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文中《一幅壯錦》,老人手工織40年;年輕人:不care


說起壯錦,大家的印象可能還留在小學課本《一幅壯錦》中。:壯族老媽媽織了三年的壯錦被紅衣仙女用風颳走,拿去做織樣。她派出了三個兒子,歷經千辛萬苦後終於把壯錦找回。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賓陽縣也有這樣一位壯族老媽媽,她的故事就像是課本《一幅壯錦》的現代版:織壯錦40年,壯錦已經和她的生活融為一體。

中國傳統織錦種類繁多,但最有名的有南京雲錦、成都蜀錦、蘇州宋錦和廣西壯錦。它們有“四大名錦”之稱。

譚湘光的出生地廣西賓陽,這裡原本是壯錦的主要產地之一,但是自她記事起,身邊已經鮮有壯族人織會壯錦。

譚湘光接觸壯錦是在1970年,在上初中時,因為父母去世成為孤兒,被居委會安排到賓陽民族織錦廠工作,機緣巧合才和壯錦結緣。很幸運,在這裡她成為全國工藝美術大師梁樹英的關門弟子;很諷刺,這全國壯錦工藝的泰斗也不是壯族人,民族織錦廠也的壯織藝人也鮮有壯族人

譚湘光在壯錦廠一呆就是40年。她想一輩子安安靜靜的織壯錦,但卻沒辦法安心織。因為壯錦廠開始像普通的家紡廠一樣,開始全面機械化。

譚湘光在壯錦廠一呆就是40年。她想一輩子安安靜靜的織壯錦,但卻沒辦法安心織。因為壯錦廠開始像普通的家紡廠一樣,開始全面機械化。

與其在廠裡坐著讓傳統手工織錦被邊緣化。不出辭職,找個方式讓壯錦織造技藝傳下去。於是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湘光織錦坊,專門製作手工織錦作品。

譚湘光找到壯寨裡一些會織錦的中年婦女。把大家召集起來,統一傳授壯錦織造技藝,並給每人贈送一臺竹籠機,她出設計圖案,婦女們在家幹活,計件付給對方工資。

譚湘光用僅有的八百塊錢,從農村找了一個木匠,造出了一臺竹籠機,僱傭了兩個農村婦女,開創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湘光織錦坊”——她要做最傳統的手機壯錦,從材質到工藝。一年後,織錦坊的竹籠機增加到兩臺,工人發展到四人;慢慢增加到三臺,六個人…

譚湘光的夢想是傳統壯錦能賣到壯民手中,讓壯錦名與實符,成為壯族人用的錦。但如今壯族人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她織出的最壯族風格的壯錦,在最原始的壯鄉都無人問津。

閉門苦思無果,譚湘光決定像年輕時那樣走出去,看看壯錦和外面的世界有多遠的距離。但出乎意料的是,每當譚湘光拿出壯錦時,總會成為焦點。總會有人圍上來盤問:“真的是壯錦嗎?是小學課本中《一幅壯錦》的壯錦嗎?沒想到壯錦這麼美,真的有人還會織……”

幾乎每次外出,總有人邀請譚湘光傳授織造技藝。“尤其是臺灣好多全職太太,希望我能在臺灣開館授徒,但我現在主要跑市場。”譚湘光直言不諱。

2010年,織錦工藝廠取得技術突破,織出了巨幅壯錦“廣西壯錦獻世博”引起轟動,讓壯錦吸引了世界的目光;2011年,湘光壯綿坊竹籠機增加到十六臺,工人三十二位,在北京、廣西開出多家分店,傳統壯錦也慢慢得到了世人認可。壯錦究竟有沒有未來?譚湘光說,雖然前景依然不明朗,但卻不再如以前一般迷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