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價40%收購水井坊,為何外資如此鍾愛國內白酒公司?


溢價40%收購水井坊,為何外資如此鍾愛國內白酒公司?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作為中國股市投資回報率最高的白酒板塊,一直以來外資對於其鍾愛程度都是有增不減,像茅臺、五糧液這種大市值白酒公司,外資持股都過百億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可見外資對中國白酒行業的看好。

除過這些白酒行業的大塊頭公司,外資對於行業內個別小公司也是情有獨鍾,例如,

已經被外資控股的水井坊(600779-CN),昨日公司又發佈公告稱,2019年2月26 日接到股東帝亞吉歐(“收購人”)書面通知,告知:收購人擬通過要約收購的方式將其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的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比例從目前60.00%提高至最多不超過70.00%


溢價40%收購水井坊,為何外資如此鍾愛國內白酒公司?


從收購要約細節來看,本次要約收購交易價格確定為45.00元/股,支付方式都是以現金支付,在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提示性公告之日前30個交易日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基礎上溢價40.05%, 較2019年2月26日收盤價溢價19.33%。次日,公司股價漲停開盤。


溢價40%收購水井坊,為何外資如此鍾愛國內白酒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帝亞吉歐連續兩年高溢價要約收購水井坊的股權,早在2018年6月,帝亞吉歐就宣佈,將持有水井坊股份的比例由當時的39.71%,提升至60%,要約收購價格為61.38元/每股,收購完成之後已經是絕對控股了。

那麼,帝亞吉歐持續高溢價收購水井坊用意何在呢?

看好白酒和公司發展或許是唯一的理由

如果說,去年帝亞吉歐高溢價收購水井坊是為了控股之後,加強兩家公司的戰略協同效應,例如,兩家公司都是做白酒生意的,帝亞吉歐可以通過水井坊的銷售渠道發展中國市場,或者中西方釀酒技術相結合,創新出適合兩邊市場都追捧的產品,這都是可以說的過去。

但這次帝亞吉歐在已經控股的背景下,再去要約收購水井坊不超過10%的股份,這就完全是在純財務投資了。

去年帝亞吉歐要約收購水井坊的價格高達每股61.38元,今年水井坊股價最低跌到每股30元下方,意味著帝亞吉歐去年的那筆投資最低已經浮虧過半,而這次帝亞吉歐要約收購價格45元,那也就不足為奇,畢竟水井坊業績在快速增長,比起去年帝亞吉歐買入同樣多水井坊的股份,付出成本低多了。

說到業績,我們再來看看水井坊歷史淨利潤怎麼樣?

四年淨利增長五倍

從水井坊歷史業績看,近幾年公司淨利潤爆發式增長,從2015年的不到1億元,增長到2018年5.8億元人民幣,增幅超5倍。但如果在往前看,我們會發現,水井坊2014年淨利潤是大幅虧損的,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公司未來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溢價40%收購水井坊,為何外資如此鍾愛國內白酒公司?


首先,我們來看看2014年、2013年公司為什麼虧損?

2013年和2014年是整個白酒行業景氣度最低的時候,除過茅臺在維持個位數增長之外,行業內其他公司的淨利潤不是虧損就是大幅下滑,加上在2013年7月,帝亞吉歐成為水井坊的股東之後,水井坊高層動盪、人事變動。2013年8月至9月份期間,帝亞吉歐北京的水井坊董事明安娜)、董事PeterBatey(貝彼德)和副總經理BrianBarczak(布萊恩)相繼提交書面辭職報告,離開水井坊董事局。想必這些原因也是水井坊虧損的原因之一。

另外,據公司2014年報披露對邛崍項目計提了減值準備約 5700萬;減計了遞延所得稅資產約1.5億;變更組織框架及優化工作,形成一次性費用支出約2800萬,這些損失都不具有持續性。

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出,2013年、2014年造成水井坊虧損的主要原因是行業整體出現調整和人事變動之後的結果,未來白酒行業會不會調整,答案是肯定的,但未來水井坊的股權結構會相對穩定,新管理層比較務實,增加高端產品佔比,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這都會為公司在下一輪若景氣度的時候打下堅實基礎。

總結:

對於帝亞吉歐此次要約收購水井坊不超過10%的股權,如果只是靜態的從純財務投資角度看,帝亞吉歐付出的價格確實不便宜,但如果動態看,水井坊未來幾年可以繼續保持近兩年的增長速度,或許帝亞吉歐出的成本並不高。另外,帝亞吉歐願意出高溢價收購,也是反映出,對未來中國白酒市場看好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