《中韩战首度解密|韩国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落入里皮设计的精密陷阱》一文),用高位逼抢将伊朗的后场控球往边路驱赶。但伊朗人丝毫不中计,就算边后卫有空挡也不传,而是回传门将开大脚向前,然后在中前场加快节奏抢第二点。基本伊朗这种不讲道理的战术以及身体素质的差距,国足中后场不可能在强烈的身体对抗下,还能从容用技术向前推进,第一时间大脚向前成为首选。

所以在整体实力不如伊朗的情况下,里皮放弃技术型中场,减少后场在推进中的失误,取而代之用三个高大前锋来接应开出的高球。上三个高大中锋意味着国足在左、中、右三个方面都有高点,如上图GIF,国足后场直接一个大脚找郜林,郜林在和对方的身体纠缠之下虽然没有完全护住皮球,但郜林的身体让伊朗后卫在第一时间无法断球,这就给了国足中场后插上的时间。

解读伊中战|国足遗憾败走德黑兰,那些被人忽略的亮点

这么一来,伊朗本来在前场逼抢的重兵也不得不退回来,如上图GIF(和上一个GIF衔接),在快速攻防转换中,伊朗足足有8人回到后场防守。用三个高大前锋拿球让伊朗的边翼和出球中场的体力消耗在这种加速往返中,是上半场里皮设局的重要一环。

从上图的GIF可以看到,里皮这个战术设计带有极大的冒险性,此时国足的后防边路空旷,很容易被对手反击。上半场国足的433阵型相对343阵型来说,4后卫的中两个边卫可以压住边路阵脚让两个中卫有时间去补位夹防,让国足的边路看起来被动,但不至于被打爆。

解读伊中战|国足遗憾败走德黑兰,那些被人忽略的亮点

让伊朗过多地反击起速其实很危险,上面GIF显示的进攻由于节奏过快导致国足的第二梯队没能及时后插上形成二度压迫。如上图,在这次高球战术中,国足中后场第二梯队就及时跟进和伊朗回防的中场三人组形成兑子局面。以前锋为轴,有效压缩了伊朗三线之间的距离,让伊朗不能整体性快速向前。

中场兑子是里皮消耗对方出球中场(主要是后腰和前腰舒贾埃)精力和体力另外一个策略,由图中可以看出国足的中场三人组是吴曦、张稀哲、郑智。

现在我们再看看里皮下半场的换人和变阵,黄博文在刚开场就换下了张稀哲,郑智也在61分钟之后撤打中卫,吴曦则属于国足阵型上下往返能力,体力最好的一个球员;也就是说,如果吴曦没有意外受伤,下半场国足343阵型中的双后腰应该是吴曦+黄博文,是国足阵中最能跑能抢的中场组合,对伊朗被消耗差不多的中场绝对有体能上优势。

在里皮设的局里面,第三个换人名额本来是留给锋线,增加前场火力的。非常非常遗憾,吴曦的受伤,让下半场国足的锋线+中场较原计划都出现了变动,以至于中前场的衔接效率过低,没有给伊朗防线更进一步的压力,国足的攻势也没能更进一步。

解读伊中战|国足遗憾败走德黑兰,那些被人忽略的亮点

奎罗斯临场指挥老辣,战术多变,伊朗无愧亚洲第一

或许很多球迷都会将焦点放在下半场姜志鹏那个致命的解围失误里面,固然姜志鹏要为那个失球负很大的责任;但纵观全场,在阿扎迪球场的狂热气氛下,实力高一个档次的伊朗创造了很多机会,国足很多防守区域都有漏洞,要不是曾诚的神勇发挥,国足在上半场早就丢球了。

里皮的战术本来就带有冒险性,三个前锋首发导致边路防守到位率相对缺失,对后防线保有容错率也在里皮的盘算之中。关键是上半场球队虽然被动,没有丢球,让伊朗无法打出快速攻防,直接实现了里皮的战略目的。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里皮更多强调的是吴曦的受伤让球队无法调整,从而陷入被动,玄外之意就是说里皮盘算下半场会有进一步调整的,但这个意外受伤打乱了银狐的设局。

此外,不同于韩国主帅施蒂利克被里皮牵着鼻子走,奎罗斯在临场老辣的指挥让里皮的设局打折扣不少。开场不入国足边路导向性高位压迫的陷阱,后场起高球反压迫国足防线;在反击时,不执著于边翼突击减少三线脱节的几率;有意识减少边锋下底传中,而是无球斜插肋部,最大限度利用单后腰郑智两侧的空挡,这些都是经典之作。

解读伊中战|国足遗憾败走德黑兰,那些被人忽略的亮点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国足下半场变阵343之后,在国足三前锋的干扰下,体力下降的伊朗双后腰无法覆盖两个边路防守,奎罗斯准备换上3号哈伊萨菲换下7号舒贾埃准备打三后腰加强对两侧的保护,但通过对场上形势的观察之后,发现国足前场衔接成功率很低,于是果断把传球和控制节奏出色的舒贾埃(效力过西甲,脚法传控强,奔跑能力不算出色)留在场上,衔接两个边锋反击。

正是这个坚持,让黄博文和尹鸿博不敢过多插上,而国足343体系恰恰需要后腰大幅度插上二次组织,在伊朗的战术克制下,343体系效果进一步下降。

总结:通过中国对韩国,伊朗对中国这两场比赛可以看出,里皮是一个喜欢设局的教头,惯用套路是上半场拖你节奏和体力,然后下半场变阵或是变战术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国足将士在场上的执行力和全情投入实行了里皮的战略,伊朗和韩国比国足实力高一个档次,要做到弱胜强,除了人为还有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