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食品的龍頭企業:曾只是個小攤販,年賺50億,小麵包無人不知

在中國數千名富人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做房地產的,比如香港的李嘉誠和內地萬科的王石。另一部分是依靠互聯網,比如阿里巴巴的馬雲、京東的劉強東。除了這些大人物之外,還有一些人就兢兢業業做起來的然後才有了自己的事業進入富豪榜,比如從事小商品零售的蔡金垵就是這樣一個人。

休閒食品的龍頭企業:曾只是個小攤販,年賺50億,小麵包無人不知

蔡金垵,1965年生,福建泉州人。從小他就在閩南人民的歌曲中有著"愛戰必勝"的精神。因此,無論做什麼事情,蔡金垵都是認真負責從不懈怠。高中畢業後,蔡金埯離開了家。起初,他做的是小商品零售。他先是賣銀耳和紫菜之類的攤位。後來,他認為乾果更賺錢,所以他改變了方向去賣乾果。

在上海賣乾果的時候,蔡金垵遇到了一些人並且和他們認識了。他們有些人賣麵包,有些人賣薯片,在與小販交談的過程中,蔡金垵發現這些油炸食品中有很大一部分含有剩餘油,而且保質期也很短,而且口感和口感都很普遍。

休閒食品的龍頭企業:曾只是個小攤販,年賺50億,小麵包無人不知

因為蔡金垵小時候喜歡吃薯片、麵包等食物,所以他把這件事一直記在心裡。因此在蔡金垵賣了一段時間的瓜子後,他在1996年攢了一筆錢放棄攤位準備創業。蔡金垵召集了幾個在攤前相識的朋友,共同創立了"盼盼"的前身——富源休閒食品有限公司,蔡金垵成立公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他的團隊花時間投資於薯片的研究。他想研製一種剩餘油少、口感好、保質期長、對健康無害的薯片。

休閒食品的龍頭企業:曾只是個小攤販,年賺50億,小麵包無人不知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驗,蔡金垵的團隊研製出了一種"慢性變速薯片"。除了上述蔡金垵所要求的特性外,這種薯片還使得纖維細膩廉價,所以上市的時候非常火爆。此外,在21世紀初,當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剛剛進入零售業時,他也加入了這股潮流,雙管齊下的線上和線下銷售方式使得盼盼食品的發展速度非常快。

從那時起,人們開始對盼盼食品寄予厚望,甚至到了"盼盼生產,一定是精品"的程度。2003年,盼盼食品公司開發的第二款薯片上市,但當這款"蛋奶薯片"問世時,不知道為什麼會在市場上被冷落。購買的人數很少,而且沒有客戶支持,盼盼食品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公司嚴重受損。

休閒食品的龍頭企業:曾只是個小攤販,年賺50億,小麵包無人不知

然而即便是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蔡金垵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決定讓團隊繼續開發新產品,重新挑戰市場。2006年,經過三年的艱苦研究,盼盼食品終於帶著兩款新開發的產品重返市場。

這兩種新產品分別是可以長時間保存的烤麵包和顆粒狀的小麥膨化食品,盼盼的小麵包還是堅持以前做薯片的原則,所以和小商販賣的老麵包不一樣。在這兩款新品中,蔡金埯決定選擇一款主打單品來突破市場的"鑰匙"。

休閒食品的龍頭企業:曾只是個小攤販,年賺50億,小麵包無人不知

經過反覆比較,在堅持"單一產品突破"的戰略和對市場的準確分析後,小麵包最終佔據了上風,於是盼盼的食品決定在宣傳的過程中加大力度,並邀請了著名的影視演員蔣雯麗來代言產品。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明星效應和大量的廣告宣傳,"盼盼麵包"一上市就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甚至在一些大型購物廣場當中出現了供應短缺,在這款小麵包上市的那一年,盼盼通過這款小麵包的銷售使整個公司賺到50億元。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盼盼食品的銷量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甚至每個月都能賣出幾億的銷量,但蔡金埯並沒有就此止步。

休閒食品的龍頭企業:曾只是個小攤販,年賺50億,小麵包無人不知

因為在蔡金垵看來,一個好的團隊要想保持高績效和良好聲譽,就必須堅持產品創新的研發。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盼盼食品開始向世界各地的著名糕點師請教,推出手撕麵包、銅鑼燒等一系列產品以擴大市場。

在多年的研發創新中,盼盼始終堅持"公司+基地+農民+中介"的經營模式。現在盼盼已在全國擁有生物技術、金融、房地產等17家全資公司。盼盼也是目前中國零食行業的龍頭企業。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蔡金垵還為自己的銷售團隊購買了158輛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