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湘軍勢力強大,曾國藩手中已握半壁江山,為何不造反?

ARkam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簡單,這是曾國藩聰明。

湘軍不具備造反的實力。

原因如下:

第一,實力不夠。

表面上,曾國藩有30萬大軍。

但左宗棠名義上歸屬湘軍麾下,其實是獨立的6萬楚軍。左宗棠此人雖曾經暗示曾國藩要反清,但不過是試探而已。

至於李鴻章,名義上也是湘軍序列,還是曾國藩的門生。但李鴻章更為狡詐,他的7萬淮軍不可能跟隨曾國藩造反。

除去這13萬大軍,曾國藩實際能夠控制的只有十多萬人。

依靠這點部隊,想要推翻4億人口的滿清,豈不是痴人說夢。

第二,部下不願意造反。

為什麼湘軍包圍南京是1862年,以絕對優勢兵力殺到1864年,整整3年時間,也佔領不了南京。

曾國藩和曾國荃當時就覺得,湘軍戰鬥力已經下降明顯。

原因不復雜。

湘軍士兵絕大部分都是農民出身,基本不認字,不懂得大道理。他們參軍除了保家以外,目的就是《投名狀》裡面說的“搶錢搶糧搶娘們”。

湘軍官兵的薪水很高,如果作戰勇敢的懸賞更高,還有戰場上的盜竊和搶劫老百姓收入。

經過這麼多年的戰鬥,當兵的只要沒死基本都撈了不少錢。

之前這些士兵都是吃飯都困難,是光腳的,自然願意玩命來賺錢。

現在既然有了錢,誰還願意去玩命?

滿清的八旗在關外苦寒之地多麼牛逼?說白了就是他們的命不值錢。

到了關內享受到漢人的好生活,八旗迅速腐敗,爛泥扶不上牆了。

湘軍基層官兵不太願意拼命了,大部分人喜歡打垮太平天國就回家享福去。

這種時候,曾國藩讓他們冒著誅九族的危險反清,誰會願意幹?

第三,慈禧太后早有準備

慈禧太后也不是善類,況且當時朝廷還有諸如奕訢之類的高人,並不比曾國藩要差。

當時湘軍只是盤踞江南幾省而已。中國的其他地區仍然是在滿清手中,朝廷有絕對的兵力優勢。

即便是湘軍的江南幾省,也有很多朝廷的力量。比如富明阿、馮子才重兵分守揚州、鎮江;僧格林沁大軍屯兵安徽,還有其他幾支部隊也在附近,比如江西巡撫沈葆楨。

滿清的軍隊已經有意圖的控制了這幾省的交通要隘和重鎮,佔據了軍事的上風。

一旦曾國藩反叛,軍事上的難度就很大。

第四,曾國藩沒有穩定的根據地。

當時湘軍主力在江蘇、安徽、江西幾省,遠離老巢湖南。

而這幾省,因為太平軍和清軍常年征戰,已經被戰火破壞殆盡,城市農村的人民不是被殺就是逃走求生。

即便是太平天國首都南京,也被摧毀,李鴻章上任兩江總督時認為這裡簡直是一個無人區。

安徽境內更是赤野千里,部隊行軍幾天都看不到一個有人的村莊。

以這種地方起兵,簡直就是自我毀滅,連最基本的糧食問題也解決不了。


所以,曾國藩很聰明,寧可解散湘軍回家賦閒,也躲過誅九族下場。


薩沙


確實,在曾國藩攻克天京之後,他的手中的湘軍就是佔領了清王朝的半壁江山,整個南方大多都是在湘軍的控制之下,在表面上已經有了能夠和清王朝政府相抗衡的勢頭。

並且,在那個時候,許多曾國藩的部下都勸諫曾國藩學一學趙匡胤黃袍加身,反抗清朝政權。尤其是他的弟弟曾國荃叫的最歡,說哥哥就是真龍天子,就應該去推翻清王朝開創漢家政權。不過曾國藩很快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立場,擁護清王朝,堅決不作不忠之臣。



不僅如此,在徹底解決了太平天國逃亡的將士之後,曾國藩便自己將自己的湘軍給解散了,徹底的讓清政府放心。這種舉動不要說在後世,就算是在當時都是一件令人不解的事情。明明有資本去自己開創自己的事業,偏偏要任勞任怨為他人做嫁衣。搞不懂。

其實,仔細想想,曾國藩解散自己龐大的勢力是一件明智之舉。這樣雖然說是有些遺憾,但是卻並不會為自己帶來殺身的風險。不是說曾國藩如此的懦弱保守,而是曾國藩沒有必要去用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

曾國藩在當時雖然沒有真正進入清朝政權的決策中心,但是作為打敗天平天國,挽救清朝於危難之際的他實際上在當時已經有了很大的影響力,沒有人會不把他放在眼裡,所以曾國藩講的話、提的建議在當時都能夠被當權者放在心上,所以就算是他不是真正的決策者,但是他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決策者,是在真正意義上的位極人臣了。作為滿清政府下的漢臣,能夠做到這一步也確實是足夠了。



並且,曾國藩深受儒家忠君愛國思想的薰陶,他一心想去向聖人靠攏,成為聖人隊伍的一員。而對於他來說,名利要已經不重要,權力也已經不重要,而黃袍加身反抗清廷就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為,這必然會給他在成為聖人的道路上形成阻礙,於是,他決定清心寡慾,撇開了追逐權力的念想。這是他不想反的表現。

而為什麼說他解散湘軍是明智之舉呢?其實仔細想想也很容易找到答案。因為當時表面上湘軍三十多萬人都是曾國藩的部下,可是實際上曾國藩能夠真正為己所用的隊伍只有十萬左右。還有一部分湘軍是歸左宗棠統領,另外有一部分是歸湖南巡撫統領的,而這兩個傢伙和曾國藩有點矛盾,是不會跟著曾國藩去反對清廷的。而且,我們知道,雖然湘軍的糧餉並不是由中央提供的,可是也是由地方政府去籌措的,如果曾國藩要反,地方上不一定就會保障他的後勤,到時候他面臨著左右為難的境地的。

並且,清廷在曾國藩打下天京就已然有了警覺,早就派遣軍隊在曾國藩勢力範圍的邊緣駐防,如果曾國藩要反,清廷所佈置的軍隊已然佔據了要地,正等著曾國藩的到來。而且,一次慈禧召見曾國藩,除了表面問候那一套之外,還去問了曾國藩手下的將領,並且還準確具體的說了將領的名字,曾國藩是聰明人,肯定明白慈禧的言外之意,就是說慈禧很清楚曾國藩的一舉一動,這就是給了曾國藩一種威懾與警告。



還有,如果曾國藩造反,李鴻章的淮軍就有了用武之地了。早先從湘軍脫離的淮軍是慈禧的重點培養軍隊,並且慈禧一生都非常的信任李鴻章,因為慈禧明白李鴻章一定不會反對自己的。所以,裝備漸佳的淮軍成為了曾國藩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甚至到了後面,曾國藩還得依仗淮軍去對付捻軍叛亂。

所以,總得來說,曾國藩是不想反和不能反,更是不敢反。


妙齡老翁談歷史


曾國藩的湘軍從一千人開始,並且還不是曾國藩自己的,發展到五十五萬人,和清朝正規部隊差不多,分佈在各省。湘軍是私家軍隊,朝廷的將令調動不了,必須曾國藩本人,所以用“曾”為帥旗。並且,軍人心中只有將帥,沒有王。所以象棋與西洋棋不同,西洋棋有king,Queen皇帝在後方不會在前面。所以只有將軍,君是君王,並不是軍隊的軍,所以就不是將將,將軍是將王,非軍。


曾國藩攻破南京城後,南京城中有大量的金銀財寶被湘軍搶空,朝廷卻要曾國藩如實上報,曾國藩一拖再拖,最後說什麼都沒撈著。曾國藩卻十分為難,自己夾著東南半壁,如同當年吳三桂一樣被朝廷猜忌,怕曾國藩奪了天下。他的將士對他說,您現在的實力,清軍打不過你,不如攻上北京,坐擁天下,如同“陳橋兵變”。對於曾國藩這樣想建功立業的人來說,是非常大的誘惑。
但是曾國藩的雄才大略體現出來了,為了表示對朝廷的忠心,接受了朝廷的刁難,主動解散湘軍,只留下長江要塞的佈防兵。把自己的九弟曾國荃攆回湖南老家,寫下“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以證忠心。曾國藩為人和善,有一次幾個幕僚談論,曾國藩問下邊人,為什麼那麼多個人不敢欺騙彭玉麟,李鴻章。有個幕僚說,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曾國藩說那我呢?大夥一時說不出,一個抄書的後生說,曾帥仁德,人不忍欺。,曾國藩一聽心裡非常舒服,最後提拔了這個人當揚州鹽運使。
大家還有什麼問題補充嗎?


無腳鳥d


曾國藩是理學大家,心中存的是家國天下,他一生勤儉自律,想的是報效家國、封妻廕子,所以說主觀上他沒有造反的想法。

曾國藩攻破南京滅亡太平天國時,清朝一共設有8個總督,15個巡撫,曾國藩的湘軍就有5個總督,9個巡撫,也就是說曾國藩不但有軍權,同時還掌握著地方財權,南部半壁江山基本都在其實際掌控中,而且其手下將領都支持他當皇帝,還多次勸進,可以說與當年趙匡胤黃袍加身並無兩樣。

他若造反,建立漢地十八省的漢人王朝一點不成問題,可當時世界局勢是清朝是西方列強砧板上的肉,列強俯視眈眈,他們不可能讓一個強大的漢人王朝興起,只會讓雙方惡鬥。甚至會調轉槍口對曾國藩,為什麼呢?清朝在,他們可以隨時索要賠款,可若曾國藩統一中國,那就不一定了。如此曾國藩建國後能否拿下東北、蒙古、新疆、西藏是未知數,個人以為幾乎不可能。這是客觀原因之一。另一個客觀原因是湘軍攻滅太平天國後,也迅速腐敗了下去,因為這隻軍隊雖然首腦極有思想,可並不是一支有信仰的軍隊,都是為了利益而來作戰的。湘軍打敗太平天國,更多是因為太平天國自身腐敗、內鬥。

基於以上觀點,曾國藩若造反,基本上國家就分裂了,漢人與滿蒙藏的戰爭是必然的,必是一場持久戰,最終獲利的是西方列強,而不是中國大地,這一點他看的很清楚。所以他寫了一幅對聯明志: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聖哲同學


曾國藩是中國舊文化的代表人物和忠實信徒,士大夫階層的代表,也是一位理想主義者。早先在朝中為官,以治學為主,若論政治,一開始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

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爭中,他把治學的理念帶到了帶兵上,注重精神教育。既是軍隊的統帥,還是個導師,相當於司令兼政委的角色。因此,曾國藩所要進行的事業是為了拯救舊社會和舊文化,而不是要顛覆政府。按照舊文化的理念,忠君體國是核心理念,曾國藩不能違背這個。

並且在同治初年的清王朝出現了興辦洋務運動的新氣象,令曾國藩看到了希望。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熟悉中國歷史的曾國藩非常清楚歷次改朝換代都要經過長期的割據和內亂。並且此時的中國被帝國主義勢力環繞,一旦內戰長期進行,勢必會引起亡國滅種之禍。

所以,曾國藩一面接受西洋文化擁護朝廷的洋務運動,一方面堅決做好封建衛道士,維護舊有的傳統文化。而要平衡兩者,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維護好那個搖搖欲墜的滿清王朝。


大將軍威武K


這就是境界和格局!洪秀全可以扯旗造反撼動封建統治。曾國藩不過是滿清養的一條狗,給他千萬兵他也不敢!貪汙受賄,殺人放火挖祖墳是專家。“修齊平”假道學他可以!定國安幫真的不行!


弓目


曾國藩如造反滿清肯定滅亡,天下大亂,唯一結果是曾剃頭人死族滅,因為他沒有統一天下才能和德行,屠城的屠夫後來用各種美言把自己美化成了儒聖人,這樣的偽君子能騙過大多低智商人但高智商英雄人物看死他,大亂時落誰軍閥手中都不會放過他,最終他會死的很難堪。


掀天揭地1


曾國藩是清末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他以一介書生組織湘軍平定了以毀滅中華文化為目標的太平天國邪教暴亂集團,避免了國家的四分五裂,同時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現代工廠安慶軍械所,他創辦了最大的現代工廠江南機器廠,他製造了第一艘輪船“黃鵠號”,他創辦了第一個翻譯館,他選派第一批留學生去美國留學,……為中國的現代化鋪下了第一塊基石!


船到橋頭直—3586FQI


這個滿清走狗敢造反?連淮軍這一關都過不了!離開了清朝,沒有了洋槍隊,清軍在一個星期滅了曾剃頭。他做夢都想做皇帝,問題是他既沒實力也沒膽!


打撈鬼


第一受滿清教育和道德倫理的灌輸,造反是最大的不忠,而且從200年前剃髮易服開始,早已完成了精神奴化!這和後來孫中山等人受國外思想的影響,提出驅除韃虜的口號時期,完全不是一種境界;

第二不到逼不得已時候不會造反,況且太平天國的結果,基本上主要人物都被凌遲了,誰會冒險去造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