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洞察 災難啟示錄——末日災難片數據分析

霍金預言:2600年人類無法繼續在地球生活。霍金預言稱,人類可能在 2600 年前就會滅絕,他認為隨著地球人口增長,能源消耗將會增加,地球將變成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球”。如果想擺脫這場災難,霍金建議人類必須尋找下一個適合生存的星球,而離太陽系最近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則是最佳之選。這是不是可以改編成一部末世電影呢!

數據洞察 災難啟示錄——末日災難片數據分析

近幾年,末世災難類影片越來越多,尤其以好萊塢為甚。面對災難,人類是脆弱的、渺小的,雖然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但自然並非躲在一個角落任人宰割,地震、海難、颶風、不明病毒……一旦災難來臨,人類引以為傲的文明立即顯得脆弱不堪。

數據洞察 災難啟示錄——末日災難片數據分析

災難片的出現是從新聞片(古巴的新聞紀律片《撲滅火災》1897年)的客觀記錄開始直到20世紀70年好萊塢災難影片(1974年《大地震》、1976年《卡桑德拉大橋》、1975年《大白鯊》等)的崛起,經過了百餘年的發展,影片特效、表現手法讓觀眾身臨其境,災難類別多種多樣,包括空難、病毒、變異生物等。

數據洞察 災難啟示錄——末日災難片數據分析

同時災難片上映受到觀眾的喜愛與認可,在1996年好萊塢的賣座影片票房排名中,《獨立日》以

30605美元名列第一,《龍捲風》以24168萬美元名列第二;1997年《泰坦尼克號》60079萬美元榮登北美年度票房冠軍,全球票房更是高達18億。1998年《世界末日》以62438萬美元成為好萊塢賣座影片冠軍;2004年《後天》以40000多萬的票房收入名列北美年度票房第六位。

數據洞察 災難啟示錄——末日災難片數據分析

直到現今,由於特效工業的進步,呈現的災難場面更加真實,使得災難片類型電影成為票房的保證。2009年11月在全球同步上映的《2012》,上映首週週末三天全球的票房為2.25億美元,在中國內地上映20天,總票房已突破4億元大關,全球票房已經突破6億美元。但一部好的災難類影片除了電影商業本身之外,其內在影響意義更加深遠,因為災難廣泛性、破壞強力性與啟示深刻性而起到警示人類的作用。在《2012》上映前後,中國很多專家學者就世界末日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對關注地球、關注環保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數據洞察 災難啟示錄——末日災難片數據分析

《2012》導演羅蘭·艾默裡奇被稱之為"災難片大師",現實中他也一直致力於喚起公眾對全球溫室效應問題關注的各項工作。其拍的災難片幾乎都是當時稱得上大片的力作,1996年《獨立日》、2004年《後天》、2009年《2012》、2013年《驚天危機》等,基本每年一部災難題材的電影,在2016年上映的《獨立日2:捲土重來》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尤其與同檔期上映的《三人行》形成鮮明對比,不論是整體評分還是票房與排片。

數據洞察 災難啟示錄——末日災難片數據分析

通過虎嘯數據可知《獨立日2:捲土重來》中,正面口碑以“劇情”“震撼”“特效”等為主;而產生負面口碑最主要的則是“廣告”“植入”當然也就觀眾對劇情的失望。有觀眾說:“為什麼對於獨立日這種最後地球人贏了我一點快感都沒有呢?科技跟人家差了千年,能到達地球的外星生命的科技瞬秒地球沒有懸念”。其實這就是電影影片的深層魅力,可激發觀眾的思考,引人警醒。

數據洞察 災難啟示錄——末日災難片數據分析

2004年,印度洋海嘯使得22萬人失去生命,數以萬計的人家破人亡;2005年美國颶風“卡特里娜”使得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2008年中國四川8.0級大地震奪走了數十萬人的生命……接二連三的災難讓我們不得不深思,我們生存的世界究竟怎麼了?覺醒與反思,是人類的進步,觀眾由好奇到深思,是災難片所隱藏的精神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