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武當祕拳雲水潺

雲水潺,取白雲出岫、凝韻潺潺之意. 整個套路清奇雋美,奪人心眸,靜若白雲拂地,激似巨浪拍空,充分展現了武當內家拳法百骸靈蕩、古拙沉綿的風格特徵. 通過修煉此拳能有效調節人體氣血經筋,積累內充外放能量,漸久形成驚觸彈抖的渾沉內力,從而達到養生、御險之目的.整個套路清奇雋美,奪人心眸,靜若白雲拂地,激似巨浪拍空,充分展現了武當內家拳法百骸靈蕩、古拙沉綿的風格特徵。

通過修煉此拳能有效調節人體氣血經筋,積累內充外放能量,漸久形成驚觸彈抖的渾沉內力,從而達到養生、御險之目的。

一、嶔崯展旗,飛聲送暮

面南靜立滌慮,雙手合抱成拳稽首敬禮(圖1)。

微領雙肩先合後展,雙手仰掌帶動兩臂上抬齊肩。同時屈右膝蹲身下沉,左腳繃趾貼地前探(圖2)。

雙手翻掌向下,左腳貼地向身體左側90度畫弧開步。同時身體右轉,帶動雙臂平肩右轉90度(圖3)。

左腿膝後坐,雙掌乘勢下采再經腹前上抽,右步回縮屈膝勾足,雙掌向西插出,目視前方(圖4)。

二、華蓋高覆,白雲飛渡

身微後撤,雙手由左向右回撤做一圈小捋,然後進身將右腳落實成弓步,兩掌於右前方順勢前扶(圖5、6)。

重心一邊向右腿過渡,一邊下降右腿蹲立,同時雙手於體前順時針畫一立圓。然後提左腿提膝向右腳前方虛收掩靠(腳尖虛點),左手右撥止於右頜前,右掌乘勢向左胯撐打(圖7)。

右手向右回撤,平肘護於右眉端,左手隨護,身腰右擰。左腳向東南畫弧踩探落成側馬步,左手覆掌向左膝前畫弧平帶,身目隨手左轉70度後止於南方,目視東南(圖8)。

身體微向左擰,右腳向左腳前(東南方)上步,腳尖上勾,足跟頓地刮出。同時兩手畫弧,右臂屈右肘立掌上挑,左手立掌隨護於右肘內側,目視前方(圖9)。

三、躡雲大嶽,雷奔元府

身體左轉面向西北,身勢下潛,左手順勢屈肘翻掌上架護於髮際,右步擰腳伸腿呈左弓箭步緊蹬。於蹬腿送髖同時,右掌由肋間向胸前推出,身法隨之向上挺立,雙目前視(圖10)。

身體右轉面向正東,右手向右仰掌翻壓,左掌隨護於右肱。同時右腳向外翻踩(圖11)。

右足落地,接右臂平肩展開並覆手屈指回勾成瓦手,左掌貼右臂回抽經胸前向東直插,使兩臂一東一南,呈90度角平肩展開。同時右腿獨立,左腳齊腹高向東勾腳蹬出,目隨手行(圖12)。

左腳向內畫弧前落,兩手向內畫圈後以腰脊發力,帶動雙臂發對稱勁抽抖,鼻中伴發“哼”字音(圖13)。

四、廊廓初開,威靈熠護

下盤側馬不變,身體右轉,雙手翻掌向下經身體兩側腹股溝撈起;身體左轉,接由胸前仰掌向前沉肘攤出,雙目隨手前視(圖14、15)。

兩前臂覆掌相交以腕臂為軸,在胸前由內向外絞纏一週,同時身體右轉90度(圖16)。

右腳繞過左腳後方偷步向東插出,身體繼續右轉90度。轉身過程中兩肘掌與地面平行,掌心向下緩緩作平行對拉。在右腳落穩成高僕步的同時,身肩微有右靠之意,目視左方(圖17)。

身體繼續再右轉90度向東並略後坐成絞花步,雙手沿順時針方向畫一立圓,然後呈左上右下雙臂交叉狀。右膝下沉,身微右擰,左腳隨之貼地向右前方畫弧勾絆,腳跟著地,腳尖挑立。同時雙掌經胸前左右分撥,左掌向左下撥止於左胯側,右掌向右上分止於頭部右上方。目視東方,身微右靠(圖18、19)。

左腳略向左橫挪踏實,身體上抬並微向右擰。此時,雙掌分別向內穿臂作小纏絲手。接左掌下按,坐於左胯外側;右手立掌懸肘,舉臂照耳。同時接將身形左挫,擰胯坐成側馬步,雙目東視(圖20)。

五、牧心巒海,萬法禮祖

身體重心略左移,同時右手經體前左按,左掌翻手前插(圖21)。

左掌不動,右掌順勢下帶接右抹,身形微向右擰,目視西方(圖22)。

接將重心右移,左掌沿右肘底穿出接屈肘回收胸前,同時右手屈肘向右側回抽,接向右下方插掌。此時右腿獨立,左腳提膝懸收,身體重心右傾,目視右下方(圖23、24)。

左腳向左插落原地成馬步,右手先向左方平肩畫弧止於左腋肋,接右手隨之平肩左行。身體重心右移變高僕步,兩手逆時針經膝前向右上方舉起握拳,左拳護住右脅,右拳過頭舉立,目左視(圖25、26)。

六、白雲瘞劍,五雷破霧

身體左擰80度成騎龍馬,右手左行,兩拳變掌下護喉面,掌心向內十指分張,雙臂對向交錯分合一次。接兩手從上到下、由外向內經體側仰掌向前撈捧,高同肩齊。同時左腳提膝內收,右腳單腿獨立,身體微向前俯,目視東方(圖27、28)。

左腳向左伸腿前落成右高僕步,兩手經眉端向右後方弧形捋化,眼隨手行(圖29)。

接將重心左移變左高僕步,兩手向左向上撈起握拳,左拳當頭翻舉,右手端拳緊護左胸前。此時,右腳提膝內收,左腳獨立。雙目右視西方(圖30)。

七、悉聽行雲,空谷昕沐

右足外展向右落步,兩手經身體右側由左向右往下壓落。左腳上步歇盤,兩手經身體右後側向前屈肘下壓止於胸前,俯身前逼,目視前下方(圖31)。

上右腳變右弓步,左掌護右肱,右掌由左腋下平穿,經胸前向右方弧形分出。身頜微右藏,目隨手視(圖32)。

正身立掌,腳下調變馬步,雙手下切回抽。左轉身,兩掌向左、向上經體前屈肘抬起,掌心向內,眼望左掌心(圖33、34)。

八、清風皺水,慶雲含樸

身步微調變左弓步,兩手齊胸向右向後捋帶,眼隨手行。雙手覆掌向右胯拂按,然後以腰為軸帶動身體左擰,兩掌隨之平行向左拂帶至左胯側,眼隨手行(圖35)。

右腳由內向外弧形向右前方上弓步,以腰為軸帶動身體右擰,兩掌隨之平行向右拂帶,眼隨手行(圖36)。

擰身後坐面南,右足虛勾。左手覆掌橫陳於胸前,右手仰掌經左肘下平行旋磨一週向南方圈出(圖37)。

身體重心移至右腳,左腳由內向外弧形向左前東方上步。右手覆掌橫陳於胸前,左手仰掌經左肘下平行旋磨一週向東方圈出,眼隨手行(圖38)。

九、倦鶴展羽,蓬翅輕舒

身向右擰,左手以肘為軸回按右小臂外側。碾步擰身右轉,面對西方。右手覆掌平肘向右橫控眉端。左腳屈膝撐身,右腳勾足虛立。左手立掌向右下方襠膝前插出,目視兩手之間前方二尺(圖39)。 十、霓虹橫澗,雲戾天柱

上左腳呈虛步,左掌護右肩,右掌向左胯外方擊出(圖40)。

左腳向東南方上步,右腳落步屈膝支撐身體重心,兩手於胸腹前順時針畫一立圓,左臂收肘貼身護胸,右手覆掌上護頭頂。身體微右擰,左腳隨之提膝向右貼藏。接左腳向左側東南方探落,重心左移變側馬步。左肘平胸向左旋磨,同時身體隨之向南左擰,目視南方(圖41)。

十一、天一飛甘,簌簌輕撲

左腳回收半步腳尖虛點,右腿屈膝沉身下坐。同時,雙掌由外向內合抱左膝兩側,目視前方(圖42)。

左腳向左橫落,雙掌於胃脘前畫一平弧。接左手仰掌向內回抽,屈肘收止於左胸,右手覆掌沿左前臂上方弧形向右前緩緩插出。同時重心左移成高僕步,眼隨手行(圖43)。

身體重心移至中垂線,兩腳調整成馬步,兩掌上舉過眉向左下方撲按,目視左側(圖44)。

十二、煙霞鎖蛻,白雲封路

抽左掌回抽繼而復向東仰插,右掌迴帶至右胯前,同時左腿朝東方蹬出,腿同胸高,眼隨手出(圖45)。

左腳前落,上右腳貼附左■窩。左掌回抽繼隨右掌同步向前按出,此時屈膝沉身兩肘屈撐,目視前方(圖46)。

十三、潛形藏跡,凝真太無

右腳等肩寬向右橫落,兩手交叉上舉過頭接向兩側畫弧繞過膝前,同時緩蹲馬步。接雙手仰掌上託至肩高,身體慢慢上引,同時雙手覆掌下按於體前側,目視東方(圖47)。

十四、拾鬥禮矩,清微章服

身體以腰為軸微向右擰,左掌隨之由外向前、向右弧形橫撥(圖48)。

身體向後左轉,左腳向左微挪,蹲右膝成低架雲虛步。同時雙臂內擰,左手立肘護住頭身中線,右手貼護右肋,目視左掌心(圖49)。

十五、晴嵐霏雨,海馬吐霧

右腳向西北方邁出成右弓步,同時左掌護於右肩,右掌向右上方穿出,目隨右掌遠視(圖50)。

接將身體左轉,左掌向左向下方分出接向上抄起,再屈肘掌於左胸前。身體重心左傾成左弓步,右臂伸直裹肩內擰拖貼於體側。稍頓,雙臂內擰迭勁,猛收右腿向西蹬出同胸高,同時雙手向右翻擰而出,左手屈肘當胸,右手向西託送,目視右腳(圖51、52)。

十六、皎月澄金,納氣滌故

右腳前落,屈膝支撐身體。左腳上步緊貼,腳尖點地貼於右腳旁成虛立步。左掌前擊,右掌過眉上架,雙目藏視前方(圖53)。

左腳落步支撐身體,身微左擰。右腳尖由內向外再向前貼地畫半圈止於前方,腳尖貼地內扣。同時,兩手前臂相交於胸前向內纏裹一週。

身體向右擰正,右腳腳尖外擺落成右弓步,雙掌平行向前按出,目視前方(圖54)。

十七、劍河洗袖,臨淵止步

接將右腳尖內扣,碾步裹膝變成夾馬,右掌由胸前回帶接向外分出,左掌回抽隨護胸前。接將身體左轉,碾趾調變馬步下沉,雙臂齊肩高柔緩左擺,沉肩空胸,目視左側(圖55)。

兩掌於左膝上方交蓋,松腰沉胯,目視掌膝。雙掌向兩側弧形分開,同時身微右擰,左腿提膝由兩掌間抬起,右腿獨立。身體不停左轉,左足緩緩向左平襠蹬出,同時兩掌下按,眼隨腳出(圖56)。

左腳弓步前落,兩掌由丹田捧起至胸前合掌擠出,掌心向內,目視前方(圖57)。

十八、疾風掠窗,烏涯滾覆

身體右轉,左手翻掌橫肘護於左胸前,右掌向右排出,目隨手視(圖58)。

身體右轉180度,抬右足跺地震腳碾趾,左腳向西上步落成馬步。同時身體右聚,迭肩沉胯蓄力猛向左撞,左手立肘豎掌高護胸面,右掌向左按出止於左肘下護住左肋,目視左前一尺(圖59、60)。

十九、岫分二氣,清濁各路

右腳向後側西北方偷步,展臂右轉體270度。同時雙掌經胸前平磨一週後,右手仰掌向右上方穿出,左掌隨護右肘旁。左腿屈膝收貼右腿,右腿屈立,身形右藏,目隨手出(圖61)。

右手覆掌,左腳向東南踩落成高僕步,回頭南望。左手覆掌圓肘撐護左脘肋,右掌內擰豎肘立護右耳外側,身體重心左移並左轉90度成騎龍馬,目視南方(圖62)。

二十、行雲織錦,天梭紝布

左掌經左膝抄撩,右掌向後外展,同時左腿提膝右腿獨立(圖63)。

左足外擺落腳,身體左擰,左掌經肋前向內畫一小圈。同時右腳向北上步繞行,身體左轉180度向北,右掌隨之斬擺。接將左腳後插落步,身體繼續左轉180度。同時右掌經肋前內畫一小圈,左掌隨之左擺。馬步定勢向東,兩掌於腰胯間左右向外撐抖發力,鼻中伴發“哼”字音,目視東方(圖64~66)。

二十一、涵元紫虛,雲水歸肅

左步前弓,左手覆掌,右掌經左腋下平行右穿。右腳向右後東位插步,開臂右轉體180度,面向西方,左腳抬胯向左橫踩變馬步面向南方。右掌內擰,立肘內撥於右耳面,左掌經肋間向左方橫掌撐打,身微右靠,目視左側(圖67、68)。

兩手先右後左,分別由內、向外繞一小弧,左腿蹲立,右腳貼點。同時,左掌變拳置於左膝外,右手覆掌貼護於拳眼上,擰頭右視西方(圖69)。

緩緩起身,右腳向右跨落。同時兩掌順時針沿體側直臂畫一大弧,重心移至兩腳之間成跨立步,左掌由頭頂向下按落,右掌由腹底向上托起。兩手於胃脘前作抱球狀,目前視(圖70)。

兩掌收貼腰之際,再經帶脈雙雙向前勾手提起平肩,重心移至右腿。

兩手仰掌交腕內纏一週後覆掌對分,兩掌緩緩向丹田下按,同時雙膝漸漸伸直,目視前方(圖71~73)。

左腳向右收靠,同時將氣深深呼出,雙手合抱成拳揖手敬禮,調息靜默半分鐘畢(圖74)。

絕密!武當秘拳雲水潺

絕密!武當秘拳雲水潺

絕密!武當秘拳雲水潺

絕密!武當秘拳雲水潺

絕密!武當秘拳雲水潺

絕密!武當秘拳雲水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