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引发各国巨大舆论!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引发各国巨大舆论!

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消息一出不仅震惊学术界,还引发巨大的伦理道德上的舆论争议。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引发各国巨大舆论!

CRISPR/Cas9 技术自问世以来就因简单、高效备受瞩目,吸引全球各地科学家在医学、动植物育种、药物筛选等不同领域进行研究。贺建奎强调:“对于少数家庭来说,基因手术是治愈遗传性疾病和预防严重疾病的新希望。”

2018年11月26日,122位科学家在新浪微博“知识分子”账号上发布联合声明,对“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进行强烈谴责。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引发各国巨大舆论!

细胞科学家Paul Knoepfler在TED的一次演讲。

当人类开始"定制婴儿",会带来怎样的灾难:

Paul Knoepfler在演讲中指出,CRISPR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放大镜找到某段特定的DNA位置片段,再用剪刀把它们剪下来,然后用铅笔在刚才截断的地方重新编写基因码。世界上有几千个实验室掌握了这项技术,但没有人像中国科学家那样"进展神速"。大部分科学家都非常谨慎,既害怕它的不确定性引发巨大危害,也害怕这项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掺入了过多的商业元素。

此前中国也创造过一次“世界首例”,研究人员公开发表人类胚胎基因改造技术,就是使用了CRISPR。

对Paul Knoepfler来说,这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引发各国巨大舆论!


美国哈佛医学院遗传学教授、基因工程知名专家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 说:“考虑到HIV 对全球公共健康的威胁有扩大的趋势,我认为贺建奎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目标基因。”

不久前,中山大学一研究团队发布了国内首份针对普通公众和HIV 携带者关于基因编辑认知的比较报告,超六成受访者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运用持积极态度。575份HIV 携带者问卷显示,有94.78% 的HIV 携带者支持基因编辑技术用于预防HIV 。另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4月针对2537名美国成年人的一项调查显示,60% 的美国人支持对未出生婴儿进行基因编辑,认为为了降低患严重疾病的风险,基因编辑是一种有效的医疗手段。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引发各国巨大舆论!

电影《人兽杂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