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厲王的改革為什麼會失敗?

在我們的課本中,周厲王是一個暴君。他貪汙財利,獨斷專橫。其實周厲王是一個改革家。當然,他改革的目的不是為民眾增加福祉,而是增加周王室的實力。

到了周厲王繼位時,周王室已經衰落了, 到了無法控制諸侯和抵禦外族侵略的地步。周懿王時期,為躲避犬戎入侵,周王室被迫從鎬京遷都到犬丘!《史記•周本紀》中就此評價說:“懿王之時,王室遂衰”!

周王室的衰落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課程。封建制度無不如此。一個奪取天下的軍事集團,在取得勝利後,必須論功行賞。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最早都採取了分封土地的方式。歐洲的國王或中國的天子,都獲得最大的一塊土地。而功臣們依照軍功的大小獲得或大或小的土地。周天子將土地分封給近親和功臣。

然而發展總是不平衡的。諸侯國在不斷髮展。例如,自太公望封國建邦以來,齊國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傳至齊桓公時,已經是疆域瀕臨大海的大國。而周王室經過不斷地分封,自身能夠直接控制的王畿之地越來越小。

周厲王有那麼一點雄心壯志,企圖重振周王室的權威。他首先能夠想到的,自然是壯大自身的經濟實力。

從理論上講,天下的土地,其所有權都屬於周天子,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然而分封出去的土地,產權屬於被分封者,諸侯們自然有朝貢的義務。但在周王室勢力衰微的情形之下,諸侯不履行朝貢的義務,周天子也莫可奈何。對於那些有被分封的山林川澤,名義上屬於周天子,但作為一種習慣,國人有藉以漁獵謀生的權利。然而周厲王任用榮夷公實行“專利”,即以國家名義壟斷山林川澤,不準國人依山澤而謀生。他違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澤以利民生的傳統習慣法,於是有了所謂國人暴動,周厲王逃到彘地,最終餓死在那裡,諡號厲王。

周厲王的所謂改革,很類似於後來王莽的土地國有制的政策,也很類似於王安石由國家壟斷金融和商品貿易的政策。雖然王莽、王安石制定這種政策的動機與周厲王很不相同。王莽是要解決土地兼併問題,王安石是要解決老百姓的生計問題。但政策實施的效果是相同的,那就是損害老百姓的利益,造成民不聊生的後果,最終不得不面臨失敗的結局。

周厲王還開了一個很壞的頭,那就是壓制言論。他實施言論高壓政策,造成“道路以目”的狀況,然而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周厲王在與民意的對決中陷於孤立,被國人趕下臺。

召公曾經勸諫說:“百姓不能忍受暴虐的政令!”周厲王大怒,找到一個衛國的巫師,讓他來監視那些議論的人,巫師告誰議論,周厲王就殺掉誰。這樣一來,議論的人逐漸減少,但同時諸侯也不來朝拜。

周厲王三十四年(公元前846年),當時周厲王更加嚴苛,百姓沒有誰再敢開口說話,路上相見也只能互遞眼色示意而已。周厲王見此非常高興,告訴召公說:“我能消除百姓對我的議論,百姓再不敢有怨言。”

召公說:

這只是把他們的話堵塞回去而已。堵住百姓的嘴巴,要比堵住河流的害處更嚴重。水蓄積太多,河流一旦決口,所傷害的人一定很多;不讓百姓說話,道理也是一樣。所以,治水的人要疏通河流,使流水暢通;治理百姓的人要開放言論,使百姓敢說話。

周厲王的改革為什麼會失敗?

周厲王時期的器具

因此天子治理國政,要使上至公卿、下到列士都能進獻諷喻朝政得失的詩篇,樂官進獻所映民情的樂曲,史官進獻前代得失利弊的史書,太師進獻有勸戒意義的文辭,然後由盲人樂師朗誦和宣讀。百官可以直接進諫言,平民則可以把意見輾轉上達天子,左右近臣要盡規諫的責任,內親外戚要考察和彌補天子的過失,樂師和太史要負責教導、誨育天子。老臣彙集、整理各方面意見,然後君王斟酌考慮衡量取捨。這樣政事施行起來就很順當,不會違背常理。

百姓有嘴巴,就如同土地有山川,人類財富用度都從這裡產生。百姓有嘴巴,又好比土地有饒田沃野,百姓衣服糧食也是從這裡生產出來。百姓把話從嘴裡說出來,善事加以推行,惡事加以阻止,這是能夠產生財用衣食。百姓心裡想什麼嘴裡就說什麼,心裡考慮好就去做。如果堵住他們的嘴巴,那麼贊同你的,跟隨你的能有幾個呢?

周厲王不聽勸阻。從此百姓都不敢說話。

召公真是一個智者,他說出了放之四海而皆準並且千古不磨的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