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情的蘇東坡曾寫過“十年生死兩茫茫”來悼念忘妻,為什麼後來又以妾換馬?

抓貓的魚


提起蘇東坡,大家肯定會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書畫家。那麼今天我們不討論他的文學造詣,而是向大家介紹一下他的愛情經歷……

蘇東坡,又名蘇軾。他的一生可以大致分為這麼幾個階段:進京應試,名動京師,自請出京,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東山再起,築建蘇堤,流落詹州,身逝常州……

蘇軾的一生,也逃不過情感的牢籠。

蘇軾的髮妻,王弗,出身書香門第。二人感情甚好,兩人一起度過了一生最為幸福的時光。但因王弗早年去世,在之後十年後的某一天,蘇軾與夢中見到亡妻,便有了千古悼亡第一調“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蘇軾的第二任妻子是王弗的堂妹王潤之。他們共度二十五年時光,經歷了人生當中的大風大浪,當王潤之也去世之後,蘇軾又寫下了感人肺腑的《祭亡妻文》,“嗚呼!婦職既修,母儀甚敦……”

之後的蘇軾,到了不惑之年,遇見了一個可愛的女孩——朝雲。此時的蘇軾已經經歷過了大起大落,他對朝雲十分疼愛,也為她寫的詩最多,而朝雲也是最懂他的那個人。“花褪殘紅青杏少,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朝雲在某種意義上更像是蘇軾的靈魂伴侶。

至於後來所說的“以妾換馬”,是蘇軾的一個小妾。野史當中也有記載,當時的蘇軾正是戴罪之身,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可能是想要給春娘一個更好的歸屬吧!糊塗的蘇老大哥便有了“以妾換馬”一說。

蘇軾的一生可謂是顛肺流離,情感生活也是十分坎坷。不管怎麼說,蘇軾對自己深愛的女人也是用情極深,至於後人的評價,那就隨風而去吧!

人生在世,實屬不易。當有一個深愛的人的時候,請好好珍惜他(她)吧!莫要像蘇老前輩一樣,只能把自己的思念寫成一首詩……


雕蟲非小技2


你這個問題張冠李戴,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是蘇軾思念故去的亡妻王弗而寫的《江城子》,蘇軾一生有兩個妻子,前期王弗,後期是王弗的堂妹王閏之,一個妾王朝雲,歌姬但是有不少,這是宋朝的風氣,官員不許嫖娼,否則重罰,但是可以養“家姬”而且可以用來招呼客人。



而東坡以妾換馬的典故是來自蘇軾自己的詞,“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嘆懊恨中。只為山行多險阻,故將紅粉換追風。”這是他被貶黃州時寫給送行“倒酒丫鬟”的詩,他被貶黃州,他的好友蔣運使(有錢的官)來送行,看上了他的倒酒丫頭春娘,蘇軾就順水人情,給了蔣運使,作為送行送馬的回禮,春孃的地位還不如“家姬”,蘇東坡這樣做其實是讓她有更好的出路,但是,春娘不領情,有一種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的貞潔情操,反而過來反咬一口,說蘇軾不是個好東西,然後這件事作為野史就慢慢傳了下來,先是歌姬換追風,後是侍妾換寶馬,再後來的以妾換馬。

這件事本身就是野史,蘇軾被貶黃州雷厲風行,連自己的妻兒老小都顧不上,還是後來弟弟蘇轍送到黃州的,怎麼可能還有閒工夫送小妾,烏臺詩案,誰牽扯誰完蛋,別人都唯恐避之不及,誰還那麼傻來送行。這件事本身就是虛構,反正歷史名人閒情逸事數不勝數,權當增加話題性罷了。

就算這件事是真的,宋代,不,古代自己家的丫鬟,家姬,本身地位都很地下,有錢人就是把她們當做商品,可以聯絡官員之間的感情,隨意贈送的,也可以增加部下的忠誠度,任意打賞,就看主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了。這就是封建主義的不人道性。丫鬟歌姬哪有什麼尊嚴可言,有個好主人就燒高香,拜神佛了。

蘇軾對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是真心喜愛,把那首傳唱悠久的詩寫出來,讓你們自己細細品味吧!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 ·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十年了啊!你離開我已經十年之久了啊!我的人生還有多少個十年啊!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我想你,老婆。


乾淨利落


蘇東坡長情悼亡妻,何曾以妾換寶馬!

中國古代文學家群雄閃耀,星漢燦爛,最炫目的莫過於蘇東坡了!蘇東坡的詩文不僅才華橫溢,而且情感充沛、富有哲理。他的才華充盈著情感,情感津潤著才華,運用清麗雄健、行雲流水的筆墨,創新、創造了中國詩詞、文章、書畫等一座座常人難以逾越的奇峰。

欣賞蘇東坡的詩文書畫,似乎眼前出映像出一個屢遭打擊依然聰敏智慧、下筆如神的詩人畫家;一個受盡折磨依然樂觀曠達、行走江湖的高瘦老人;一個經歷苦難依然天真詼諧、情深意長的父兄丈夫。

蘇東坡抒發兄弟手足情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才華橫溢,情感充沛,成為千古名篇!

蘇東坡還有一闋悼念亡妻的詞《江城子》,運用虛實結合、直敘白描的文辭,傾訴了對亡妻王弗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讀後讓人無不為之動情!

據李一冰著《蘇東坡大轉》記述;宋致和元年(1054年)蘇軾十九歲,娶眉山臨邑青神縣的鄉貢進士王方之女為妻,王夫人名弗,時年十六歲。王弗從小受到良好的家教,聰明智慧,才華過人,操持家務井井有條,成為蘇軾的賢內助。在王弗的幫助下,蘇軾前程似錦、蒸蒸日上,兩人的感情也是日漸深厚。可惜在他們婚後生活了十一年後,王弗27歲時病逝,這給蘇軾的情感以很大打擊。傳說蘇軾在王弗埋骨的山頭親手栽下了一片松林,包含了一縷縷深情厚愛!又是十年後,蘇軾為王弗寫下了那首令人痛斷肝腸的《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詞寫得如真、如夢、如幻,情景交融,句句纏綿,字字泣血,讀來讓人悲痛酸楚,淚水奪眶。縱覽古今,只有大才氣、真性情的蘇軾,才能寫出如此蕩氣迴腸的悼亡與愛情詩來。

蘇東坡在《江城子·記夢》中淋淋盡致地表現了對亡妻的深情與長情!可文史上流傳的明代馮夢龍編著《情史類略》蘇東坡“以妾換馬”的故事,卻讓人感覺到蘇軾情感世界極度分裂,表現出了極端的無情和絕情,用現在的人說:簡直就是渣男一個,禽獸不如!

據明代馮夢龍編著的《情史類略》記載:坡公又有婢名春娘。公謫黃州,臨行,有蔣運使者餞公。公命春娘勸酒。蔣問:“春娘去否?”公曰:“欲還母家。”蔣曰:“我以白馬易春娘可乎?”公諾之。蔣為詩曰:“不惜霜毛雨雪蹄,等閒分付贖蛾眉。雖無金勒嘶明月,卻有佳人捧玉卮。”公答詩曰:“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嘆懊恨中。只為山行多險阻,故將紅粉換追風。” 春娘斂衽而前曰:“妾聞景公斬廄吏,而晏子諫之;夫子廄焚而不問馬,皆貴人賤畜也。學士以人換馬,則貴畜賤人矣!”遂口占一絕辭謝,曰:“為人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今日始知人賤畜,此生苟活怨誰嗔。”下階觸槐而死。公甚惜之。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蘇東坡謫貶黃州,臨行之前,蔣運使為其餞行喝酒時,對春娘見色起意的蔣運使,以關心蘇軾婢女去處為託詞,對蘇軾說要用一匹馬把她換下來,而蘇東坡竟欣然答應。春娘怒懟蘇軾,把自己看得比畜生還輕,便一頭撞死了。在這個“以妾換馬”悲慘故事裡,蘇東坡對春娘表現得冷血無情,春娘當場表示憤慨,以死抗議!

馮夢龍編著蘇東坡“以妾換馬”的故事出自何處不得而知,可從蘇軾本人的詩文、年譜中都查詢不到其家有婢女春娘。在林語堂著《蘇東坡傳》、李一冰著《蘇東坡大專》、李慶皋著《蘇東坡》中,也沒查到婢女春孃的出現。按照宋代的習俗和地位,蘇軾在做京、地長官之時,家裡肯定有幾個妾婢,比如朝雲。據《蘇東坡大傳》記述:蘇軾適居黃州時,家中有兩三個同清苦的待兒,其中朝雲是熙寧五年(1072年)蘇軾在杭州通判任上時投到蘇家的,當時她只有十二歲。朝雲長大起來,出落得秀外慧中,不但天生麗質,而且活潑熱情,深受蘇東坡喜愛!初到黃州,朝雲年十九歲,蘇軾多有閒暇,與其接近多了,自然親密起來,即收朝雲為妾。其後朝雲給蘇軾生了個兒子叫遁兒。此時,蘇軾家裡還有個待兒叫凌翠。書中沒記述有叫春孃的婢妾。蘇軾“以妾換馬”估計是馮夢龍的虛構,純屬子虛烏有!

再從《情史類略》記載故事發生的時間與史實來看,蘇軾“以妾換馬”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件。據“公謫黃州,臨行,有蔣運使者餞公”句推測,此事應發生在蘇軾“烏臺詩案”出獄後,謫貶去黃州前的一兩天裡。

林語堂著《蘇東坡傳》等記述與年譜:蘇軾自元豐二年八月十八日在湖州任上被捕,直至同年十月二十九日才獲開釋,出獄時間是十二月三十日。元豐三年正月初一春節這天,蘇軾與長子邁離京啟程,前往幽居之地黃州。蘇軾的家眷由弟弟子由照顧隨後送往黃州。按宋當時的規定:被貶謫的罪官,必須奉詔即行,不得逗留京城。而蘇軾更被裁定:“令御史臺兩差人轉壓前去。”蘇軾此時根本沒有人身自由。蘇軾從出獄到離京只有一天的時間,讓其回家看妻兒老小與否,也不見記載,哪有時間與閒情帶婢女春娘赴宴與蔣運使會面喝酒啊?所以馮夢龍的《情史類略》蘇軾“以妾換馬”故事,既不符合時間邏輯,也不符合歷史事實。

馮夢龍出生於1574年,距離蘇軾(1037-1101)年代已經五百多年了,不知道馮夢龍是如何發現與得到蘇東坡“以妾換馬”這個故事的。除馮某為了成功,附和名人,虛構杜撰,揚名文壇外,沒有任何可信的解釋。

就像馮夢龍編著的《蘇小妹三難秦少游》一樣,只是拿蘇軾為由頭戲說,其實蘇東坡沒有小妹,秦少游也沒娶蘇小妹,古往今來的明白人都“懂得”,此屬於稗官野史,不可信以為真!可是蘇東坡“以妾換馬”的故事,現在還真有糊塗人當真,由此懷疑蘇軾的人格、品行,還寫出一些文章,如《蘇軾以妾換馬,人在落難易失節!》、《多情之人最薄情:蘇東坡用小妾換馬》、《以妾換馬?落難的蘇軾晚節碎一地!》等,簡直無知可笑至極!

蘇東坡太有才華了!太有真情了!太有故事了!後人攀龍附鳳、託古還魂,拿他做文章,靠他揚名,可有意無意中侮辱了蘇軾的品格,消磨了蘇軾的才情,損害了蘇軾的名譽,也給歷史與後人帶來思想與欣賞的擾亂。

新中國之前的歷史,秦始皇的形象是暴君,曹操的形象是奸雄。新中國後,毛主席主張為其平反,還歷史的本來面目,讓今天的人們才客觀地認識到:秦始皇橫掃六國,書同文車同軌,為中國統一、文化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曹操文武兼備,雄才大略為結束三國分裂,魏晉統一發揮了巨大作用。

所以,今天中國的有識之士要有責任學習毛主席,為蘇軾“平反”,消除馮夢龍之類對這個才華橫溢、情感充沛的大才子的損害,像法國人民為巴爾扎克塑像一樣,在中國文史上為蘇軾“塑像”,形成一種崇尚英雄,爭做英雄的時尚!

2019年2月17日週日 寫作


田園風光


首先蘇東坡是一個性情中人。

他寫的十年生死兩茫茫,是悼念髮妻的。

他的髮妻的感情是毋庸置疑的。

當然他還有幾個小妾。

這些小妾有的是正房老婆給收納的,有的是自己挑的。

比如他的三老婆王朝雲,就是正房老婆給收納的小妾。

而換馬那個小妾,就是認識的一名歌妓。當然以妾換馬,也是和朋友的玩笑引起的,也是由於蘇軾當時需要轉任外地的客觀需要。

在古代休妻納妾,不算是無情之人。特別是在宋朝。反而是不守喪,則為大逆不道。

當年蘇軾父子三人,考試中第時,蘇軾的母親去世,他們拋開一切,堅持守制,這是封建社會的禮制。

蘇軾的政敵李定,因為沒有堅持為母守喪,被蘇軾罵的狗血噴頭。


翰諾學文化




最美是詩詞


這首江城子是蘇東坡被貶黃洲時,也就是今天的黃崗,夜裡夢到亡妻王弗,而且是在他不得意失落沉悶時寫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首吊亡詞開創了我國用詞寫吊亡的先河,以往都是用文章寫祭文吊亡。用詞吊亡還是首例。王弗27歲過世,在她死後十年,夢到妻子失落而感,寫下這千古奇文!


夜纏月色


因為蘇東坡貶到黃州時,他並不富裕,路途又遠,他怕這些女人會死在半路上,所以把她們送給自己的朋友了。還有一個懷孕了,蘇東坡更怕她死在半路上,也送人讓她有個活路。


自由的雲229821373


問題不矛盾啊,把問題換個說法就是答案,正是因為長情於亡妻才會拿小妾換馬啊!


王森0805


不要用現代人的思想看古人


趙棹1


等我穿越歷史,再回來作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