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淵和夏侯惇誰厲害?

最帥不過我這樣的


夏侯惇與夏侯淵,兄弟兩誰更厲害一點?



初平元年(190),曹操刺殺董卓失敗,扯旗造反後,夏侯兄弟與曹仁、曹洪等最先投軍,董卓在呂布虎牢關失敗後,逃往長安,各路諸侯聯軍按兵不動,曹操獨自率剛組建的隊伍追擊,追上後衛呂布,雙方擺開陣勢,夏侯惇出馬應戰呂布,李傕、郭汜從左、右配合夾攻,曹操急令曹仁、夏侯淵分別抵擋,只幾個回合,夏侯惇首先敗陣而逃,左、右兩路壓力加大,曹操的新兵隊伍全軍潰敗。



夏侯惇最具震撼的,是拔矢咽睛那一戰。夏侯惇引兵支援劉備,被呂布大將高順阻擊,高順抵不住夏侯惇,飛馬逃走,夏侯惇追擊中,被高順部將曹性暗放一箭,射中左眼,夏侯惇當時就把那枝箭拔出,因用力過孟,連眼球一併帶出,血如泉湧,夏侯惇大呼:“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一口把眼球吞了下去,兩邊軍士都驚呆了,夏侯惇不顧傷痛,血流不止,拍馬上前,殺掉射箭的曹性,才返回軍中。



在曹操打敗馬超後,夏侯淵奉命駐守長安,作為警戒西涼的最高領導,後在楊阜、尹奉等配合下,打敗東山再起的馬超,逼迫馬超逃入漢中,投靠張魯。夏侯淵最出名的一戰,就是漢中戰役定軍山戰場,開始,夏侯淵出馬,俘獲試探性進攻的陳式,但又被黃忠抓走夏侯尚,雙方互換俘虜,可夏侯淵缺乏警惕、保護不力,夏侯尚返回中,被黃忠射中一箭。



不久,老黃忠攻上對面的天蕩山,夏侯淵仍憑藉兵力優勢,圍困辱罵,黃老將軍居高臨下,長時間試探、麻痺、引誘後,乘夏侯淵大意,冷不防猛衝而下,恰似天崩地塌、迅雷滾滾,寶刀一閃,把夏侯淵“連頭帶肩”、劈於馬下, 死像十分難看,曹操至此才明白,神卜管輅當初的卜詞:“三八縱橫,黃豬遇虎,定軍之南,傷折一股”,其含義:三八縱橫是建安二十四年,黃豬遇虎是應驗在乙亥正月,後兩句說,在定軍山南坡,要傷曹操一位股竑至親。



綜合來看,夏侯兄弟的武力,比起曹軍許褚典韋,蜀五虎將,要差一個檔次,兩兄弟之間,應屬同級別,在三國武將排序中,總體應在四、五級。兩人帶兵水平,夏侯淵略強於夏侯惇,因夏侯惇單獨領兵時,基本全是敗仗,包括拔矢咽睛那一戰。(004)


流譽後


夏侯淵要更厲害些。

夏侯兄弟二人進行對比,無論武藝還是領兵作戰的才能,夏侯淵都要強於夏侯惇。


咱們先比較一下兩人的武藝。

夏侯敦,字元讓。武器:龜背綠沉槍。特殊技能:“一目瞭然”神功。

夏侯惇單挑戰績如下:

夏侯惇
共11次展示武力,有效勝績是5次,斬殺4人。被呂布速敗兩次,完全支持不住。說明他的武藝完全達不到關張許典這些超一流戰將的水準。


但夏侯惇膽氣比較足,無論打過打不過,他是堅決要打的,打不過也不怕丟人,轉身就跑。對呂布他敢上,對關羽他也敢上。

這說明夏侯惇心理素質比較好。

夏侯惇死亡原因:居然是遇到鬼被嚇死了,十分壯烈。

再來看看夏侯淵的武力值。

夏侯淵,字妙才。武器:飛雪雁翎刀。特殊技能:回馬三拖刀。

夏侯淵的單挑戰績如下:


夏侯淵的戰鬥效率很高,參加過9次打鬥,取勝4次,將敵人全部斬殺。

明確輸了兩次,一次敗給張飛,而張飛“奮力”將其擊敗,也證明夏侯淵武藝還不錯,頗能抵擋幾招。另一次是被黃忠幹掉。

夏侯淵還有一次與馬超對陣,是在許禇裸衣戰馬超之後,說明夏侯淵還是很勇敢的,自認為武藝不輸許禇。但馬超能輕鬆擺脫他的糾纏,直奔曹操,也說明夏侯淵的武藝對馬超是構不成威脅的。

夏侯淵與龐德的對戰是詐敗,並不能說明問題。


夏侯淵死亡原因:乘涼吃瓜時,被黃忠突襲,連頭帶肩斬成兩半。

再說兩人的領兵才能。

夏侯惇做為一方主將率兵出征的機會不多。曹操出征時,喜歡把他放到許都,讓他盯著漢獻帝。

夏侯惇曾經率兵到徐州去攻打過呂布,但就是在這次戰鬥,他被一箭射中了眼珠,從此被稱為“盲夏侯”。

夏侯惇還率兵打過劉備,遇到初出茅廬的諸葛亮拿他練手,火燒博望坡,差點被做成了烤鴨。

而曹操比較重用夏侯淵,認為他有一方主將之“妙才”,任命他鎮守漢中,防禦劉備,連徐晃和張郃這樣的百戰名將都服從他的調度。

但劉備和曹操的觀點是有分歧的,劉備認為,夏侯淵並不適合做主將,而張郃才是智勇兼備的真正敵手。

當然,這也不能說曹操就沒有識人之明,在當時的官僚體制下,曹操也只能將天平更傾向於同族的才士。而在家族中,夏侯淵的能力還是出類拔萃的。

綜上所述,我的觀點是:無論上陣殺敵的武藝還是領兵做戰的統帥水平,夏侯淵都要更高一籌。


饞嘴肥貓鏟史官


夏侯淵要比夏侯惇厲害許多。

夏侯惇字元讓,以宗族身份隨曹操起兵,論出身和資歷都是曹軍中最高的,深受曹操信賴,曹魏建立後被封為大將軍。

不過夏侯惇這個大將軍有很大水分。夏侯惇並沒有打過多少硬仗,也沒什麼亮眼的戰績。同呂布作戰時被手下綁票,還被射瞎一隻眼睛,後來在博望坡被劉備擊敗。

打仗打成這樣,曹操也怕他有個閃失,所以就讓他在後方搞屯田水利等後勤工作。沒想到夏侯惇打仗不行,但搞後勤卻是一把好手,不僅軍用有餘,還造福一方百姓。

那為何曹丕還要封沒啥戰績的夏侯惇為大將軍呢?因為夏侯惇是宗親,而且在軍中的威望實在是太高了。夏侯惇雖然不善作戰,但他體恤士卒,將所有賞賜分發給將士,深受將士愛戴,在軍中威望很高。

而他的弟弟夏侯淵則是一員猛將,戰功顯著。

夏侯淵字妙才,他的妻子是曹操夫人的妹妹,兩人是連襟關係,可謂親上加親。

夏侯淵善於千里奔襲作戰,經常出其不意,早期隨曹操鞍前馬後,立下不少戰功。曹操在渭水大敗馬超韓遂後,夏侯淵受命鎮守長安,總督西路軍馬。此後夏侯淵繼續同馬超、韓遂、宋建等人作戰,不到三年時間就徹底平定了涼州地區,迫使馬超投奔張魯,擊殺韓遂、宋建。

同時,夏侯淵多次大敗羌、氐等族,對其進行整個部落的屠殺,使羌氐聞之喪膽。

215年夏侯淵隨曹操拿下漢中張魯後,坐鎮漢中抵禦劉備。216年,夏侯淵被封為徵西將軍。

219年,夏侯淵以弱勢兵力同劉備相持於定軍山。交戰中,劉備以燒圍腳之策引誘夏侯淵出兵,夏侯淵身為大將卻親自下山滅火、修補鹿角,被黃忠突襲而死,最終導致漢中失手。

事後曹操說夏侯淵為“白地將軍”,根本不會統兵,哪有親自滅火、修補鹿角的三軍統帥?曹操這樣說只是一時氣話,沒想到打了一輩子仗的夏侯淵竟然因此小事而死。

夏侯淵死後,張飛妻子請求劉備將其安葬。因為張飛的妻子是夏侯淵的侄女,她父母雙亡,是叔叔夏侯淵一手把她帶大的,感情很深。夏侯氏在13歲時外出砍柴,被路過的張飛擄走為妻。

夏侯氏的女兒後來成了劉禪的皇后,當夏侯淵的次子夏侯霸後來投奔蜀國時,劉禪指著自己的兒子對夏侯霸說,這是夏侯家的外甥。因此夏侯霸受到劉禪重用。


石頭說歷史


夏侯淵,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徵西將軍。夏侯淵是最早的一批跟著曹操的人之一。

早期的時候,曹操受到了某個案件的牽連而獲罪,夏侯淵代其承受,後來曹操費盡全力把夏侯淵解救了出來。曹操在陳留起兵時夏侯淵任別部司馬,官渡之戰時為曹操督運糧草,先後五次帶軍平叛,曹操平定張魯後,拜夏侯淵為徵西將軍,鎮守漢中,來年春天,劉備南渡沔水,駐紮在定軍山。夏侯淵帶兵前來攻打時不料被劉備部黃忠居高臨下突襲,曹軍因此大敗,夏侯淵也一戰而亡!


夏侯惇,漢三國名將,曹魏開國元勳,也是夏侯淵的族兄,官至大將軍。夏侯惇也是最早跟隨曹操的一批人之一,曹操在陳留起兵時,夏侯惇即任司馬。夏侯惇不善於帶兵作戰,但善於安定後方,因而多次為曹操安定大後方,曾做過一系列有益於百姓的事情,因而有著很大的功勞。

夏侯淵和夏侯惇都是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如果從帶兵作戰能力上來看,夏侯淵要更厲害一些!

夏侯淵擅長千里奔襲作戰,西晉文學家王沈曾評價夏侯淵說:“淵為將,赴急疾,常出敵之不意。”除此之外,亦曾有軍中言稱讚夏侯淵曰:“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夏侯淵一生戰績頗豐,先是五出平叛,後又率軍鎮守涼州,緊接著又驅逐馬超、大破韓遂、滅宋建、掃羌、氐,虎步關右,鮮有敗績,雖說最後定軍山惜敗於黃忠,但依舊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軍事將領。


而夏侯惇則不太善於領兵打仗,夏侯惇昔年曾於失晴敗於呂布之手,並因此失去了一隻眼睛。因而從領兵打仗方面,夏侯惇是略有些不如夏侯淵!

如果從成就功績上來看的話,夏侯惇則是功勞赫赫,晉武帝司馬炎曾經評價他說:“惇,魏之元功,勳書竹帛”。意思是夏侯惇的功勞是要刻在竹書上的,夏侯惇曾多次為曹操鎮守大後方,還曾親自帶領著眾多軍民阻斷太壽河水,通過築陂塘來灌溉農田,為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因此功勳卓著。羅貫中更是稱讚夏侯惇說:“開疆展土夏侯惇,槍戟叢中敵萬軍”。

夏侯惇最後官至大將軍,而夏侯淵則是官至徵西將軍,在漢至三國時期,大將軍是軍中的最高統帥,相當於如今的三軍總司令,而徵西將軍則類似於某個方面軍的司令員,因此從成就功績上來說,夏侯惇要比夏侯淵厲害。 如果從曹操對兩人的重視程度上來看,夏侯惇要比夏侯淵更加受曹操的重視,夏侯淵,惇兩兄弟都屬於最早跟隨曹操的一批人,在曹操起兵時,夏侯惇任司馬,而夏侯淵任別部司馬,從官名上就可看出兩人官位的大小,這並非是說夏侯淵不受曹操重視,當時曹操的兩位堂弟也只是別部司馬。



且夏侯惇是唯一一個不用通報就可以進入曹操臥室的人,在摩陂時更與曹操同車而行! 夏侯淵娶了曹操妻子的妹妹,而夏侯惇的的兒子則娶了曹操的女兒,他們倆都是曹操的姻親,這一層關係上沒有兩人幾乎是平分秋色。夏侯惇死後,其子皆官至關中侯,但夏侯淵的後代並未皆有此殊榮!

因此從總體上來看,夏侯惇要比夏侯淵厲害!


籬上青


只要讀過《三國演義》,就應該知道:在曹魏,夏侯氏不僅是宗室親族,更是曹氏倚重的國之柱石。夏侯惇、夏侯淵兩兄弟正是夏侯氏顯名於曹魏的開端,受信任程度甚至還在曹操本族兄弟曹仁、曹洪之上。就是這樣兩位不可多得的良將,卻一個被譏為“肉票將軍”,一個被諷為“白地將軍”,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先說夏侯惇。據《三國志》記載,曹操東征陶謙,夏侯惇獨自留守,呂布趁虛而入,“遣將偽降,共執持惇,責以寶貨,惇軍中震恐”。敵人詐降,夏侯惇因疏於防備而被綁架。這些人當然知道手裡的人是個寶貝,便以此要挾曹軍,索取鉅額贖金,揚言要求得不到滿足便撕票。統帥遭劫,一時軍心浮動。幸好部將韓浩沉著冷靜,帶兵與綁匪對峙,並擺出了一副不顧人質生死強行進攻的架勢。在絕對的實力碾壓和強大的攻心戰術作用下,綁匪認了慫,夏侯惇這才免於一死。這段不光彩得記錄就此成為夏侯惇一生的汙點,他也因此被後人戲稱為“肉票將軍”。

夏侯惇的這個綽號雖不好聽,但也還算是有據可依,畢竟他被綁這件事可是明明白白記載於正史中的。和他相比,堂弟夏侯淵可就是真冤了。

據三國魏曹操《軍策令》言:“ 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這是夏侯淵在漢中陣亡之後,曹操對於他這位兄弟的評價。“白地”即空地,取空無一物之意,意為夏侯淵腹中空空,不會謀略。夏侯淵屍骨未寒,他曾冒死搭救的曹操就對他做如此評價,理由是“為督帥尚不能親戰,況補鹿角乎”,指責夏侯淵不應該親臨前線率領士兵修補防禦工事而被黃忠襲殺。然而,這不過是曹操推卸責任之言,因為他知道真正應該為此事負責的其實是他本人戰略失誤。實際上,當時漢中戰場,劉備率精銳傾巢而出,夏侯淵卻只有一支數量不多的方面軍。在沒有後援,沒有補給的情況下,夏侯淵為曹氏捨生忘死,奮力作戰,即使身死也在所不惜,是一名值得敬佩的孤膽英雄。雖然失敗,但“白地將軍”這樣的綽號,對夏侯淵來說,確實太刻薄了一點。

總體而言,夏侯惇勝於為人忠誠可靠,更擅長治理;夏侯淵勇武過人,軍工卓著。以當時名位來看,夏侯惇更受信任;然而在家族傳承上,夏侯淵幾個兒子都有才名,相反夏侯惇後代都比較平庸。





胡竹子


這要看從哪個角度論了。

從信任度、職位上論,夏侯惇強於夏侯淵。夏候惇可以自由出入曹操的臥室,並與稱王之後的曹操同乘過一車,他人無此殊榮。夏候惇還受過漢獻帝的封職。這職位要過曹操的關,不是非寵信之人,並不易得。

從前期曹兵興兵,夏侯惇多為主力先鋒,夏侯淵合後,多次不惜性命衝殺。夏侯惇眼受劍創後,不宜再多在前線,曹操任命他多為州城管理。

曹操勢力逐大後,宗族多委以重任。夏候淵率軍多次平叛討逆,實際作戰中經驗不斷積累,後來直接平定涼洲,驅逐了馬超、韓遂等常年割據勢力,當地不少羌族部落也被折服。軍中有言:夏候淵帶軍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他指揮戰鬥,常用奇兵,奔襲打援等。曹操有時亦謙稱:我不如他哦。所以論軍事指揮能力,夏候淵又強於夏侯惇。只可惜這位帥才,定軍山一時大意,被劉備襲殺。前功盡打了折扣。若趟過這一劫,夏侯淵威名肯定更加顯揚。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如果你說的歷害指的是軍事能力,那麼夏侯淵更歷害;如果你說的歷害指的是綜合能力,那麼夏侯惇更歷害。

夏侯淵的定位,是曹魏集團中的封疆大吏,鎮守一方的軍事統帥;夏侯惇的定位,是曹魏集團中的心腹大將,鎮守後方的軍事首領。

1、與曹操的關係

夏侯淵與夏侯惇都是西漢開國名將夏侯嬰的後代,夏侯淵的妻子是曹操妻子的妹妹,而夏侯惇是夏侯淵的族兄,並且夏侯淵曾經代曹操承受案件的牽連,於情於理,夏侯淵都對曹操更為親近,但事實上,曹操顯然更加看重夏侯惇。

夏侯惇是最早隨曹操起兵的宗親,沒有之一,曹操在外征戰時,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夏侯惇留守後方,而夏侯淵更多的時候,是在前方隨曹操征戰,或者單獨領兵征戰。



2、兩人的軍事功績

官渡之戰時,夏侯淵任督軍校尉,負責督運兗州、豫州、徐州軍糧。之後因與于禁一起平定昌豨的叛亂有功,被拜為典軍校尉。赤壁之戰的前一年,夏侯淵率軍平定濟南、樂安黃巾軍之亂。夏侯淵多次領兵平定叛亂,後在關中參與對涼州的作戰,駐守長安。多次在關中獨自領兵參與對馬超、韓遂的作戰,夏侯淵敗馬超、破韓遂、滅興國、殺宋建,一時在關中所向披靡,因其勇猛善戰,被曹操任命為徵西將軍,駐守漢中。

夏侯淵駐守漢中時,在與劉備的漢中之戰時,被劉備部將黃忠部突襲,夏侯淵被殺,成為曹魏建國以來,在戰場上被殺的軍中主帥第一人。

夏侯惇十四歲時就敢殺死汙辱恩師的人,很早就隨曹操起兵,早在189年討伐董卓時,夏侯惇就跟隨曹操作戰,任司馬,不久後升任折衝校尉。曹操徵陶謙,留夏侯惇守濮陽,結果陳宮等人迎立呂布反叛曹操,夏侯惇與程昱、荀彧三人一起力保曹操三城不失,成為反攻呂布的基地,夏侯惇作為留守的軍事將領,功不可沒。此戰中,夏侯惇被射瞎一隻眼睛。



博望坡之戰中,夏侯惇中了劉備的誘兵之計,被劉備擊敗,幸被李典所救。隨曹操征戰鄴城後,受任為伏波將軍,伏波將軍可是正號將軍。隨曹操參與了漢中征討張魯的戰爭,後來被曹操派到居巢,統領二十六軍,防衛孫權。在曹操去世四個月後,夏侯惇也因病去世。

論軍事功績,夏侯淵強於夏侯惇。夏侯淵多次在前方征戰,既勇猛善戰,卻又被人稱為“白地將軍”,意思就是夏侯淵不善用兵,之所以能夠成為前線主帥,主要是因為作戰勇猛。而夏侯惇顯然更受曹操待見,多次作為留守後方的大將,顯得老成持重。

3、兩人的官職及爵位

夏侯淵最早是以別部司馬、騎都尉的職務追隨曹操,因任督軍校尉、典軍校尉、徵西護軍、都護將軍,最後官至徵西將軍,死於戰場,212年,因功受封博昌亭侯,216年 ,因功增加食邑,達到800戶,219年戰死。



夏侯惇最早以司馬跟隨曹操,歷任折衝校尉、建武將軍、伏波將軍、219年被封為前將軍,220年曹操去世後,被封為大將軍,是曹魏政權的最高軍職。早在195年 ,夏侯淵因功保住兗州三縣,被封為高安鄉侯,又在207年因功增加食邑,達到2500戶,成為曹魏集團食邑最高的將領。

夏侯淵無論是官職還爵位都無法與夏侯惇相比,夏侯惇的主要任用不是體現在作戰上,更是因為其綜合能力全面,及對曹操的忠心耿耿,成為曹魏集團的二號人物。

4、綜合能力

夏侯淵主要是在前方作戰,也就是能力主要體現在軍事上,還被人稱為白地將軍,可見夏侯淵綜合作戰能力也不強。

夏侯惇除了作戰外,經常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人阻斷太壽河水,築水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而且夏侯惇為人儉樸,一生不置產業,家無餘財,愛護士兵,不忘治學,也許這些才是曹操更看重的吧!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夏侯惇厲害。

夏侯惇和夏侯淵是同族兄弟,比較一下的話,夏侯惇勝一籌。(本文只討論《三國志》,不討論演義)

(1)武力勇猛值。

兩兄弟都是勇猛之人,夏侯淵有勇無謀,身為主帥,經常帶兵殺敵,最後中了法正計謀,被黃忠軍所殺。

夏侯惇也是猛男一枚,眼睛被射瞎一隻,他做主帥,每戰必敗,所以基本不上前線,只管內政後勤,或者到前線督軍。

(2)成就。

夏侯惇顯然遠超出夏侯淵。

夏侯惇因功封邑,在207年已經達到2500戶;

夏侯淵因功封邑,216年才達到800戶。

夏侯惇是唯一能自由進入曹操房間的人,極得曹操信任,死後第一批配享太祖廟(233年)。

夏侯淵243年才配享太祖廟,比夏侯惇晚了10年。


師明禮閒聊中國歷史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兵戈四起。三國,是中國歷史上比較重大的一次割據時代,在這樣一個戰亂不斷的特殊環境下,自然而然就湧現出一大批的優秀軍事人才。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曹魏政權著名將領夏侯兩兄弟的故事。

廉政名將—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焦郡人。西漢名將夏侯嬰之後。年少勇武,聞名鄉里,曾因有人侮辱了他的老師,而將其殺死,奔逃在江湖之上。後來跟隨曹操起兵,歷任要職。征戰一生,在平呂布,伐劉備,討張魯,滅二袁等戰爭中立下無數戰功,是曹魏集團最核心的將領之一。夏侯惇生性勇猛剛烈,曾在平呂布時被流夭射中眼睛,惇言“父精母血,豈能棄之”隨之將受傷的眼睛拔出來吞了下去,也就是著名的“拔箭啖睛”,可見其為人的剛烈。夏侯惇一生在軍事方面造詣不是很高,但其人愛兵如子,清廉正直,多次和人民一起抵抗天災的危險。一生官至大將軍大司馬,卻不治產業,死後家無餘財,諡曰忠侯。是曹魏集團的中流砥柱和開國元勳,堪稱“曹魏第一將”。

妙才將軍—夏侯淵


夏侯淵字妙才,沛國譙人,東漢末年曹魏名將,擅長千里奔襲作戰,常常出敵不意,攻其不備。後官至徵西將軍,封博昌亭侯。夏侯淵一生在軍事方面頗有成就,最初跟隨曹操起兵,後來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督諸將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後率軍征伐關中與涼州,斬梁興、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屠各等外族勢力,虎步關右。張魯降曹操後,夏侯淵留守漢中,與劉備相拒逾年,在定軍山被劉備部將黃忠所襲,戰死,諡曰愍侯。夏侯淵在軍事方面勇猛精進,屢建戰功,但又為人持勇輕敵,最後在定軍山被兵敗被斬,也是他的輕敵所導致。



夏侯兄弟,都是作戰勇猛,性格剛烈,但對於使用計謀比較忽視,有勇少謀。但二人都為曹魏政權的奠基和發展立下不容忽視的戰功,是曹操的心腹大將。如果一定要分個孰優孰劣的話,個人覺得,從戰場上面的赫赫戰功來看,夏侯淵要更好一點。而從統籌後方,治軍安民的角度來說,夏侯惇又要更勝一籌。

我是小逸聊史,分享歷史故事,品讀人生哲理。謝謝大家觀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小逸聊史


一句話概括吧,曹大司馬之勇,無人能出其右,夏侯大將軍次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