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掉上市以來全部淨利潤 唐德影視2018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2018年是影視業跌宕起伏的一年。業績變臉、重組監管收緊、新的稅收監管體制、商譽減值風險高企……各大影視公司幾乎交出了最差的一份業績。

2月27日晚,唐德影視發佈了2018年業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68億元,同比下降34.95%;營業利潤-7.06億,同比下降465.7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65億元,同比下降393.11%。

數據顯示,2015-2017年,唐德影視累計實現淨利潤4.78億元,也就是說,僅2018年一年的虧損,便吞噬了上市以來的全部淨利潤。

整個2018年,唐德影視因為《巴清傳》,處在輿論旋渦中心,從年初高雲翔的醜聞,到年中范冰冰偷稅漏稅事件,《巴清傳》開播日期只能一拖再拖。

此外,股價下滑、股東減持、大股東股權質押不斷攀升,也使唐德影視內憂外患不斷。

亏掉上市以来全部净利润 唐德影视2018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受《巴清傳》拖累,唐德影視去年淨虧5.7億

2月27日晚,唐德影視發佈了2018年業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68億元,同比下降34.95%;營業利潤-7.06億,同比下降465.7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65億元,同比下降393.11%。

公告稱,報告期內公司收入主要來源於電視劇項目《東宮》《戰時我們正年少》的授權收入,電視劇《十年三月三十日》和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分賬收益。

對於2018年收入大幅下降,唐德影視公告解釋主要是由於:電視劇《巴清傳》未能在2018年實現播出,相應合同款項回收滯後,對公司2018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造成不利影響,導致公司2018年投資製作的影視劇項目製作進度有所滯後,加之受影視行業整體景氣度下滑影響,公司2018年影視項目銷售進度低於預期。

同時,唐德影視方面表示,雖然公司目前從未收到主管部門關於限制播出電視劇《巴清傳》的書面通知,各購片方亦從未向公司提出更改或撤銷合同的請求,但鑑於該劇能否播出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基於審慎性原則,公司管理層擬針對該劇確認的應收賬款單項計提減值損失,並根據最新情況對該劇預計總收入進行調整,將剩餘存貨結轉至營業成本,導致公司2018年經營業績大幅下滑。

要知道,僅2017年唐德影視通過《巴清傳》確認收入即超過6億元,佔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高達52.24%。所以當《巴清傳》遲遲不能開播,唐德影視心裡的石頭就無法落地。

存貨難播,大股東已質押99%股份

從更名風波到男女主演接連曝負面新聞,唐德影視在2018年不斷遭遇重創。而除《巴清傳》外,唐德影視仍有多部劇集未能播出。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該公司存貨為13.53億元,與上一年同期數據相近,且均處於歷史高位。而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同比大幅下滑四成至7748.87萬元,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則接近翻倍至14.49億元。

如果說單一事件的影響還可以通過時間予以消除,那麼中國影視行業整體景氣度下滑,令所有影視公司的中遠期影視項目銷售情況都不太樂觀。

另外,唐德影視多位高管減持,也令公司蒙上一層霧霾。Wind數據顯示,自2018年3月20日唐德影視首發限售股解禁以來,截至2018年12月20日,前十大股東中的睿石成長、李釗多次實施減持計劃。去年9月底,趙薇哥哥、唐德影視董事趙健和前妻陳蓉,也進行了減持計劃。此舉成功避開監管層對上市公司持股超過5%股東的相關減持規定,當時即引來諸多質疑,還引發了深交所的關注。

可就在2018年7月,唐德影視為鼓舞市場信心,宣佈擬在六個月內增持金額合計不低於1億元。但到了當年的12月13日,唐德影視又發佈公告,將此項計劃推遲至2019年4月30日。

隨著業績快報的發佈,唐德影視還發布了一份控股股東股票質押回購交易補充質押的公告,截至2月27日,唐德影視董事長吳宏亮共質押1.52億股,佔其持有股份總數的99%。

對此,有分析師對每經記者表示:“業績下滑可能對股價產生負面影響,如果股價下跌到一定程度,對於幾乎全部質押股權的大股東來說,就會造成資金鍊緊張的壓力。雖然目前監管層要求不強平,但仍然會對投資者信心產生影響。影視公司屬於高估值、高風險的行業,因此股東更願意通過質押轉移風險並投機獲利。短時間內這種現象不太會發生變化。”

唐德影視相關負責人則婉拒了每經記者的採訪。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