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故事:因字得福

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故事不長我講給你聽……

作者:錢子聰,出生於1949年8月,文革開始時就讀於昆明市第八中學高68(4)班,1969年下鄉到雲南省潞西縣遮放區戶弄鄉插隊、1974年底返昆。現在是昆明市實驗中學的退休高級教師。

因字得“福”

知青故事:因字得福


“頭頂香蕉,腳踩波籮,摔一跤後爬起來衣服包包裡就裝滿花生米。”這種宣傳效果,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並不亞於當年曹操的望梅止渴。正是帶著這種美好的憧憬,我在1969年2月來到了潞西縣遮放區插隊。

第一年還真有些“鶯歌燕舞”。因為有180元的安家費;所以,大家都基本上不出工,可以盡情地跨區,跨縣找要好的同學、朋友玩。被“再教辦”的稱為“流竄犯”。

第二年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不但沒有安家費,還必須出工,否則隊上不會借給你糧食。家庭條件好的每月還有點幫補,仍可以繼續“流竄”。而絕大多數知青都開始面對現實,老老實實地出工、幹活!由於幹農活大多數知青都是外行,所以“能力、效力、耐力”都是咱們的弱項,每天的報酬也很底,一般只是兩三分。而強勞動力每天的最高分值是十二分。

有一位女知青幹一天活還要倒貼“黃瓜”二兩。我們隊上有土政策,她因為出工時戴眼鏡被扣一分,戴手套再扣一分,穿鞋子又扣一分。她幾次都只評著二分;那麼,這一天出工,她無論怎麼賣力,結果,還倒差隊上一分。那段日子,對知青來說的確很是艱難。

出於本能,知青群體開始悄悄地分化。除了一些出境參加緬甸人民軍或幹一些更出格的事以外,不少知青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來逃離“苦海”:如參加縣、區文藝宣傳隊、當赤腳醫生、趕馬車、開手扶拖拉機、進鄉上辦的小工廠、甚至還有爭當讀“毛選”的積極分子……我在這些方面都慢了半拍或是弱者;所以,只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份了。

就在“山窮水盡疑無路”時,對一部分知青來說,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遮放公社耍修建一座水電站。我們寨子已經接到通知:派三個勞動力參加會戰。對一般傣族社員來說,因為要顧家,所以很少有人願意去。當隊長找我商量時,我就爽快地答應了。一方面能記全工分;另一方吃集體伙食,省掉了在家時每天勞累後的“埋鍋造飯”,在我看來,自己也已經跳出了一半的“苦海”。

第二天,隊上就派了一輛馬車,把我和另外兩個社員連同行李一塊送到了工地。在去的路上,我找到了一點自信和強者的感覺。另外兩個社員中,一個是六十多歲的老波淘;還有一個是四十老幾還討不到老婆的“獨眼龍”。下午,到指揮部報到後就被安頓在“先遣隊”蓋好的工棚裡。六點整,捧著自己的鋁飯盒到食堂裡吃了下鄉後的第一頓“不勞而獲”的晚餐。儘管它是那樣的清燙寡水,但對我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儘管知青是接受“再教育”的對象,但出工前要排隊,喊口令,這相對來說知青要強一點。所以,我們鄉另外一個隊的知青撈了個小隊長,而我也撈了個小組長的“官”。

幹了幾天的活,我發現在工地上攬“輕鬆”活的知青比在生產隊裡的還要多。除了縣、區、鄉、已有的名目外,還有通訊員、廣播員、保管員、秘書、食堂工作人員……聽說指揮部還準備成立一個“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我也尋思自己能否再找一點更輕鬆,更有利的出路;但前思後想沒戲。我唱歌、跳舞、玩樂器都是外行,其它松活早已經滿員。不過,我覺得已經比上不足而比下有餘了。認命吧。

修水電站要築攔河大壩;築大壩就要先修導流溝,這就是第一期工程。那天,我們正按照測量隊事先劃定的線路挖著導流溝。指揮部又派人來下達了再加快進度的指令。不管進度是快還是慢,幹累了還是要休息一會兒。我找了一處蔭涼的地方,把鋤頭橫在地上而屁股順勢坐在鋤頭把上,掏出了“毛煙”,裹了一根吸著。這是在隊上幹活時養成的“習慣”。如果你不抽菸,那麼,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都要被扣工分。理由只有一個:偷懶。

當我點燃第二根喇叭煙時,指揮部又來人了。這是一位穿戴整潔的女知青。她沒有催進度,而是直呼其名地叫我跟她去一趟指揮部。我當時一頭霧水,也不敢問什麼,就跟著她走了。還是她打破了僵局,自我介紹是指揮部的通訊員。總指揮派她來找我,有什麼事,她也不知道。

儘管由於自己家庭出身不好,一貫都是夾著尾巴過日子;但此時還是有些緊張。一路上翻來覆去的尋思:自己有沒有在無意之中犯過什麼事?儘管百思不得其解;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別人幹過的那些出格事。如買走私手錶、五星打火機、販賣解放鞋、都沒幹過;甚至連緬甸豬油都沒買過……

到了指揮部,周總指揮讓我在他簡陋的辦公桌對面坐下;然後笑著對我說:“明天來這裡報到,把行李也搬過來!”由於沒有思想準備,我的腦袋“嗡,嗡”作響。在響聲中我反覆自問,我能幹什麼?該不是自己聽錯了吧?

周總指揮見我沒反應。就安排了具體的工作:“你以後就幫我寫一寫有關的材料、報告……到時我會吩咐你。”他見我還在傻站著,才揭開迷底:“我在郵局看到了你寫回家的信封,上面是一手漂亮的好字!我也調閱了你的檔案材料:是高中生。你能幫我,我這個造反派起家的革委會主任就能少吃力一些……”

從此,我在水電站工地上很是風光了一陣子。

知青故事:因字得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