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宰相經濟改革做了什麼?竟然引來忽必烈的孽狗一殺

漢人宰相經濟改革做了什麼?竟然引來忽必烈的孽狗一殺

阿合馬死後鞭屍的待遇導致元朝懂理財的人才談錢色變。對於阿合馬的待遇忽必烈不以為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重金之下必有勇夫。草原蒙古人骨子裡面的好戰本色驅使者大汗東征西戰,公元1281年忽必烈再次東征日本受阻,隨後開始把眼光瞄準東南亞屬地。

戰爭是財富的絞肉機,部隊的衣食住行都是真金白銀。當國庫儲備告急的時候,忽必烈意識到需要一個能人管理財政部。在大臣桑哥的推薦下,漢人盧世榮披掛上陣。朝廷任命盧世榮為理財大臣,此人早年追隨阿合馬。在元史裡面的佞臣傳中,盧世榮排名第二緊跟恩師阿合馬。按照慣例,新官上任之前需要面聖闡述為官理想。忽必烈採取恩威並施的手段迫使新理財師保證,當權一年要上繳國庫1500萬兩白銀。大家一定記得,阿合馬各種壓榨民間一年不過收入500萬兩。

盧世榮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阿合馬當政期間紙幣發行不受約束。不足五年物價上漲超過六倍,穩定物價就是新任財政主官的第一要務。盧世榮需要整頓幣值,要想保證紙幣信譽用金銀擬收購紙幣是最好的辦法。現實情況不允許盧世榮這麼幹,因為國家需要你去斂財而不是敗家。

漢人宰相經濟改革做了什麼?竟然引來忽必烈的孽狗一殺

盧世榮選擇了一個非常高明的招數,放開金銀銅錢在市場流通,拿起廢除的銅錢做文章。畢竟銅錢相對金銀還是便宜的多,並且民間傳承上千年的貨幣阻力不會有。大元帝國鑄造至元通寶,只要真金白銀供給足夠那些紙幣必然會被良幣驅除。與此同時,新瓶裝舊酒。發行綾券,即新紙幣。據說綾券的做工非常精美,忽必烈見到之後喜上門梢。

通過一些列的操作之後,貨幣開始進入正常流通。阿合馬的弊政開始慢慢封堵,盧世榮開始為了1500萬兩白銀佈局。阿合馬當政期間,漢人、南人已經被榨乾。要想豐富國庫唯一的出路就是當時的貴族、色目人,漢人出身的盧世榮此時肩負著民族責任,大刀向達官貴人砍去。

漢人宰相經濟改革做了什麼?竟然引來忽必烈的孽狗一殺

第一步,蒙古人賴以生存的畜牧業宣佈國營。鹽鐵的專營害苦了漢人、南人,畜牧業的專營是針對遊牧民族。他的辦法是,國家建立統一的牛羊幼崽培訓基地。畜牧幼崽按照牧場大小分配給牧民,年底出欄後必須按照當時價值的八成收稅。

第二步,色目人的商業稅。當時色目人壟斷了華夏大地的海外貿易,每一個從事海外貿易的色目人賺的是盆滿缽滿。盧世榮新政宣佈,一切海外貿易收歸國家統一分配調劑。這些色目人從貿易商直接變成了銷售員,銷售提成為國家拿七色目人拿三。

第三步,針對農人的惠民政策。國家提供貸款給青黃不接的農業人員,可以購買種子、農具等務農工具。當農業收成的時候,本利一起和政府結算。

第四步,免除漁業專政。阿合馬時代,只有蒙古人可以從事打漁事業。蒙古人打獵放羊可以,他們哪會打漁。為了豐富大家的飲食文化,活躍經濟這也是一個善舉。

盧世榮的政策是站在頂端的角度思考整個國家的經濟建設,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畜牧專營和海外貿易的改革是動了貴族人的奶酪。這些改革中唯一受惠的是漢人和南人,當時佔據權利高點的是蒙古貴族和色目人。

改革之初,盧世榮曾和忽必烈談心。我要做的事情是為國家社稷著想,改革遇到深水區必然會引起強大勢力的誣陷。到時候大汗一定要秉公辦案,不要讓我死無葬身之地。忽必烈的回覆很有哲理,善奔跑的獵犬必然會引起狐狸的厭惡,但是主人一定喜歡奔跑的獵犬。

忽必烈意思很明顯,你是我條狗。狗可以打獵,也可以吃肉。

新政實施三個月,盧世榮被罷官。理由是,第一物價沒有控制住第二1500萬兩白銀雲中花水中月。

忽必烈為了保護貴族的利益殺了盧世榮,對其屍體進行了侮辱。一個身懷大志的漢族人就這樣死在了改革途中。

漢人宰相經濟改革做了什麼?竟然引來忽必烈的孽狗一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