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無名烈士身份確認家人流淚痛苦,祖孫三代義務守墓73年

73年來,山西平遙豐盛村的後山一直安靜地躺著一位八路軍烈士。

村子的後山上埋著一名“烈士”,但是村裡誰也不知道他的身份,只知道是一個“團長”,可能姓“周”。

據豐盛村的老人回憶,新中國剛剛成立的那些年,每到清明節,都會有學生來到烈士墓祭奠,也會有人說起關於烈士的事蹟。歲月流逝,這座石頭壘砌的有些簡陋的“烈士墓”漸漸冷清下來,陪伴在周圍的,只有一片片的果園。

60歲的賈林香30多年前嫁過來,一直靠種地和養雞為生,她每年都來到村裡的後山,堅持給這座無名烈士墓燒燒紙,拔拔雜草。

賈林香的公公新中國成立前曾是村子裡管“財糧”的負責人,1945年八路軍在村裡安葬了兩名烈士,並委託賈林香的公公幫忙照看,村裡人卻並不知道這兩人的詳細信息。

“1950年,有一個(烈士)的後人來了,我們才知道其中一座墓裡埋的烈士名叫桂幹生。另外一個人是誰還不知道,我公公一直和我說另一位烈士姓‘周’,是一位八路軍的‘團長’,更多的他也說不清了,後來老人去世了,家裡就更沒有人知道這位烈士的身世了。”賈林香說,“嫁過來以後,我每年都會上後山來給這座烈士墓燒紙、拔草。這就是清明節的風俗嘛,逝去的人要祭奠,更何況還是位八路軍烈士。後來我歲數大了,上不動山了,有時候就會讓我兒子過來。誰也不知道這位烈士是誰,他孤零零地躺在這兒,也沒有親人來找。”


平遙無名烈士身份確認家人流淚痛苦,祖孫三代義務守墓73年

豐盛村無名烈士墓的遺骨最終被確認為烈士鄒開勝(圖為挖掘現場)


平遙無名烈士身份確認家人流淚痛苦,祖孫三代義務守墓73年

鄒開勝烈士是腹部中彈犧牲的,他的遺骸出土時,手臂正放在肚子上


平遙無名烈士身份確認家人流淚痛苦,祖孫三代義務守墓73年

家人保存的鄒開勝生前唯一一張照片(前排左4)資料照片


平遙無名烈士身份確認家人流淚痛苦,祖孫三代義務守墓73年

豐盛村烈士墓出土的紐扣

從1945年7月,山西平遙豐盛村的後山上便出現了兩座並不起眼的烈士墓,村裡人大多沒文化,口口相傳,人們只知道墓裡面埋葬著一位“司令”和一位“團長”。1950年,那位“司令”的後人遷走了其中一座烈士墓,另外一座則繼續留在豐盛村。

村裡一家人從1945年起便開始守護這座烈士墓,至今三代人,在他們心中一直有一個謎,另一座墓裡烈士的家人在哪兒?他的家人知道烈士被埋在一個不知名的小山村嗎?

2014年,喜歡研究八路軍歷史的王京利來到了這座烈士墓,他翻閱史料,聯絡各地民政部門,希望尋找到墓主人的蛛絲馬跡。墓主人的範圍最終被縮小到兩個人——33歲犧牲的廖綱紹烈士和29歲犧牲的鄒開勝烈士。兩人同時犧牲在1945年山西平遙的一場戰鬥中。73年來,他們的後人都在尋找兩人的遺骨。近日,這位“無名烈士”的身份被確認,他就是抗日時期延安南下幹部隊副旅級幹部鄒開勝。

烈士女兒抱著DNA鑑定結果落淚

這具烈士的遺骨出土時呈現的姿態,是手臂放在肚子上。張女士說:“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外公(鄒開勝)是腹部中彈犧牲的。”

73年的謎團終於在11月12日解開。

鄒開勝的女兒拿到了等待已久的那份DNA親權鑑定報告,“根據DNA遺傳標記分型結果,被鑑定人3是被鑑定人1的生物學父親”。其中的“被鑑定人3”,就是無名烈士墓中的遺骸,而“被鑑定人1”,就是鄒開勝的女兒。

已經73歲的鄒開勝的女兒看到這個結果,止不住地流淚,一滴滴掉在鑑定書上。

“他們家確認了烈士身份,我們替他們高興,都是烈士的後代,我們也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對我們家來說,沒有找到自己親人的遺骸有些遺憾,但是我們還會繼續尋找下去。”烈士廖綱紹的家人說。

“說實話,守了30年,這座烈士墓以後如果被遷走,我會有點兒不捨得,但是他在這裡孤零零躺了七十多年,終於有家人能夠來帶他回去,我更多的是感到高興。”守護了無名烈士墓30多年的賈林香說。

“我敬佩那些八路軍,所以我一直都在研究八路軍的歷史,能夠幫助他們找到家人,我很高興,但是也有一些遺憾,就是廖綱紹烈士的遺骨現在還不知道葬在哪裡,我還會繼續幫這些烈士家屬尋找烈士的遺骸。”王京利說。

“接下來我們打算去民政部門辦理相關手續,然後把外公的遺骨接回老家的烈士陵園安葬,在外面躺了73年,是該接外公回家了。”鄒開勝的外孫女張女士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