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藝術教育不可或缺、無法替代?

不重視德育,損害的是一代人的道德水準;

不重視智育,損害的是一代人的認知水平;

不重視體育,損害的是一代人的身體健康;

而不重視藝術教育,

損害的則是一代人的心靈世界,

損害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

想象力和創造力。

為什麼藝術教育不可或缺、無法替代?

“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他們去嘗試藝術,我可以保證,30年後孩子們將找不到工作,因為他沒有辦法競爭過機器”。——馬雲的這番話有些絕對,但並不是沒有道理。

藝術不是藝術本身,

而是整個人生觀。

為什麼藝術教育不可或缺、無法替代?

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曾做過一個調查,在對 1999-2000 學年度與 2009-2010 學年度的藝術教育進行對比研究時,做過一個有 5 萬多畢業生參與的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什麼知識最有用”,結果頗感意外。

畢業 1-5 年的學生答案是“基本技能”,畢業 6-10 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畢業 11-15 年的結論是“人際關係”,而畢業 16 年以上的則提出:藝術最有用。

怎樣理解“藝術最有用”?最有用,並不是以藝術為職業的專業人士的說法。這裡說的“有用”,並且是畢業16年,也就是一個人在其40歲左右時得到的結論,“四十不惑”。

這個“有用”,就並非是直接轉換成物質的有用,而是被藝術浸染後擁有的感知和思考的素養。

蔡元培認為,美育的目的在於陶養人的感情,認識美醜,培養高尚的興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實際上,藝術從來不是藝術本身,而是整個人生觀。

每個兒童都天生

擁有藝術的心靈

◆ ◆ ◆

為什麼藝術教育不可或缺、無法替代?

對個體而言,藝術教育是生命早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全面提升個體素質與能力的重要路徑。每個兒童都擁有一顆藝術家的心,正因為如此,一些教育家主張,在7-14歲期間,藝術教育應該成為學校生活的主旋律。

因為藝術教育可以喚醒每個兒童內心深處的審美潛能,將之綜合塑造為更高層次的美的意境、生命的境界。

通過藝術的教育,能開發兒童的遊戲和藝術本能,能使兒童感知到世界的多種形式,如線條、聲音、韻律等。

每個兒童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審美的潛能,只是它取決於是否能夠被浪漫地喚醒,又是否在相應的精確之後,能夠被綜合塑造為更高層次的美的意境、生命的境界。

通過藝術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的種子,可以形成螺旋上升的經驗結構,形成足夠豐富的感受、感知以及溝通能力。

因而,藝術教育也是對美感的喚醒。

藝術協調著人的左右腦

◆ ◆ ◆

為什麼藝術教育不可或缺、無法替代?

藝術教育喚起人對審美的需要,培養人的審美趣味,形成人的審美觀念,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感受、欣賞、理解和創造,人會逐漸形成一定的審美能力。

一旦人成為審美的人之後,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按照美的樣式來改進自己的生活。

智識教育強調的是邏輯的、理性的認知能力,更多在開發人的左腦。藝術教育則側重於直覺的、感性的認知能力,更多在開發人的右腦。

從腦科學角度來說,藝術協調著人的左右腦,使兩者既保持相互的平衡,又在相互促進中得到提升和發展。

人類天生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創造能力的強弱也是考察一個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準。藝術思維側重於直覺,具有跳躍性、非線性的特點,因此在很多類型的發明創造的過程中,都會起到關鍵的鏈接作用。在這個意義上說,當“人轉向藝術時,就進入了創造活動的實驗室”。

羅丹說: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而要培養善於發現美的眼睛,藝術教育必不可少。藝術教育對於喚醒與塑造兒童的美感具有重要作用。

每個兒童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審美的潛能,只是它取決於是否能夠被喚醒,又是否在相應的精確之後,能夠被綜合塑造為更高層次的美的意境、生命的境界。

通過藝術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的種子,可以形成螺旋上升的經驗結構形成足夠豐富的感受、感知以及溝通能力。因而,藝術教育也是對美感的喚醒。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人的心理普遍存在承受力小,調適能力差,淨化能力弱等問題。而藝術由於它直接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與人的身心關係最為緊密,並在人的理性和感性衝突之間找到平衡,使人的生活方式由“物質化”向“藝術化”轉變,這也是藝術教育所特有的精神救贖的功能。

比如繪畫及成為了墨西哥著名畫家弗裡達 自我慰藉和轉移病痛折磨的方法。

為什麼藝術教育不可或缺、無法替代?

在日本等國家,用藝術治療心理疾病,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治療技術。如通過繪畫療法,讓病人釋放並表達自己;通過音樂療法,讓病人發洩情緒;通過戲劇療法,讓病人藉助於表演迴歸自我......

為什麼藝術教育不可或缺、無法替代?

人的一生雖然漫長,

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

但其實真正能做的,

不過只有一件而已,

這件事就是一個人來到世間的使命。

藝術教育的價值就在於

喚醒每一個人心中的潛能,

幫助他們找到隱藏在體內的

特殊使命和註定要做的那件事。

為什麼藝術教育不可或缺、無法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