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卻忘了未來需要什麼人

我們常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卻忘了未來需要什麼人

我一直想做個正常的爸爸,卻很失敗。有些事情雖然很多人都在做,但當我覺得不對的時候,就真的很難附和。比如——孩子學數學。

雖然女兒才四歲,但她的同齡人已經很多開始報班學數學了。有的家長還會打著分享的名義把孩子背口訣的視頻發到群裡,以行炫耀之實。還有的則會把各種補習班當中的口訣和題整理成文件發到群裡……坦率說,我是很不以為然的。

有人會說,你這樣,孩子會輸在起跑線的。

我心說:是嗎?那也比某些孩子背對著起跑線歡快地跑去要強吧?還以為南轅北轍是成語故事呢,沒想到身邊有這麼多活的。

我數學並不好,高考才考了15分。按理說,對於學數學並沒有什麼發言權。但我就是覺得數學從來也永遠不是背口訣,就像知道語言能力從來也永遠不是學生字一樣。所以,我都不知道那些花錢送孩子去輔導班學數學的家長是咋想的,你們就是想把他送到班上後,自己可以少陪幾小時吧?

但我之前並不知道如果不上輔導班,還有什麼辦法讓孩子的數學啟蒙,於是只能自我安慰地說——我數學高考15分,現在不也挺好?

有天下午,我和女兒在家玩氣球。那個氣球是裡頭裝滿了彩色紙片的款式,應該是為它炸開後能夠有紛紛揚揚彩紙飄揚效果設計的。那天我們倆的遊戲就是我將氣球吹起來,然後女兒拿著它,忽然鬆開手,氣球就會拖著漫天飛舞的彩紙在家裡亂飛。

嗯……幸好那天家裡只有我們倆,可能無論是她的媽媽,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家都不會允許我們玩這樣造孽的遊戲吧。當然,我也知道如果我們倆只是玩兒而不收拾的話,她媽媽回來可能會立刻和我離婚,都不去民政局。

所以,每玩一次,我都會要求女兒和我一起將飛出來的彩紙從地上撿起來,丟進垃圾桶。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飛出的紙片裡有一個金色亮片的,於是跟女兒說,這是金牌,誰撿的廢紙片多,誰就可以獲得這枚金牌。接下來,我們每次發射之後,都爭搶著去撿碎紙片,放在地上,讓女兒數我們倆誰撿得更多以決出金牌的歸屬。

我們就這麼瘋了一個下午。我並沒有意識到這個遊戲讓女兒對於“數”的概念會有怎樣的影響,直到有天帶女兒去小公園玩爬的遊戲。我們倆假裝成兩頭獅子,她叫辛巴,我叫木法沙,女兒用樹葉假裝成肉推到我的面前,然後說:這五片樹葉是你的肉,這三片樹葉是我的肉……你是大獅子要多吃點,我是小獅子就少吃點。

我很驚訝地發現,她不像以前那樣,需要把樹葉一個一個點一遍“一……二……三……四……五……五!”……“一……二……三……三!”才能將數字報出來。這次,她只是看了一眼,便準確地報出了兩堆樹葉的數量。

天啊!我的女兒是個天才!……好吧,她並不是,但我依然有點想老淚縱橫。

我並不確定做得是否正確,但能確定送補習班背題肯定錯了。因為我又不需要女兒現在就在家裡當會計管賬,幹嘛要著急讓她將“1+4=5……2+3=5……3+2=5……4+1=5……”背那麼熟呢?她終究是要屬於未來的,她現在需要去學習和掌握的都應該是為她18歲,20歲,30歲……乃至一生去準備的。

碰巧看到了一本郝景芳出的書——《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呃……強烈安利一下,如果你是一個具有未來思維,未來眼光和未來胸懷的父母,都應該看看。

看到書裡的一章《不擅長數學的父母也能做的數學啟蒙》,我的老淚再次縱橫起來!書中說:

我們講了數學啟蒙的關鍵因素。第一步,也是最核心的,是建立數感;第二步,是從具象到抽象的過渡。而培養孩子的抽象思維,還涉及空間想象力、數學閱讀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現在我們就詳細講講,我們在家裡做哪些事能幫助孩子建立這些能力。

談到數學,很多人都會犯怵,自己上學時數學就不好,還能培養孩子嗎?會不會培養壞了啊?而且,自己數學不好的人,往往對數學老師心懷敬畏,提到教孩子數學,常常第一反應是滿世界地給孩子尋找數學名師。自己都不擅長,能培養孩子的抽象思維嗎?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當然可以。學齡前數學能力的培養並沒有多麼高深,其中的關鍵是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對數的感知。這需要很長時間和很大的耐心,單靠高明的老師肯定無法完成。有了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的數學感知,再到學校和課堂裡接受正規訓練,孩子數學能力的發展就能水到渠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需要自己是數學大師,只需動用一點點的智慧和多一點耐心,就能完成孩子的數學啟蒙。

這……不正是在變相誇我呢嗎?

當然,這本書並不是用來誇我的。郝景芳作為一個獲得雨果獎的科幻作家寫這本書就是在和現在的父母談如何將孩子培養成未來需要的樣子。其實,這也就是我一直想成為的那種父母的樣子。

必須要引用一段這本書的推廣來表達我有如找到知音的欣喜:

在這個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本書從人工智能時代應該如何學習談起,涵蓋5大未來世界需要的能力——大腦力、學習力、科學力、思考力和軟實力,30個顛覆傳統認知的革命性策略,80條避免中國式焦慮的育兒錦囊,幫助父母在孩子0-7歲成長關鍵期,全面打好基礎,當孩子長大、成年,無論面對怎樣多變的環境,都能遊刃有餘。

我並不是被這樣的話忽悠了才看這本書,但看完書,我覺得只有這句話才能概括出這本書的內容。這本書其實講的就是我們現在父母最最應該去思考的問題——我們所謂的那條起跑線到底是什麼?

學校教育大約是所有家長最信任的教育方式。而且,從家長的認知來看,孩子只要在學校成績靠前,就是OK的,未來也是可期的。

當然不能說這樣的想法有什麼問題。但我必須要說的一點是,學校與家長對於孩子說承擔的責任是不一樣的。對學校來說,孩子升學是他們唯一的考核指標。而對於家長來說,孩子適應未來的世界才是。

所以,學校是可以只按照課綱來教授知識,而不需要去考慮這些教授的知識未來是否有用,以及未來需要孩子掌握什麼能力。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年我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是有計算機房的,裡頭有12臺微機,但我們五年只上了一節微機課。後來上了中學,學校有個更大的機房,有幾十臺微機,但整整6年,只有一個學期有微機課,攏共只上了不到十節課。但歷史證明,這門課本應該是最重要的課程——也許那時的微機知識早在二十年前就已過時,但它卻是打開今天大門的鑰匙。

我們今天正面臨與當初一樣的變革路口。如果說當年的微機課只是對未來技能的一種誤判的話,那麼面臨人工智能時代,你確定要絞盡腦汁去用七十年代的思路,培養一個2018年12月21日的孩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