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牛”走了,“傻牛”來了?

主持人:8月10日,我們《海洲實話》欄目聚焦了《港股創新高 A股為何還在3000點苦苦掙扎》的話題。 一方面表達了對A股在3000點附近掙扎的一種無奈,另一方面也對A股行情不漲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其中重點對A股圈錢市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引起管理層的重視。

彷彿是對我們節目的一種“回應”,話題剛落,A股市場在8月12日、15日兩個交易日就揭竿而起,連續兩天拉出長陽線,將多方的紅旗插在了3100點的高地上。其中15日這天,上證指數大漲74.53點,漲幅達到2.44%,當天的收盤指數為3125.20點,創下7個多月的新高。

而輿論方面更是揚眉吐氣。有人說新一輪的吃飯行情來了,有人說股指看漲3600點,還有人說4000點指日可待,更有人說股市又開啟了牛市的行程,而且券商股再一次成為“牛市先鋒”。看到這些唱多、唱“牛”的輿論,投資者可以說是熱血沸騰。皮老師,您如何看待最近幾天行情的走勢,以及這些唱“牛”的輿論呢?

皮海洲:雖然這幾天的股市走勢讓唱多的市場人士激動不已,但在我看來,這是很正常的走勢。美股一再創出歷史新高,港股也接連創出年內新高,A股市場總不能趴在3000點一動不動吧?所以向上漲一漲,這很正常。這也沒有超出我之前預計的範圍。我預計今年的股指波動區間是3000點上下500點。目前在3100點,離3000點還是挺近的。一不小心,就又掉到3000點去了。所以真的沒有必要那麼欣喜若狂,好象中國股民沒見過3100點似的。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大家別忘了,中國股市的高點是6124點,那個點位,很多投資者都和我一樣,都是親身經歷過的。

至於那些唱“牛”的輿論,我想我沒有那麼樂觀。我本人仍然保持慎重的態度。就目前的股市來說,維持震盪上行的走勢,是比較可信的。但出現大幅上漲的走勢,甚至迎來大牛市行情,這幾乎不可能。我覺得這種大漲快漲以及大牛市的觀點,目前股市的基本面並不能予以支持。中國股市剛剛送走了一輪瘋牛行情,剛剛送走了一輪股災行情,目前投資者身上的傷疤還沒好呢,這麼快就忘記疼痛了嗎?所以,我建議投資者還是保護慎重一些為好。

主持人:對於當下的行情,一些市場人士與投資者是把它與2014年的行情作比較的。2014年的行情可以稱為是滬港通行情,而目前的行情則打上了深港通的烙印。畢竟開通深港通是我國政府今年的一項重要工作,而目前留給深港通開啟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市場預測深港通開通的消息將會在近期宣佈。正是基於深港通開通的預期,所以市場因此而走強,市場期待著滬港通開啟引發牛市行情的一幕能夠再現。皮老師不支持牛市的觀點,這是不是意味著皮老師並不看好深港通行情呢?

皮海洲:照直說,我確實並不看好深港通行情,滬港通行情不可能在深港通身上重演。滬港通之所以能夠引發一輪牛市,這與滬股通的標的是密切相關的。因為滬股通的標的突出的是藍籌股,而藍籌股的市盈率在A股上市公司中總體上是最低的,藍籌股也是A股市場最有投資價值的一類股票,至少我們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可以這樣理解。特別是銀行股,當時的股價甚至還低於H股的價格。所以,市場炒作以銀行股為代表的藍籌股,這可以認為是價值迴歸。是價值投資,這比較容易得到市場的認同。這也是上一輪牛市行情的基礎。當時的所謂大象跳舞原因也在於此。

而且從2014年所處的時間段來說,也有利於發動一輪牛市行情,2014年距離上一輪牛市2007年大牛市已經有7年之久了,這也意味著市場調整了7年左右的時間,市場調整充滿,人心思漲,在這種情況下,有了滬港通這根導火索,市場自然就一點就著。加上當時槓桿資金的使用,瘋牛行情因此而來臨。

但深港通的情況明顯不同於滬港通。因為從估值來說,深股通的標的很難有投資價值可言。如截止8月15日,深市平均市盈率達到41.5倍,其中創業板高達76.06倍,中小板達到50.55倍。面對這樣的高估值,就是A股市場自己的投資者,只要還有一點理性的話,也都會覺得太高了,這就更別說是吸引香港方面的資金來買進了。香港方面的投資者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很多是國際投資者,他們不會傻到到A股市場上來高位做接盤俠吧?所以,即便開通深港通,也不可能有牛市行情的到來。像創業板市盈率已經是76倍了,再一炒又到百倍以上了,這是不是意味著A股市場還要孕育一輪股災呢?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還是希望投資者都能夠保持理性。

主持人:深港通只是近期市場炒作的一個理由。而從8月15日的市場上漲來看,人民日報的兩篇文章明顯起到了“點火”的作用。一篇是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的文章《加快創新發展的機遇與條件》,文中提到,如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夠取得實質性進展,我國經濟有很大可能性在今後一兩年成功觸底。另一篇文章則稱,資本市場漸趨穩定,表示“機構的熱情參與,表明一個科學的、健康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正在為更多企業創造良好的直接融資環境”。皮老師又如何看待這兩篇文章對行情的刺激作用呢?

皮海洲:這兩篇文章我仔細地看過了,我覺得這兩篇文章都不構成股市的“利好”。如果說股市因為受到這兩篇文章的刺激而走強的話,那麼這隻能說是市場的一廂情願了,上漲行情也就成了“烏龍”行情。 先說經濟觸底的說法,今年5月9日《人民日報》就發表了權威人士的觀點,中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和V型,而是L型的走勢。L型走勢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我想從權威性的角度說,劉世錦副理事長應該還不能與“權威人士”相提並論。在這個問題上,我更相信權威人士的說法。

而且就劉世錦副理事長聲稱的中國經濟“今後一兩年成功觸底”,這也不是新觀點了,早在2014年的時候,劉當時就表示“今後一兩年是經濟觸底期”。按當時的時間計算,中國經濟已經成功觸底了,何須還言“今後一兩年”呢?可見,劉世錦副理事長所說的中國經濟“今後一兩年成功觸底”的觀點並不靠譜。這是劉副理事長年年講月月講的一種觀點。講多了,對經濟的研判價值自然也就沒有了。

至於另一篇文章聲稱“資本市場漸趨穩定”,這倒是事實。但文章明顯有給資本市場“戴高帽子”之意,鼓吹“科學的、健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這說的是中國股市嗎?也不怕酸掉大牙。而之所以給中國股市“戴高帽子”,其落腳點無非是中國股市“正在為更多企業創造良好的直接融資環境”。歸根到底又回到融資圈錢上來了,這算是哪一門子的利好呢?應該算是利空才對。

主持人:說到融資圈錢,我們10號的《海洲實話》裡,就談到圈錢市對行情的負面影響問題。在這裡,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如果股市真的走牛,那麼,這個牛市與圈錢市之間將會形成怎樣的一種關係呢?

皮海洲: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牛市與圈錢市的關係來說,我想應該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牛市會助長圈錢,讓圈錢市發揮得淋漓盡致。股價漲上來了,大小非可以高價套現,IPO也可以快速而且高價發行,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蜂擁而至。這些都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在這三臺抽血機的大功率抽血之下,股市逐漸地感覺到體力不支,然後倒下,一蹶不振。這也就是牛市與圈錢市關係的另一個層面,即圈錢市形成對牛市的扼殺。中國股市的行情也就是一次一次地這麼重複的。所以,如果在目前大小非、IPO、定向增發都對股市虎視眈眈的情況下,股市還能走出牛市行情,那麼這個牛市絕對是一個“傻牛”,就是傻乎乎地將自己送給別人宰殺的。你是這樣的傻子嗎?我希望廣大的投資者都不要做這樣的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