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馬路看手機,罰款!新條例實施,首張罰單金額曝光

过马路看手机,罚款!新条例实施,首张罚单金额曝光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綜合整理自看溫州客戶端、中山廣播電視臺“城市零距離”(記者 :高鋌輝 吳林平 編輯 :小離)、新華社(記者 高山)、中青報、北京青年報(作者:毛建國)等

你過馬路看手機嗎?如今,交警對斑馬線上的“低頭族”開具處罰罰單了。

元旦開始實施!首張罰單來了,“低頭族”要注意

“你好,剛剛你拿著手機邊看邊過斑馬線,根據《溫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行人橫穿道路時低頭看手機要處以10元的處罰。”1月14日上午9點24分,在溫州市區學院路口,交警對斑馬線上的“低頭族”市民胡女士現場開具了處罰罰單。

过马路看手机,罚款!新条例实施,首张罚单金额曝光

據報道,這也是《溫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今年元旦開始實施後,行人在斑馬線上看手機被處罰的首張罰單。

為了更好地宣傳“車讓人人快行”文明交通理念,在開具罰單之後,志願者扮演的“慢羊羊”給“低頭族”贈送了一隻慢羊羊玩偶,希望他們下次能夠快行通過斑馬線;2名志願者打扮成“閃電俠”,給快行通過斑馬線的小朋友和家長贈送喜羊羊玩偶,點贊他們的行為。

过马路看手机,罚款!新条例实施,首张罚单金额曝光

上午1個半小時內,現場開具了2張過斑馬線低頭看手機的罰單。

對此,網友表示,罰得好!

过马路看手机,罚款!新条例实施,首张罚单金额曝光

《條例》對十一項不文明交通行為的處罰作了規定

根據今年元旦開始實施的《溫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對十一項不文明交通行為的處罰作了規定,駕駛電動自行車未佩戴安全頭盔;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穿道路時低頭看手機、嬉戲等,影響其他車輛或者行人通行等行為可由公安部門進行管理處罰。

“過斑馬線玩手機看不到來往車輛很危險,同時走路慢吞吞妨礙交通。罰不是目的,而是希望引起行人的重視,達到文明、安全通過斑馬線。”交警介紹。

調查顯示,72.2%的受訪者有步行過馬路玩手機的經歷,步行過馬路時從不玩手機的受訪者僅佔27.8%。

过马路看手机,罚款!新条例实施,首张罚单金额曝光

步行過馬路時玩手機的原因有哪些?調查顯示,

52.7%的受訪者歸因為對發生交通事故存在僥倖心理


49.3%的受訪者表示已經習慣了隔一段時間就要看一下手機;


34.2%的受訪者表示手機響了,會不自覺拿出手機接電話;


32.8%的受訪者想充分利用時間;


31.9%的受訪者是為了一個人時,使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孤單;


13.4%的受訪者是迫不得已。

真實案例回顧:闖紅燈看手機致人身亡

行人過馬路看手機,會發生危險嗎?下面這個案例值得每個人注意!

據報道,一位行人未按交通燈信號橫過馬路,並在橫過馬路時使用手機,結果與行駛中的摩托車發生碰撞,造成摩托車乘客死亡。該行人胡某被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依法以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

同時,胡某在審判階段與被害人家屬達成和解,並賠償被害人家屬20萬元。

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視頻顯示,2017年5月27日晚上8時左右,一名女子正在闖紅燈過馬路

↓↓↓

过马路看手机,罚款!新条例实施,首张罚单金额曝光

這時一輛摩托車向前行駛,撞倒了這名女子,而摩托車司機和乘客也滑倒在地↓↓↓

过马路看手机,罚款!新条例实施,首张罚单金额曝光

從另一個角度的監控錄像看到,這名女子在闖紅燈時,竟然是一直在看手機↓↓↓

过马路看手机,罚款!新条例实施,首张罚单金额曝光

當她看到摩托車駛來時,竟然試圖加速躲過,但最終還是導致了事故發生↓↓↓

过马路看手机,罚款!新条例实施,首张罚单金额曝光

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溫文凱表示,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行人違反交通法規引發的交通肇事的刑事犯罪案件,被告人沒有按照交通信號燈的指示橫過馬路,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一直使用手機,是引發本次事故的一個主要原因。

过马路看手机,罚款!新条例实施,首张罚单金额曝光

在交通事故里面,行人一般被視為“弱勢群體”,在本案中的行人胡某為何要負主要責任,並且承擔刑事責任呢?

經公安交警部門現場勘查和調查取證認定,胡某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條規定,是導致此事故的主要過錯;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被告人胡某承擔此事故的主要責任。

經辦案檢察官介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於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的規定定罪處罰。從上述司法解釋可見,非交通運輸人員也可以成為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體。

法院認為,本案中,胡某雖系行人且在事故中也身受重傷,但是胡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橫過馬路是導致此事故的主要過錯方,承擔主要責任,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結果,因此應認定胡某構成交通肇事罪。

法院方面表示,希望通過這起案件的審判能夠引起廣大市民對於交通安全的關注。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每年有超過27萬行人死於路面交通事故。

調查顯示,80.7%的受訪者表示需要增設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禁止“步行過馬路時玩手機”的行為,其中32.1%的受訪者表示非常需要。

評論

暢銷書《人類簡史》講到了“馴化”問題。比如說小麥本來只是一種野草,但被人類發現價值之後,開始大面積推廣,而為了使其更好生長,人類做了大量的事。看起來是人類“馴化”了小麥,但站在小麥的角度,何嘗沒有“馴化”人類?同樣,今天我們在大量使用手機,又何嘗沒有被手機“馴化”?

正是因為低頭玩手機帶來了“致命威脅”,且其呈現上升趨勢,所以“低頭族”問題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此前的應對方法更多體現在疏上,表現為苦口婆心地勸說,在西安還有商家鋪設一條“低頭族專用通道”,但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其實也能理解,一個正在被手機“馴化”的“低頭族”,跟一個裝睡的人差不多,簡單的提醒,又怎麼能夠叫醒。

而現在,溫州給“低頭族”開罰單,為完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有人可能會說,十元的處罰,未必會給當事人帶來足夠的痛感,而且這還涉及執法的常態化問題,是“低頭必罰”還是“低頭偶罰”,直接影響效果。但不管如何,“低頭族罰單”還是能夠起到一定作用的,正如當地交警所說:“罰不是目的,而是希望引起行人的重視,達到文明、安全通過斑馬線。”

這些年來,一直有關於立法規範“低頭族”的呼聲。地方立法的空間相對有限,有的時候可能還達不到輿論希望的“沉重痛感”,但要看到,這代表著一個趨勢。只要“低頭族”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那麼對“低頭族”普遍立法就會成為一種必然。現在,法律已經明確禁止“開車玩手機”。《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駕駛機動車時不得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有不少人建議,把開車玩手機的行為納入危險駕駛罪。同樣是玩手機,行人“低頭族”恐怕也很難置身法外。

沒有安全感就沒有幸福感。一起又一起的事故,一再證明“低頭族”是在與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開玩笑。如果說現在還有不少人指望通過呼籲喊醒、事故驚醒“低頭族”,當發現這些柔性手段都沒有什麼作用時,那麼剩下來的可能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嚴格的立法,來約束和懲戒“低頭族”了。作為最後的救濟手段,入法在很多時候其實也是逼出來的。

溫州開出的這張十元罰單,或許不會給一些人帶來實實在在的痛感,未必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如果“低頭族”帶來的安全風險始終得不到解決,那麼普遍入法也就是儘早的問題。有著溫州開的這個頭,不排除其他城市也在抓緊調研,準備推動地方立法。

过马路看手机,罚款!新条例实施,首张罚单金额曝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过马路看手机,罚款!新条例实施,首张罚单金额曝光

歡 迎 投 稿

聯繫電話:0934-5927025

地址:合水縣公安局政辦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