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開學了,開學前要做哪些準備?需要具備怎樣的備考心態?


馬上就要開學了,開學前要做哪些準備?需要具備怎樣的備考心態?

最近19考研的小夥伴可以說是焦頭爛額,查了自己的考研成績,但是對於自己下一步的計劃並沒有明確的規劃,那麼20考研的小夥伴又面臨怎樣的境況呢?寒假馬上就要結束了,20考研的小夥伴在開學後我們的複習也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院校專業選擇對考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否選擇了合適的院校和專業,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你的備考狀態和考試結果。除此之外,開學前最好還要選好資料並且做好複習計劃,養成良好的備考心態,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最佳備考時間。

一、開學前你需要做好的準備

 1、院校選擇

關於院校的選擇,惠園教育小編建議各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

一是未來工作的城市,將來打算在哪裡就業,就選擇哪裡的高校,這樣既熟悉當地環境,又有人脈資源。

二是個人的理想與抱負,考研不容易,讀研的機會成本很高,一定要選一個能夠實現個人抱負的大學,這樣備考有動力,讀研也有激情。

三是個人的能力,考研目標院校的選擇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確保有機會考上。

四是所選擇的專業,要考慮所選擇的院校是否有目標專業,以及目標的專業的強弱等。

2、專業選擇

選專業,興趣肯定是最為重要的因素。除了興趣還要考慮就業的情況,有些專業由於近些年招生太多已經嚴重的供大於求,如果考這些專業的研究生其就業前景堪憂。

如果是跨專業考研,則更要慎重決定,早作準備。因為跨專業考生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專業課複習。另外,跨專業考研初試、複試中專業知識背景不佔優勢,更需要提早準備。

3、資料選擇

考研輔導書。此類輔導資料是指考研政治、英語、數學、日語、俄語、中醫、西醫等全國統考科目的複習指導書,品種多,數量大,每年市面上大概有上百種之多,需要仔細辨別。

內部資料。比較權威的專業考研機構一般都會擁有配合授課指導、課後練習、摸擬衝刺訓練的全套內部資料。近年來內部資料的作用越來越大,所以如果有渠道可以獲得內部資料還是一定要利用的。

信息資料。形式多樣,包括散見於各類媒體上的考研信息;考研機構定期整理彙編的考研信息等。因此我們一旦決定考研就要多關注一些考研類的媒體和機構,爭取可以獲得第一手的考研諮詢。

全真試題、考試大綱、統編教材和專業教材都是由官方有關部門和各招生單位編訂出版發行的,質量上有保證。近幾年的真題是我們提分的利器,考試大綱可以幫助我們理清方向,官方公佈的參考書是我們複習的基礎。

4、制定複習計劃

確定好報考專業和學校,以及準備好複習資料之後,就可以開始複習了,一般來說考研複習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英語

①一輪複習3-5月,主抓詞彙,每天定量定點背單詞。

②二輪複習6-8月,主抓長難句、語法,能夠學會分析長難句,翻譯出來句子即可。

③三輪複習9-11月,主抓真題,主要是讀懂真題,總結做題思路,利用好每一份真題。

④衝刺階段12月-考前,主抓作文,主要是多寫多練習。

(2)數學

①一輪複習3-6月,主抓基礎,主要是把課本在過上一遍,熟悉一遍知識點。

②二輪複習7-11月,主抓真題,歸納解題方法,總結解題思路,準備錯題本。

③三輪複習12-考前,提高做題速度,整理錯題,注意答案步驟。

(3)政治

政治可以直接進入三輪複習,過早複習一些知識點反而容易忘。

①先看政治大綱,對政治大綱上的知識點有個大概的印象之後再做題。

②每天除了做一套卷子,另外再做50道選擇題,總結自己哪個知識點沒掌握好,及時的去回顧這個知識點,不要留任何的疑惑點。

③遇到典型的和大綱裡提到的都可以背下來,記下來用的時候才能及時用,就相當於把知識點又重新記憶了一遍。

④晚上睡覺前可以看看視頻課,瞭解有哪些知識點自己是沒有掌握的,全方面的查缺補漏。

二、你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備考心態

 1、戒驕戒躁

這一點很重要,在考研的過程中,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但是也不能盲目自大,過分鬆懈,這樣會讓你的判斷不夠準確,並且影響複習計劃。同時,我們也不能垂頭喪氣,信心不足,這樣也會影響考研的複習質量。不管是輕敵還是過分緊張都是正常的情緒,只需要找到問題,對症下藥即可,切記破罐子破摔,輕言放棄。

2、定時自檢

考研是一場個人的修行,這個過程很孤獨,不像高考時成群結隊,而是需要你監督自己,自己堅定信念並且堅持走下去。需要強大的自制力和反思檢查的能力,要及時檢查自己的學習進度、計劃完成情況及效果,並總結經驗和做出下一階段的規劃,還要根據現狀做出相應的調整。

3、樂於求助

上面提到考研的這條路很孤獨,因此才要及時和外界溝通和交流,當自己有了疑惑後,要及時尋求幫助,不要自己憋著,擱置問題。你可以找研友、親人、朋友及老師傾訴你的心情和問題,並尋求解決辦法。也可以通過寫日記和聽音樂的方法,釋放你的情緒,緩解心情狀態。總之,有問題要解決,千萬不要逃避。

三、找準自己的最佳備考時間

很多同學都覺得考研的複習時間越早越好,但這其實是一個誤區,考研複習時長其實和自身情況是息息相關的,並不能說是越早越好,下面惠園教育小編介紹適合大多數人的最佳時間可以借鑑一下,具體需要結合自身情況理性分析。

1、一次能夠考上,最佳複習時間是8個月

我們都知道,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每年只有一次。雖然說我們要耐心去投入時間去複習,但是這個考試的機會是非常難得的。如果我們一次考試不成功,在等到下次考試,就得是一年之後的事了。所以,最好是一次就能考上。在這個過程中,建議複習備考的時間是8個月。複習時間太短,我們一輪書都看不完,更不可能說看熟悉去考試;時間過長,我們就會感到疲憊,最後也把時間浪費了,複習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一般我們是在12月份考試,所以我們從3月開始準備正合適。

2、三次還是考不上,你需要調整目標

如果一次考不上,我們很多考生是不甘心的,畢竟自己花費了這麼多時間去準備。很多人會想到,自己重新再考一次,一定能夠考上;然而,當我們第二次還是沒有考上的時候,我們就會更加不甘心了,會參加第三次的考試。這樣算下來,三年時間投入進去了,如果沒有考上。我們應該反思,是不是自己定的目標院校太高,是不是自己不擅長考試。可能不是自己投入時間的問題,而是我們的目標,甚至是我們學習方法有問題。

馬上就要開學了,各位20考研的小夥伴們你們決定好向前衝了嗎?加油!!有任何考研相關問題,歡迎給小編留言一起進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