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流浪地球》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1. 在電影的最後各國救援隊是按照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隊先後順序來的,先後是日本、俄羅斯、韓國、新加坡。

2. 剛子為救下被電梯砸中的爺爺而犧牲,最後一句“剛子沒了”是在致敬天津爆炸案中犧牲的消防員楊剛。

3. 影片劉啟帶著妹妹逃跑發生的時間是農曆新年春節,當時學校依然在上課,可見應試教育依然頑強地活著,而且諸如片中班長一類的“乖孩子”依舊是如魚得水 ,而且熟悉的藍白校服也頑強地挺過了天災人禍,忠誠地陪伴著廣大學生,這個真的是細思極恐。

4. 影片中出現的動物性蛋白質主要來源來源於蚯蚓,既然能作為伴手禮也能食用,一方面,“榴蓮味”以及泡泡糖依然有售暗示一部分植物還被人類保存在地下城。

《流浪地球》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5. 鏡頭掃過的上海奧運大廈可以得知,中國在2044年再次舉辦奧運會,舉辦地是上海,這個鏡頭可以說是編劇的猜測了,不過看起來是那麼真實。

6. 爺爺韓子昂是一名90後,故事發生在2075年當時的爺爺韓子昂已經是八十多歲,由此可以推斷爺爺的年齡,別的不說光聽韓子昂這名字就能聯想到現在幼兒園哪些類似名字的孩子,所以他才會用著舊手機,刷著抖音,聽海草舞,想不到咱們竟然是同齡人。

7. 影片中地球還有35億人,而現如今是70多億人,餘下的一半人,在20年前沒有抽中籤已經死去。

8. moss給劉培強展示的五份火種計劃授權書,分別來自美、英、法、俄、中,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看來即便是幾十年後實力還是決定話語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