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政城隍庙里审冤案

在咱们中国古代社会,鬼神的观念充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在这纷纷扰扰的鬼神世界里,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城隍庙里的城隍神了。要说起城隍庙的由来,我们先得从城隍这两个字的字义说起。城者,城墙;隍是环绕着城墙的壕沟,也就是护城河。古人筑城挖隍,其目的就在于抵御外敌的掠夺和野兽的侵袭,具有一种自然防护和军事防御的这样一个功能。

学政城隍庙里审冤案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加工,经过漫长历史长河的一个添加附会,在城隍庙里还经常被封建官员用来惩恶扬善,对疑难案件进行审理,这就是所谓城隍庙里审冤案,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职责。那么,在城隍庙里究竟是怎样审案的?怎样平反冤案的呢?古代司法案件为何会在城隍庙里审理,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日断阳,夜断阴”呢?在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当中就记载着来自民间的奇异传说。

学政城隍庙里审冤案

这方面的例子最典型的是由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撰写的《聊斋志异》当中记载的城隍庙里审理案件的故事。有一户姓卞的人家,有女初长成,年芳妙龄,长得如花似玉,名叫胭脂。她偷偷地爱上了一个书生鄂秀才。但是在那个时代还是不允许自由恋爱的,男女授受不亲,没办法,胭脂就把这个心事说给了邻居王氏,就委托王氏在合适的机会,告知鄂秀才。这个王氏和另外一个书生宿介私通,她把胭脂的这个心事就一五一十的说给了宿介,她让宿介去转告鄂秀才。宿介听说了这个情况,他心中就动了恶念,干嘛告诉鄂秀才,不如自己和胭脂幽会。于是当天晚上,就翻墙进入卞家,来在胭脂的闺房外,假扮鄂秀才央求胭脂把窗户打开,宿介在喊了几声以后,胭脂无奈之下就把窗户就打开了,宿介冲进去一把搂住胭脂就要行非礼。胭脂又惊又气,然后就斥责这个冒名顶替鄂秀才的宿介,黑灯瞎火的她以为就是鄂秀才,宿介担心声音传出去被别人发现,于是就趁胭脂不注意,抢了一只绣鞋夺窗而逃。宿介从胭脂家跑出来以后一转头就到了王氏家,因为两人相好,结果他一个没小心装在兜里的绣鞋,掉落在王氏家的窗前。宿介进入王氏家两人说话间,宿介发现绣鞋丢了,很是着急,无奈之下,他就和王氏说了自己刚才想非礼胭脂的事。王氏一听赶紧拿起蜡烛到处找,为什么一只鞋子会让两人这么着急呢?因为在古代,姑娘出嫁之前,她都要做女活,绣鞋之上往往绣有自己的名字或者自己特有的花纹。别人拿着这个绣鞋,胭脂的名声可能就毁了,被人发现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名声,所以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宿介就赶紧到处寻找,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原来是被一个地皮无赖毛大给捡到了,这个毛大是当地一个比较出了名的市井无赖,他还贪淫好色。对这个王氏早有淫心,只不过一直没机会,正好这晚有跑到王氏家窗外,寻找机会,正好听到宿介与王氏的说话,心下大喜觉得自己非礼胭脂的机会来了

第二天晚上,毛大翻墙到了胭脂家,但他不知道胭脂的绣房,不成想摸进了卞老头的住房,卞老头在睡梦中发现有人进来,就大喊要捉强人,持刀想把毛大逼走,毛大情急之下,猫大动了反咬之心,夺过刀一刀下去就把卞老头给杀了。案子报到县衙以后,因恶人毛大杀害胭脂的父亲后逃走,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案件侦破困难重重。县官讯问苦主胭脂案件情况,胭脂左思右想一定是那个千刀万剐的鄂秀才干的,于是她一口咬是鄂秀才杀死她父亲的。县官听了胭脂的供述后,就没有再怎么去问别的人,就把鄂秀才抓来。鄂秀才一个书生,细皮嫩肉的一顿严刑拷打之后,实在是抵熬不住,鄂秀才就只能够公认是他杀的卞老头,这个案子就这样结了。

学政城隍庙里审冤案

按照古代审案的规矩,这种有可能判死刑的案件要继续上交到上一级的知府衙门,让知府衙门来进行复审,就是死刑复核。知府吴南岱在接到这个案件之后,发现鄂秀才和胭脂两个人的招供,很多地方都对不上。因为鄂秀才压根没到胭脂家,什么地形什么情况,跟胭脂所说的都不一样。知府就比较细心继续追查,经知府仔细询问胭脂,又招供出来王氏,王氏抵熬不住,又招供出宿介。知府大喜过望,以为这下抓着了真凶,怀疑有可能是宿介杀死了卞老头。于是抓来宿介严刑拷打,宿介一样也是抵熬不住,只能说是自己杀死了卞老头。这个案子审到二审现在就定案了,杀人犯不是鄂秀才,而是宿介。

案子虽然判了,但是他是冤的。可巧,当地的学政,相当于现在省级的教育厅厅长,他叫是施愚山,知道这个案子后,就把这个案卷调过来看,越看越觉得这个案子还是有疑点。比如说,既然是宿介杀人,宿介招供第一次溜进胭脂的绣房,而且还抢到了一只绣鞋,那为什么第二次再次到卞家的时候,他却很愚蠢地摸到了另外一个房间,杀死卞老头呢?明明他是知道胭脂房间的,他为什么还会走错呢?这显然是有问题的。于是施愚山又仔细的查问,疑点越来越多,但是到底是谁犯的罪还是不知道。

学政城隍庙里审冤案

诸多疑点显示,鄂秀才与宿介都不是杀人凶手,那么如何才能找出真凶呢?古人相信世间的一切善恶都瞒不过城隍神的法眼,施愚山想到了城隍庙里的城隍神,城隍神真的能显灵断案吗?施愚山就想了一个计策,首先他就抓住了平时在市井里头有这种作案嫌疑的这么四五个人,都是市井无赖,这里头当然就有真正的杀人犯毛大。施愚山就命人把这几个人犯罪嫌疑人带到了城隍庙,命人找来褥子毡子,把城隍庙四周的窗户全都封得严严实实,不透一丝光亮,变成一个黑屋子,把这几个嫌疑人全赶进去,端来一个脸盆让他们洗手,再把他们的后背袒露出来,然后施愚山说:“你们面对着墙壁站着,过一会儿城隍神就会在你们的后背上写上谁是真正杀人犯的字样,你们等着吧。”然后其他人都出去了,过了一会打开庙门把这几个人拉出来,拉出来以后,施愚山一声断喝,指着毛大说:“你就是真正的杀人犯。”

学政城隍庙里审冤案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施愚山在布置这个现场的时候,他事先命人把这个墙壁刷了白灰,而后端着脸盆的那个水,不是清水,是有了煤烟的水,那么用这个水洗手以后,手是黑色的。毛大他作为真正的杀人犯,他做贼心虚,让他面对着墙壁,他哪敢面对墙壁,别人敢他怎么敢,因为他担心背后有神灵写字,他就紧紧的用他的背靠在墙壁上。到了让大家出去的时候,他又担心神灵追着在他的后背上写字,他就用手护着后背走出庙门,这样一来,他后背的这些痕迹表明了他才是真正的杀人犯。除了施愚山在城隍庙里进行了这样一种审案之外,像传说当中的包公,他“日断阳,夜断阴”也是这样的意思,表面上是神判,其实是聪明智慧的法官巧妙地利用了犯罪嫌疑的心理进行的人判人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