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會在袁紹墳前痛哭流涕?

lucky小默


就和你曾經有一個跟你玩的十分開心的小夥伴突然被你給害死了,那你心裡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袁紹和曹操小時候的關係之好,讓人感覺有點兒意想不到,兩個人可以說一起打獵,一起遊玩,一起去搶新娘子……等等,這個事情不能說,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如果沒有權力之爭,兩個人根本就不會鬧起來,相反還是一對鐵哥們兒,甚至他們倆曾經一起當了八軍典校尉,兩個人可以說是形影不離,互相扶持。

說他們兩個是基友這一點沒有人說會不相信,這樣一個人,最後死在你的手裡,你感覺如何?那大漢天下只能夠容得下一個曹操或者是一個袁紹,不可能二者並存,二者之間驚天地泣鬼神的官渡之戰,也向大家證明了在權力面前,任何感情都是虛偽的,都是破碎的。

等到一切風波平息以後,曹操回頭一看,自己的老夥伴已經死在了自己的腳下,那自然也是一種兔死狐悲的感受,你說這大漢天下那麼多豬猴,哪個不是曾經見過幾面的?萬一哪天我像你一樣倒在另一個人的腳下,自己的土地被人給拿了自己的家人被人給搶了,那我在那個時候在天有靈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感慨時間也好,感慨感情也罷,當然對於曹操劍的老狐狸來講,他可以在哭兒子的時候說自己在那兒哭典韋,也證明著曹操的哭雖然不如劉備來的多,但是確實更加別有用心。

對於曹操來講,哭袁紹其實還有一方面的考慮,那就是對於北方人民的人心收買,(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以及對於袁紹手底下收編過來的將軍的人心的收買。

曹操畢竟是一個逆襲的屌絲,他以一敵數,終於在袁紹的手底下把冀並青幽全部搶過來,但是這個時候曹操也面臨著一種暴發戶的危險,也就是根基不穩。

袁紹祖上四世三公,他完全可以憑藉祖上給他的這些福廕,可以去。掌管天下,可以說一呼百應,全天下的官員一聽袁紹,那都是豎起大拇指,或者是俯首稱臣,至於說起曹操,那有人就會說他的,那是宦官的兒子。宦官怎麼可能有兒子呢?這就是一種諷刺的說法。

所以曹操威望不及袁紹,土地不如袁紹,天下的人心不如袁紹,他就必須得把袁紹曾經穿在自己身上華麗的衣服借過來,哪怕這件衣服被他踐踏的已經不成樣子,她還是假裝性的要把它穿在身上,就好像它去迎接天子一樣。

天子對於曹操來講有什麼用?有用的地方很多,但是更加的有害,這些。有害的地方可以說很致命,但是曹操必須得放棄掉考慮這些有害的地方,而選擇把天子給撿起來,攜天子以令諸侯。

所以說去哭一個死人沒有什麼丟臉的,沒有什麼放不開的,哭嘛,反正曾經咱們也是兄弟一起把酒言歡,喝醉的時候哪次沒有哭過,這次陪你好好哭一會。


漩渦鳴人yy


曹操,三國時期有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表演功夫絕對是影帝級別的。不過,曹操也是一個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更有喜怒哀樂。

所以,我覺得,曹操在袁紹墳前的這通哭,首先應該是真情流露,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看官渡之戰前曹操面臨的危險境地:西有馬騰,南有劉表,孫策。東有袁紹!曹操真的有四面楚歌之狀。當官渡之戰爆發時,袁紹發兵七十萬,曹操陣營裡真的是人心惶惶啊,許多人早已和袁紹暗中通氣,曹操也是心知肚明。我覺得那個時候就連曹操恐怕也不會有十分把握。也就是說,官渡之戰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輸了,什麼都是浮雲了!可是, 曹操以七萬之眾對壘七十萬,劇情竟然發生了神反轉,曹操贏了!

所以,到了那個時候,換了任何人,都會覺得百感交集,喜極而泣!

接下來,我們這位可愛的影帝的表演時刻來到了!

曹操邊哭邊說,當初我和袁紹共同起兵時,袁紹問我,如果我們失敗了,你打算怎麼辦。曹操反問道,你會怎麼辦?袁紹說,“我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眾,南向以爭天下。曹操說,我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看看吧,曹操這句話,分明就是對官渡之戰勝利原因的總結,他的意思說,我為什麼勝利了呢?因為智力和道義!當然了,這樣的話,袁紹的敗兵們是不可能聽到的。他們只知道曹操在袁紹墳前焚香祭拜,放聲痛哭。他們一定會感到由衷地佩服。曹孟德把剛剛得到的地盤哭得風平浪靜,波瀾不驚,人心大定。這種表面文章,任何政治家都是不怕做足的,何況還是曹操呢?

還有,曹操和袁紹還是曾經的同事。不過,我覺得曹孟德為這個哭的因素可以忽略為零,政治家的眼裡只有永恆的利益,他們有永遠的朋友嗎?

不足之處,歡迎朋友們留言指正哦!


梨花名相


說起曹操和袁紹,那可真是一對冤家,小時候兩人就是玩伴,經常在一起惹是生非,可以說是對彼此都非常熟悉。

袁紹的出身要高於曹操,袁紹家族是四世三公,家門顯赫,也算是當時頂級的官二代,富二代。


曹操的出身呢?,雖然曹操也算是富二代,但是他的家族名聲不太好,他的父親曹崇,是太監曹騰的養子,也就是說他是太監養子的兒子,雖然不差錢,但名聲和袁紹差遠了。

後來他們還在一起,討伐董卓,是盟友關係,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兩個人地位的不斷變化,最終兩人成了敵對關係,因而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戰”。最終袁紹大敗,從此一蹶不振,於公元202年,平定冀州叛亂後去世。


袁紹的死可以說是曹操造成的,包括袁紹的後代也是被曹操直接或間接害死的。那袁紹死亡兩年之後,曹操路過袁紹的墳前為什麼還放聲大哭呢?老蘇分析大概有幾個原因。

這可能是曹操的真情流露,畢竟兩個人從小就在一起,兒時的玩伴,感情還是很深的,袁紹畢竟是在和自己作戰後,一蹶不振,抑鬱成疾才去世的,曹操回想起了以前的感情,潸然淚下,曹操對袁紹是又愛又恨,愛的是以前的感情,和對自己的照顧,恨得是袁紹狂妄自大,最終自取滅亡。

哭給北方的老百姓看的,畢竟袁紹是曾經的河北王,在北方有一定的影響力,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也是有一定的威望的,曹操要表現出和袁紹深厚的感情,才能得到北方老百姓的擁護,確保自己的地位穩固。


哭給從袁紹的軍營過來的將領看的,官渡之戰時,袁紹的許多將領和謀士都投到了曹操麾下。曹操的這一哭,不僅穩住了這些將領的心,還會讓他們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效力,這些將領一看,曹操對自己的對手,我們曾經的領導都這麼重感情,對我們的話也錯不了,我們就認真幹吧!

曹操得這一哭,不僅哭得了民心,也哭得了軍心,更重要的是曹操真性情的一種灑脫表現。


老蘇拉歷史


曹操哭袁紹既是收攬人心,也是真實感情的流露。曹操袁紹這對曾經的好朋友好同事,最後為了爭奪霸權,兵戎相見,袁紹敗亡,曹操留下漢賊的惡名!

先說收攬人心。袁紹家世顯赫,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被眾諸侯推舉為盟主,可見袁紹之得人心。官渡之戰,曹操雖說取得了勝利,但是袁紹集團並沒有迅速崩潰,只是暫時實力受損。可惜袁紹度量不夠大,連氣帶病,生命垂危。廢長立幼,導致兄弟爭位,實力大損。袁紹手下能人還是不少的,武有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文有沮授,審配,田豐,許攸,從一個側面說明,袁紹還是得人心的。只是最後不善於決策,好謀無斷,釀成慘敗!曹操祭拜袁紹,很明顯收攬人心。

再說感情流露。人都是講感情的,即使是奸雄也不例外。曹操袁紹都擔任過西園校尉,共同輔佐大將軍何進,想來感情應該不錯。不然曹操發矯詔,第一個應詔的就是袁紹,並且推舉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初期,兩人關係也應該不錯。只是最後分道揚鑣,但是都有王霸之志。袁紹敗亡,曹操內心也有所感觸吧,但是沒辦法,爭奪天下,只能是你死我活。


西魏書生


1,惺惺相惜,同時起兵討伐董卓,而今身死家滅,能不讓人唏噓?!2,籠絡人心,袁紹佔據河北,手下大批文臣武將,祭拜袁紹,利於穩定人心,鞏固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