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在對外戰爭中從來沒有正真意義上的勝利過?

Rock181538653


不能這麼說!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以下事實:

陝甘回亂時,新疆被浩罕陸軍司令阿古柏竊據,伊犁被俄人侵佔。左宗棠平定陝甘後,即出玉門關西征,節節勝利,英國竭力勸說北京政府和阿古柏"劃清地界,永遠和好。"但中國士兵的英勇戰鬥挫敗了英國的陰謀,大軍迅速收復了天山南北路,為曾紀澤赴俄談判收回伊犁打下了良好基礎,怎能說清朝對外戰爭沒有勝利呢?

此外,中法戰爭時,日本乘機在朝鮮搗亂,也被中、朝聯合阻止了。中、法戰爭也不能算全敗。

但總的說來,清朝在對外戰爭中,被動挨打時多,這是因為清政府總體上腐敗無能,不可能從內部改革來振興國勢,即使到了民國,這一現象也無多大改變。中國在國際上抬起頭來,那是1949年以後的事了!


阿斌270202161


這個問題,要分兩個階段來說,1840年以前算一個,1840年以後算另外一個階段。

1840年以前的大清對外戰爭

從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大清才算真正開始建立,在此之後大清對外的戰爭包括了征服明朝的戰爭、與蒙古林丹汗的戰爭、征服朝鮮的戰爭,這三次對外戰爭,算是比較順利,時間跨度不算太長,征服明朝全境的戰爭一直持續到1683年臺灣明鄭集團投降為止、林丹汗領盒飯有點早,1634年就告別演出了,朝鮮敗得就更快了,完全沒有組織什麼像樣的抵抗。這三次對外戰爭,算得上真正意義的勝利,前兩次滅其國得地,得其民而治;後一次迫朝鮮成藩屬,無論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取得了絕對的勝利。

同準噶爾的戰爭(1690-1757),公元1675年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把衛拉特蒙古鬆散聯盟變為準噶爾控制的政權而建立準噶爾汗國,四處征討,並攻打歸附了清朝的喀爾喀蒙古,由此爆發了清朝對準噶爾的戰爭,歷史上稱之為平定準噶爾,但在我看來,其實人家噶爾丹不算是清朝的子民,所以談不上是平叛,至多稱之為反侵略。

這次戰爭反反覆覆,迭經三朝,歷時68年,可見其間艱辛,耗費之大,雖然最終徹底消滅了噶爾丹建立的準噶爾部的政權,筆者認為,這場戰爭算是慘勝,雖然最終軍事上獲得了決定性勝利,政治上將版圖擴充到衛拉特蒙古,但這種勝利是建立在整個清朝最鼎盛的黃金時代裡的,68年以後,大清就開始走下坡路,一蹶不振了。

雅克薩戰爭:這場反沙俄的戰爭,是在是被吹爆了的戰爭,在取得西伯利亞大片土地後,為了尋找溫暖出海口的俄羅斯帝國將目標投降了中國東北黑龍江地區,清軍組織了2000多人的軍隊進抵沙俄侵略軍駐守的雅克薩城,並將其包圍,城內826名侵略軍,並大部分是餓死和凍死的,最後剩下66人,不得已投降,最後雙方締結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勘定了雙方邊境。這場戰爭,雙方並未爆發真正的野戰,沙俄的軍隊很難對遠東地區形成影響力,鞭長莫及,而至於在政治上,也算不得多大的勝利,畢竟那個年代,漠北以北的廣大區域,根本沒有國界一說,誰佔了就能說誰的。

清緬戰爭:從1762年冬天緬甸入侵雲南普洱地區開始,清緬戰爭爆發,雖然最終雙方於1769年11月16日簽訂了停戰合約,名義上取得了緬甸的臣服,但並未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清朝損失慘重,這算是十全老人乾隆老爺子的“武功”中最讓人詬病的一樁了。軍事上勉強講是個平局,政治上也只是保住了顏面。

1840年以後的大清對外戰爭

我們知道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軍敗得一塌糊塗,並於同年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即《中英南京條約》,自此以後,大清的對外戰爭,再沒有勝利過一次,造成這一的局面,其實跟清朝在戰爭前的對外政策有極大關係。

道光十五年(1835年),道光帝在一次硃批中概括了兩句話:“天朝體制斷不可失,外夷釁端斷不可啟” 這兩句話極其精準地概括了大清在鴉片戰爭前的對外政策,而這一政策實際上也貫穿了整個大清一朝,直至其滅亡為止。

所謂“天朝體制”,就是清政府在對外關係方面所持有的原則立場以及相應採取的一系列措施。這種體制不僅僅反映了對外關係的“朝貢體系”,同時也反映了大清的體制是基於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農耕社會。這種體制下的國家,極其難以擁抱世界潮流,所以註定其無法跟隨世界進步的步伐,在對外戰爭中一敗再敗,也不奇怪。

而對外夷的容忍退讓,不輕易開啟戰端的原則,到了後期洋務運動時的外交原則,忍辱負重,大概也是一脈相承了,戰爭並不是你忍了,別人就不來打你的,而是你時刻都要做好戰爭的準備,把刀磨鋒利了,才能保證“天朝上國”的利益。

所以1840年後,大清再沒有什麼對外戰爭可言了,是被人單方面虐打。

以上個人淺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也是極好的!


青年折緣


因該是小數民族執政弊端作怪,因為大清根本就沒有認真去了解外國,瞭解世界正在發生重大變革,而是專心如何對付龐大的異族群體,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更好的維護其統治地位的鞏固上去了。

因此對外作戰上,表現出來不敢全力以赴,如果過度與外國拼殺,無力來對內管治鎮壓,所以每當要發動全民抗擊外敵入侵之時,又怕喚醒了龐大的漢族人意識上的覺醒,沒有漢族人的廣泛參與,軍隊的戰鬥力與數量又很有限。

從平定三藩之亂後,滿族貴族就一直排斥漢族人進入軍隊,更不能用漢族人當軍事將領,因為平息農民叛亂,用不著漢族人。

直到太平天國運動之後,無力平叛之時,才開始准許漢族人創建自衛軍,結果使漢族人逐漸掌握了軍權。

左宗棠才有收復新疆之亂的勝利,但滿清對外仍然是退讓,對內是堅決鎮壓。

後來是列強各國的發展,已經到了,可以吞併大清的軍事實力與國力,這時候當然更加不敢對外戰爭了。


隨雨飄渺


清朝沒有勝利?!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是充話費送的嗎?!說平三番,收復臺灣是國家內部矛盾,不算對外戰爭!那瞭解一下新疆的來歷,瞭解一下準格爾汗國,清朝是如何和一個草原帝國死磕,最終斬殺其首領葛爾丹,把新疆納入中國的版圖的! 最噁心的就是中國人自古以來這句話了!什麼是你的?!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誰拳頭硬才是誰說了算!!明朝中後期,西藏,新疆這些地區已經完全的脫離了中央政權,已經是一種半獨立狀態了!(當然,這也跟漢人的傳統思想分不開,我乃中央之國,天朝上國,其他四方都是化外之夷狄!蠻荒不可教化!要來何用,丟了就丟了!!


李央2


皇太極在入關前就改“金”為“清”,明朝的滅亡,就是清朝對外戰爭的最大勝利!更不要說康熙平三藩,收臺灣,北擊葛爾丹,跟沙俄簽定《中俄尼布楚條約》,其疆域在全盛時期達1300多萬平方公里,這都是戰爭的輝煌勝利!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是晚清政府喪權辱國,開始簽定各種不平等條約的開始,標誌著中國進入近代史。接著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入北京,晚清政府一敗塗地,但慈禧還是發出了向萬國開戰的《宣戰詔書》!中法戰爭,劉永福的黑旗軍,馮子材的“鎮南關大捷”,在軍事上都是勝利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左宗棠打敗阿古柏勢力,收復伊利,粉碎俄、英分土裂疆的陰謀,是清政府對外反擊,令人揚眉吐氣的戰爭勝利!

之所以說“沒有真正意義”的勝利,是因為清朝灰飛煙滅——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又有哪個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勝利?哪個不是歷史的匆匆過客?不是龜蛇雖壽,終為灰土嗎?


孤壘西邊


清朝的勝利多的嚇人。

不過嚴格來說,沒有經濟利益的戰爭都敗了,所以近視是逃不掉的。

內部入關是極端的勝利,三番也勝了,準格爾也勝了了。

這都有利於形成全國財政。

這個滿人和蒙古人鄰居,嚴格上說打的都是財經戰。

漢人打仗一般都是治安戰爭,反劫掠戰爭,其實全國財稅狀況一直不佳,一直存在世家。

所以和俄羅斯的戰爭康熙是贏了,不過沒有財經價值,屬於漢戰。

你看,關中十八省的漢戰對於清朝財經沒有什麼價值,因為他就是打財經戰,就是給八旗發工資。維持全國軍事財富平衡。

實際上他考慮民族文化價值也是徒勞的,因為基本都漢化了。

財經戰是很好打的,就是軍馬錢糧的對耗。贏了敵人給你發工資。輸了沒人給你要工資。

治安戰就不行了。

贏了意味著賠錢,輸了意味著折本。

長城賠錢不?

是吧?

不賠孟姜女不白哭了嗎?

有長城也沒免了折本的。

若是無呢?

連個軍事存在都沒有。

你當是死人玩呢?

所以我說特朗普這人特有良心,知道修牆。區區幾十個億,那些咋咋呼呼的,子彈沒打到他的腦殼上,自然不知道疼,而且還可以消遣社會現象,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孔子還是孟子說人無遠近之分,與禽獸無異。

禽獸就是這樣子,狼來了一頓亂竄,叼走同類後該吃草的吃草,該交配的交配。說不定還擴大了它的交配概率呢,你說是不是啊?


哦發發發


據我所知,清朝除道光皇帝以後敗於西方列強外,之前,在對外戰爭方面,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失敗的紀錄。

乾隆時期,周邊的小國一般都賓服於清朝,西方的許多國家(英,法,意大利)等也派人來朝賀,送禮。所以乾隆才在晚年大擺千叟宴,自稱十全老人。他是有這個資格的。

中國在古代,一直是世界上的一流大國。外敵入侵很少得逞。有些對外戰爭,如徵高麗,日本,是屬於侵略他國,失敗是難免的。但這似不應算在對外戰爭失敗裡面。

歡迎點評。


WM曉奇


因為西方在乾隆時期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使西方直接邁入工業社會,大機器的應用使英國橫掃全世界。

乾隆以前,就是工業革命以前。歐洲完成了大航海,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牛頓伽利略開普勒,截止到康熙已經完成了他們的偉大科學理論。但是這個時候,西方的裝備只是略強於大清,像當時的火槍換子彈很慢。大清如果憑藉人口優勢,3命換1命,打起架來也不會敗。你看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打沙俄就是這樣。

乾隆以後,工業革命來了。大機器應用極大提高了生產力。這時候再想打已經不可能了,所以1840年,英國海軍5分鐘就拿下了舟山島,5分鐘啊。我的天哪。來2000人就把圓明園燒了,2000人吶,我的地啊。


東江宴翁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一、封閉、僵化、守舊,政治腐敗。二、經濟、國防軍事極端落後。英帝國於清乾隆廿五年(1760年)至五十五年(1790年)率先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法、美、德等西方列強於1840年前後也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可這時的大清王朝的上層統治者對世界大勢一無所知,還昏睡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天真地認為西方列強是蠻夷小國,自傲地像個白痴;以農業為主體的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佔主導位地,是個極其落後的農業國。三、絕大多數老百姓無國家意識、民族意識、現代公民意識;官僚集團早已腐敗不堪,民不聊生,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連綿不斷;民族矛盾、階級矛盾不斷激化,不團結已成常態。

總之,“落後就要捱打”,近代中國飽受西方列強侵略、欺辱,割地賠款之血淋淋之悲慘史,要永遠銘記,殷鑑不遠,我們要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奮進。


廣德春和景明


很簡單,因為滿清時期最主要的矛盾是落後的滿清貴族對先進的漢民族的奴役,滿清根本就不敢發展科學文化,只能採取愚民奴化維持統治。這就是後來慈禧為什麼會說“寧與洋人不與家奴,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因為滿清自身就是殖民者,所以能和殖民者走到一起,保家衛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