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槿汐的神助攻:多次暗中幫忙,一心撮合甄嬛與果郡王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崔槿汐雖不想得罪太后與皇后,終極目的都在為舒太妃母子服務。例如:後來甄遠道在寧古塔病重垂危時,甄嬛聽了偶然來訪的閨蜜沈眉莊提及,擔憂得吃不好也睡不穩,崔槿汐的反應是很不正常的,因為她總要提到十七爺,對允禮的關懷已經超過一個下人的分際,何況在劇中她鮮少與果郡王有交集?既然服侍的是某個“太妃”,宮女在職期間不得出宮,那麼已經成年在宮外建府的果郡王“整日與詩書為伴”,崔槿汐又是如何曉得的?崔槿汐面露的笑容是那樣滿足,帶著一種自豪,在第五集甄嬛剛入宮不久的時候提出,很是突兀。

崔槿汐的神助攻:多次暗中幫忙,一心撮合甄嬛與果郡王

她多次提到王爺,比如:合宮夜宴的除夕當晚,皇后故意借華妃的由頭在宴會上裝飾紅梅,意圖引皇帝過去倚梅園,崔槿汐再安排讓小允子發聲誘使甄嬛過去,這是為了配合皇后。至於甄嬛一入宮就避寵,讓她沒有機會受寵於皇上,這是出於太后的計謀,太后要皇嗣,不願皇后設計芳貴人的“海棠樹下麝香仁”繼續為惡。崔槿汐讓佩兒出面、小允子挖出來,則是完成了婆媳雙方的指示。這樣的對話很明顯可以發現:宮宴的佈置,百分之百是皇后設計擺上“玉蕊檀心梅”,主要是有意讓皇帝遇上甄嬛,藉此拉甄嬛與年世蘭爭寵。

崔槿汐的神助攻:多次暗中幫忙,一心撮合甄嬛與果郡王

皇帝喜歡“紅梅”的背後意義,只有最親近的人知道,那麼皇后就命令崔槿汐,找個藉口使她能前往倚梅園,崔槿汐也找了小允子、佩兒一起協同完成了任務。佩兒被崔槿汐收為自己的人馬,則是一開始就有了暗示,譬如:多次慫恿甄嬛在見皇后時打扮華麗,就是想要讓她惹怒同樣得去景仁宮請安的年世蘭,而崔槿汐並不阻止這種作法,要直到確認甄嬛是王爺心中所愛才改變,從第五集之後,佩兒也不再出現明著要害甄嬛的舉動,但僅幫著皇后離間甄嬛與安陵容。就在第三集,甄嬛等人參見皇后,她不願意打扮得太過於隆重,就是怕自己太惹眼而引發事端。

崔槿汐的神助攻:多次暗中幫忙,一心撮合甄嬛與果郡王

劇中後宮妃嬪第一回覲見皇后,穿得最為出挑的夏冬春,一身皇后賞賜的蘇繡段子新衣,結果就被華妃找藉口用“一丈紅”處置了。照這個邏輯來看,就算佩兒年輕不懂事,也不可能如此沒有眼色,甫一出場就要甄嬛往權大勢大的華妃槍口上撞,而且還多次導引甄嬛直接對上華妃集團。就皇后的利益來看,她沒有辦法光明正大對付年家運用甄嬛身邊的棋子來轉移後宮爭鬥的焦點,更符合皇后的設想。太后比皇后聰明得多,後者只會安排挑撥離間的寶鵑在安陵容身邊,或搭配佩兒生事。

崔槿汐的神助攻:多次暗中幫忙,一心撮合甄嬛與果郡王

但太后考量崔槿汐伺候過太妃,又曾經是粗使宮女,太后把她升職為碎玉軒的掌事宮女,想來辦事效率極佳崔槿汐成功之處,在於表面老實,人又聰明,太后放她在甄嬛身邊監視;皇后卻想除了華妃,所以安排崔槿汐監視之外,還找了佩兒繼續下手。又好比那次去探望因為“假孕事件”被禁足的沈眉莊,那時甄嬛要去看看好姐妹,卻“意外”遇上了果郡王。為什麼甄嬛不會遇上慎貝勒或是恆親王?至少慎貝勒常入宮,怎就多次碰到十七爺,還都沒有旁人發現?缺少掩護是不可能的,也只有那個“掌事宮女”有這般權力和手段在後宮多番設計。浣碧多次去找阿晉來接近十七爺,崔槿汐也肯定清楚得很,卻仍保持不動聲色的態度。

崔槿汐的神助攻:多次暗中幫忙,一心撮合甄嬛與果郡王

回顧劇情,若說果郡王想去採荷花,何必要挑夜半時分?小允子準備的小船又為何沒有停在荷叢深處?或者,那艘小船“意外”被果郡王徵用?劇中的“荷叢深處”僅有一艘小船,假如這一切都是“巧合”,也太過於刻意,因為背後的意圖實在明顯,那就是:崔槿汐一直在製造王爺親近甄嬛的機會。甄嬛所上的小船,在甄嬛扮成浣碧的樣子跟著槿汐出去的時候,小允子正在監視浣碧的行蹤;當甄嬛去更換衣服的地點,小允子已在裡面候著,甄嬛去敬妃那裡,他便一直等在敬妃宮外;等甄嬛回來時,稟告甄嬛回去的小船已經備妥,藏在“荷叢深處”,然後他們分別離去。

按照小允子能幹的性子,忙活了一晚上,從借宮女的衣裳、找小船、藏小船,還得不被巡邏的衛兵發現,每個時間點都很重要,決不能出錯。為何甄嬛到了水邊只看見一艘,裡面還躺著果郡王?小允子不可能在此事上犯錯,那就只有一個答案:小允子遵從崔槿汐的命令,崔槿汐也有促合甄嬛與果郡王的意圖,故而幫助王爺與甄嬛相見,想要為陷入單戀的十七爺達成願望。第二十九集甄嬛因為“罰跪事件”小產,緊張得滿頭大汗的果郡王,崔槿汐見了他不僅一點驚訝的表情都沒有,似乎早就曉得十七爺對甄嬛的情意。無論是皇帝和甄嬛,或者甄嬛與允禮,全都是崔槿汐一手撮合。

崔槿汐的神助攻:多次暗中幫忙,一心撮合甄嬛與果郡王

除夕夜聳恿甄嬛去倚梅園,她是慣知十七爺有逃席的習慣的;桐花臺夕顏論知己,也是她帶甄嬛去的;探眉莊時小允子說船藏在了荷叢深處,槿汐是聽著的,然而上了船卻是十七爺在裡面,更對甄嬛表達了情意;甄嬛小產時崔槿汐請果郡王迴避,也提及“請皇上”的事情表現臨危不亂之外,還有一絲關切王爺之意。崔槿汐知道允禮對甄嬛有情,幾度保護又幫助允禮,若說崔槿汐一開始就效忠甄嬛,她卻有幾次沒有出手救主,例如:華貴妃罰跪甄嬛一事,去求助的是浣碧,槿汐姑姑只是陪著罰跪而沒有動作,因為找十七爺出面,會對他有所不利;或者“桐花臺夜會王爺”與“夕顏”一節,這些都是很明顯而原著所沒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