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德軍還有沒有可能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

戰情解碼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德軍還是可能重新奪取戰場指揮權的,前提是蘇軍要特別重大的錯誤或者連續犯錯。

蘇德戰爭的轉折在於莫斯科會戰和斯大林格勒會戰。

莫斯科會戰遏制了德軍閃電戰的銳利勢頭,讓戰爭徹底陷入持久戰。

在莫斯科會戰之前,德軍基本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唯一沒有被攻陷的重鎮列寧格勒,也被重重包圍,而且包圍這裡的德軍數量並不多,被牽制的兵力並不多。

莫斯科會戰的重要意義,在於通過持續3個月的血戰,迫使德軍暫時轉攻為守,並且全線撤退撤退100到250公里。

同時,此戰德軍傷亡也很大,超過50萬人。

蘇軍雖然也傷亡70多萬人,但蘇軍可以使用的兵力比德軍大得多。

所以,這70萬的傷亡對於蘇軍來說不足以傷筋動骨,可以迅速補充。

同時,守住了莫斯科也就拱衛了大後方烏拉爾山區的兵工廠,讓蘇軍具有長久作戰的能力。德軍最怕的就是持久戰。

莫斯科會戰以後,雙方大體是均勢,但德軍仍然掌握著戰場主動權,佔據上風,可以任意發動進攻攻擊蘇軍。

所以,蘇軍並沒有消滅戰敗的危險。

而斯大林格勒會戰則是極為關鍵的。

如果斯大林格勒被德軍攻陷,蘇聯南部的大片領土就有很大威脅,甚至可能會保不住。

尤其重要的是,蘇軍控制的高加索油田就會受到相當的威脅。

對於蘇軍來說,高加索油田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蘇軍的戰爭血液。

所以斯大林格勒會戰的意義很重大。但退一步說,即便斯大林格勒被德軍攻陷,蘇軍也不可能迅速就垮了,只是陷入非常被動的地位而已。

但事實上,德軍失敗了。

經過長達7個月的苦戰,德軍不但沒有攻佔斯大林格勒,還被迫後撤,損失了高達80多萬的部隊,很多部隊是成建制被合圍殲滅。

對於德軍來說,這種損失幾乎是致命的。德軍深入蘇聯境內想要補充是非常困難的,尤其很多部隊成建制被消滅,根本就無法補充,只能重建。

相反,蘇軍雖然損失120萬人,但這種損失仍然是蘇聯可以承受的。

斯大林格勒會戰以後,德軍不但戰略上陷入頹勢,實力上也落了下風。

那麼,德軍能不能贏呢?

還是可能贏的,就是必須蘇軍犯有重大錯誤或者連續犯錯。

如果蘇軍不犯大錯,或者不連續犯錯,德軍基本就不可能贏了。

其實稍後蘇軍就吃了個大敗仗。隨後的哈爾科夫反擊戰中,德軍擊潰蘇軍攻勢,消滅了大約52個紅軍師及重新佔領哈爾科夫和別爾哥羅德。

但蘇軍隨後立即調整戰略,主動向後收縮,避免了連續失敗。

此戰蘇軍損失十多萬,遠遠談不上傷筋動骨。

其實,僅僅哈爾科夫反擊戰已經可以看出德軍已經難以扭轉戰局。

此戰德軍兵力約三四十萬,而蘇軍已經猛增到120萬以上,損失10萬算不了什麼。

此戰以後,蘇軍高級軍官再沒有犯過什麼大錯。

比如庫爾斯克會戰,蘇軍發揮了自己最大的優勢,最終擊敗德軍。

隨著盟軍上百萬大軍在德軍西線諾曼底登陸,德軍基本沒有招架之力,蘇軍一路打到柏林。

其實,蘇德戰爭大概在斯大林格勒會戰就已經分出了勝負。

美國老電影《坦克大決戰》中,旅長海斯勒上校曾經對部下中士說:1942年我們就知道贏不了戰爭。


薩沙



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東線德軍各集團軍群的力量損失慘重,大部分作戰師都再也沒有恢復到最佳狀態。達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對於繼續爭奪東線主動權已經開始有心無力了。其實早在莫斯科戰役後,德軍已顯現出頹勢,根據國外一位資深軍迷(Panzerstuffen)的研究,德軍在41年6月時還是一個可以在整個東線發起全面進攻的強大力量(136個可以執行各種任務的作戰師,27個需要進行整頓後才可以執行進攻且多數只能執行有限進攻任務的作戰師,46個適合防禦且過半隻能進行低烈度防禦的作戰師)。

然後在莫斯科戰役失敗後,即1942年3月,德軍已經開始傷筋動骨。(8個可以執行各種任務的作戰師,50個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整頓才能執行有限進攻任務的作戰師,還有102個只能進行防禦任務的作戰師,其中29個師只能執行低烈度防禦)即便是經過了3個多月的修整補充也只能在東線局部地區展開大舉進攻。但在南線的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還是遭遇了嚴重慘敗。

而經歷了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即1943年春季的德軍情況還不如42年3月。當然對面的蘇軍也不好過,畢竟傷亡要遠大於德軍,可是由於蘇軍早早就開啟了戰爭總動員使蘇軍要比德軍能耗。蘇軍的武器裝備也在43年開始與德軍基本持平且局部佔優。兵力對比德軍也處於劣勢。

這樣即便是41年狀態最佳和42年狀態至少比43年好的德軍都爭奪主動權失敗了,那就更不要說斯大林格勒戰役後了。

而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德軍最有“可能”(當然也只是從不可能裡挑出相對可能的時間段)重奪戰場主動權的機會也就是在43年夏季了。但其實這也是不怎麼現實的。可能大部分人已經想到了堡壘行動。雖然在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後於庫爾斯克周圍形成一個突出部,但是前期德軍戰力未恢復,且三到四月份因冰雪融化導致很多區域的道路泥濘,德軍即便發起進攻不會有多大進展。而且由於蘇軍重兵並未聚集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即便是拉平了突出部,最多也只是緩解一下東線局勢,但因為蘇軍主力尚在,且很快將對德軍發起大規模攻勢。德軍肯定也挺不住,最多戰損好看些而已。

而五到六月份當德軍正在恢復戰力的時候,蘇軍那邊已經部署了大量人力展開防禦,並且組織反攻的重兵已經在集結中。計劃來一場防守反擊(因為USSR上層已經在3月底察覺德軍可能要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展開大動作)。這樣就像歷史上的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戰役的結果一樣了。

至於剩下的時間段就更加不可能了,由於蘇軍的優勢越來越大,加上盟軍在意大利展開大動作,並還要計劃在法國展開更大的攻勢,狀況已經不佳的德軍還要分兵應付英美盟軍。再加上由於盟軍的不斷推進,英美和蘇軍都有在轟炸德國的後方,使德國的戰爭機器得不到全面施展。德軍翻盤也只是無望了。

所以綜上所述,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德軍只能打一些讓對手有所放血的戰術性勝利的戰役了。


黎塞留的野望


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只是大傷元氣,並沒有傷筋動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德軍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的機會還是有的。

在1942年同時進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和高加索戰役對兩方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蘇軍最終也只是慘勝德軍。

在1942年5月-1943年3月由曼施坦因組織和策劃的哈爾科夫反擊戰中,以10萬德軍消滅和俘虜了幾十萬蘇軍,特別是德國的"克萊斯特"裝甲集群的反衝擊,使得蘇軍幾乎沒有招架之力而全面潰敗。從哈爾科夫戰役可以看出德軍還有非常大的戰鬥力, 蘇聯這個時候還不具備徹底打敗德國的實力。 德軍在這次戰役中極大的殲滅了蘇軍的有生力量, 縮短了斯大林格勒戰役後雙方在兵力上巨大的差距, 也極大的增加了德軍的士氣。

德軍在哈爾科夫取得的戰績也拉開了庫爾斯克會戰的序幕,而庫爾斯克會戰就是德軍最有可能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的契機。

德軍如果在庫爾斯克會戰中,挾哈爾科夫大勝蘇軍的士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用裝甲集群合圍殲滅中央突出部的蘇軍,重新奪回戰略主動權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就算暫時不能取得全勝, 也會給蘇軍一個重創,其後德軍的虎式、豹式和象式等重型坦克及斐迪南坦克殲擊機投到戰場後,作為主戰坦克的II號、III號和IV號坦克配合“黑豹”、“虎式”重型坦克進攻,給蘇軍造成巨大的、持續性的打擊。 這樣,德軍有可能會取得比基輔戰役更大的戰果,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

但由於希特勒為了等數量不多的虎式和豹式坦克投入戰場,乾等了二個多月,給蘇軍做好嚴密防務和駐守數量極為龐大的兵力,德軍進攻緩慢且損失慘重,最後因為意大利被盟軍登陸了西西里島,小鬍子為了戰略伙伴的友誼,抽調最精銳的第二裝甲軍到意大利防守而被迫撤退。蘇軍乘機反攻, 德軍且戰且退, 最後是蘇軍慘勝德軍。

此次戰役之後,德軍完全失去了戰略主動權,進入了全面的防禦,再也沒有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的能力了。


原創作品,歡迎喜歡歷史的朋友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談文論史


不可能了。

原因很簡單,1941年12月美國參戰,到斯大林格勒戰役時,美國工業和軍隊基本完成了向戰時動員體制轉軌的工作,美國工業對盟國的援助與日俱增,而美軍也開始不斷向歐洲集結,美國陸軍航空隊加入後,盟軍對歐陸德佔區的戰略轟炸也與日俱增,德軍在西線受到的威脅越來越大。



對於德軍來說,唯一擺脫兩線作戰窘境的途徑,就是在美軍大量投入西線發力之前,迫降蘇聯或者至少迫使蘇聯達成停戰,但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首次殲滅德軍近30萬人的大規模戰役集群,這無疑堅定了蘇聯從上到下的勝利信心,基本上斷絕了東線單獨媾和的可能。



而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損失了大批訓練有素的部隊,這種損失對於蘿蔔快了不洗泥的蘇軍來說還可以補得上,而對於人力資源相對匱乏的德軍來說,一次性損失這麼多訓練有素的歷戰老兵就傷到元氣了,而且西線壓力迫使德軍將更多的資源轉向西線(尤其是德國空軍),這樣一來投入東線的資源更加緊張,要組織起足以扭轉戰爭主動權的攻勢愈發力不從心,而且軸心國軍隊不久後又在突尼斯丟掉了35萬人馬(其中十多萬德軍),經過這兩次失敗,德軍雖然仍然能夠組織戰役性的反擊,但是要組織起足以扭轉戰局的反攻,基本上已經不可能了。


DDG的老船塢


斯大林格勒戰役後,蘇德戰場主動權也在德軍手裡,庫爾斯克會戰時,盟軍在意大利登陸,德軍再次陷入兩線作戰,才使德軍喪失了主動權,不是盟軍登陸意大利,大量德軍從激烈的戰場被調走,蘇軍是無法取得戰役勝利的。

斯大林格勒戰役之所以蘇軍取得勝利,首先是希特勒過於樂觀,草率改變了作戰計劃,把進攻高加索油田的兵力,分出來一部分發動了斯大林格勒戰役,這本是東線德軍計劃中沒有的。進攻高加索的藍色方案中不包含斯大林格勒,即便草率的改變了計劃後,進攻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團軍,只要到達斯大林格勒郊區,切斷鐵路樞紐就完成了戰役目標。本來就是冒險的分兵出擊計劃,可是由於初期打的太順利,第六集團軍出乎意料的突入到了斯大林格勒城區,讓已經膨脹的希特勒再次做出錯誤判斷。把第六集團軍俄任務再次變成佔領整個斯大林格勒地區。

結果沒想到蘇聯高層的決心保衛斯大林的決心異乎尋常,過長的補給線導致第六集團軍真的成了孤軍,本來也不用從斯大林格勒撤退,只要撤退到原定計劃的郊區,等待後來曼施坦因率領的援軍就可以了。可是希特勒固執的不許撤退一步,才出乎蘇德雙方的意料,把個第六集團軍斷送了。

無論東西兩線,單打獨鬥都沒有徹底擊敗德軍的可能性,德軍是被兩線夾擊打敗了。二戰其實非常的兇險,對於軸心國來說,二戰是一場必然失敗,但又差一點獲勝的戰爭。如果不是多方面因素遇到一起,蘇聯在初期基本上就被打垮了,蘇聯一垮整個戰局就出現變數,戰爭拖下去核武器必然率先在德國出現。德國當時已經完全掌握彈道導彈技術,一旦導彈和原子彈結合,加上希特勒的極端性,還真的是可怕的。





雯臣


首先我們先看看蘇軍是如何奪取戰場主動權的,1942年的蘇軍在整個夏季都處於非常被動的地步,尤其是南翼戰場,不僅丟掉了頓涅茨盆地和克里木半島,而且高加索的油田也面臨著被佔領的危險。蘇軍在冬季反攻時的軍事實力並不比夏季要強多少,甚至還要弱一些,可是卻在斯大林格勒取得重大勝利,一舉扭轉了被動的戰略態勢,轉入了全線的反攻。所以蘇軍之所以在1942年底奪取了戰場主動權,靠的不是絕對的實力優勢,而是戰略上的正確部署,利用了德軍在戰略非常明顯而又致命的失誤,這是軍事謀略上的勝利。



1942年至1943年冬季戰役結束後,得益於曼施坦因在哈爾科夫發起一場成功的反擊,重創了蘇軍的快速部隊,抵消了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所遭遇的慘敗,蘇德兩軍都遭受嚴重的損失,戰局再度歸於平衡。雙方都沒有將對方置於死地的實力,不過介於蘇聯自身人力資源優勢,加上盟國越來越多的援助,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軍遲早將在數量上佔據絕對的優勢,進而在絕強的力量下壓垮德軍。所以對於德軍來說是比較不利的,但是我們不能說德軍就此失去了奪取主動權的可能。


1943年的德軍仍舊在素質上佔據明顯的優勢,哈爾科夫反擊戰就是典型的例證,即使在非常不利的局勢下,一旦德軍轉入機動作戰,仍舊具備強大的戰鬥力,之所以沒能殲滅大量的蘇軍有生力量,是因為冬季作戰條件惡劣,夜晚部隊只能在村莊過夜,無法徹底封閉缺口,得以讓蘇軍人員逃脫。雖然哈爾科夫反擊戰的勝利只能算是戰役上的,但是其作戰模式卻非常值得借鑑,即通過有計劃的戰略撤退,誘使蘇軍主力不斷西進,進而暴露出側翼,提供德軍圍殲蘇軍主力的絕佳機會。只需要將這種作戰規模擴大就可以了,不再是一個集團軍群的事,而是數個集團軍群的大規模“後發制人”,殲滅的目標則是蘇軍一個或數個方面軍。


其實蘇軍在斯大林格勒的勝利就是屬於“後發制人”,跟德軍在哈爾科夫的反擊如出一轍,都是利用對方不斷深入,兵力分散,後勤補給不足,側翼暴露,從而發起強大的反攻,殲滅對方的有生力量後,逆轉了戰場的局勢。所以如果德軍在此後採取這種後發制人的戰法,不斷的殲滅蘇軍的有生力量,以運動戰和殲滅戰為主,而不是單純的陣地戰,德軍還是有奪回戰場主動權的希望的,畢竟蘇聯的徵兵年限已經下調到15歲,不可能長期承受1941年和1942年夏季那樣軍隊的大量損失。

不過即便德軍能夠取得東線戰場的主動權,德國也不可能贏得東線的最終勝利,最好的結局也只不過是迫使蘇聯難以承受軍事上的巨大損失而選擇和德國和談,也就是說,德軍能在東線取得平局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戰略論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從參戰國之一的德國角度來回答。

英國的軍事戰略理論家利德爾哈特在他的著作《山那邊》提到,他問過德國將領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是否還有取勝的信心這一問題,龍德施特勒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認為德國完全有機會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獲勝。德軍的彈性防禦戰術在43年初的戰鬥中有效打擊了蘇軍。

從德國的角度來看,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蘇聯在哈爾科夫戰役中的表現極其拙劣。蘇軍在這一次戰役中損失24萬人,裝甲車輛上千,而在奧廖爾和布良斯克方向,蘇聯的進攻很猛烈,但德軍堅守更加穩固。蘇軍對德軍的進攻如莫斯科戰役後倉促進行的進攻,不僅未能取得決定性成果反倒自身損失慘重。那麼在蘇聯軍隊進攻不力不能有效殲滅德軍一線有生力量的情況下,蘇聯方面自然也就還未能取得蘇德戰場的戰略主動權。

德國認為在43年間,德軍新一代坦克即虎式重型坦克已經投入批量生產,德軍未來在裝甲部隊的質量上將會取得一定的優勢。而4號坦克也已換裝75毫米長管炮,德軍現有的裝甲部隊與蘇聯交手也未必吃虧。德國在單兵裝備上也有了更新,MP43突擊步槍也開始列裝德軍,並在之前的列寧格勒戰役中發揮出色。此外德國部隊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於春天獲得了3個月的修整時間,部隊士氣得到了很大恢復。德國人認為,經歷一系列戰鬥後,德軍損失固然慘重,但蘇聯也不好受。如果能殲滅庫爾斯克地區的蘇軍並藉此深入進攻蘇聯後方工業區或能源產區,將會對蘇聯造成毀滅性打擊。

而從此後的庫爾斯克戰役來看,不能說德國人的想法是沒有道理的,德軍一度突破了蘇聯3道防線,即便最後放棄進攻導致戰敗,獲勝的蘇軍的損失也確實高於德軍。

因此,我覺得如龍德施特勒所言,德國在斯大林格勒後完全有機會扭轉戰局,就是要贏下庫爾斯克戰役,並且要贏的漂亮。至於這個機會有沒有辦法抓住,至少,曼施坦因是認為完全有機會的。


Lhclearly


斯大林格勒戰役被認為是二戰東線戰事的轉折點,此戰雙方損失巨大,尤其是德國,其主力部隊第六集團軍全軍覆沒,損失約為25萬人(不包括軸心國其他部隊),主將保盧斯元帥被俘。

而蘇軍同樣損失巨大,傷亡總數超過100萬人。

看似勢均力敵的一場戰役,為什麼能稱為轉折點,這要從當時的戰場態勢說起。

蘇德戰爭開始後,德國從南北中三線進攻蘇聯,經過短暫的勝利後,德國的進攻逐漸停滯下來。

北方集團軍群受困列寧格勒,久攻不下,整個衛國戰爭期間,再未前進一步。

中線打到了莫斯科城下,原本計劃三路會師,一舉拿下敵國首都,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被朱可夫終結了不可戰爭的神話。

南線進展順利,打下基輔不說,還殲滅了蘇聯大量有生力量,如果不是南線執著於圍殲西南方面軍,莫斯科戰役不會輸得那麼慘。

如果說蘇德戰爭是一場足球比賽,那麼莫斯科戰役後, 雙方場上比分就是1:1,德國先進球,蘇聯搬回一個,場面上,德國依然佔優。

與對手相比,德國是一隻崇尚技術的球隊,他們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打仗講究技巧,鬥智不鬥力,而蘇聯雖然技術粗糙,裝備簡陋,卻在力量和鬥志上佔據優勢,除此以外,德國是客場作戰,天氣後勤人數都站在蘇聯一邊,場地越爛,比賽時間越長,後者的越佔優勢。

此時的德國,迫切需要再下一城,搶回主動。

1942年德國在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中取勝,北線南線分別擊潰蘇聯的反擊,加之夏天到來,德軍戰鬥力有所恢復,大本營認為,繼續圍攻莫斯科勝算不大,嚼過的饅頭再嚼一遍也沒意思,如果能夠拿下斯大林格勒,打開蘇聯南部高加索的通道,不僅能夠控制蘇聯內河運輸咽喉,還能徹底佔據蘇聯西南部的糧食和石油基地,進而 引誘土耳其出戰,一舉多得。

斯大林格勒戰役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爆發。

可以說,這是比賽第二回合的核心戰役,雙方都壓上了全部,誰都輸不起。

但蘇聯贏了。

德國不僅沒有實現賽前部署,還損失慘重,德國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將軍高呼:“我們在斯大林格勒損失25萬官兵,那就等於打斷了我們在整個東線的脊樑骨。”

比分變為1:2.

熟悉足球比賽的網友都知道,從1:0變成1:2,想再扳回來,十分困難。

更何況,蘇聯的後勁被完全激發出來,愈戰愈勇!

廣袤的蘇聯國土,猶如一個巨大的魔術師,不斷變出坦克、飛機、大炮和海量的士兵。

而不可一世的德國,卻失去了魔力,變得畏手畏腳。

雖然此後有天才的曼施坦因在庫爾斯克組織反攻,但那更像是拖刀計,砍了對手一刀,又被對手砍了一斧頭,蘇軍已經完全不懼怕德國人,奧博揚雙方硬槓就是蘇聯實力的證明。德國能獲得一時的勝利,打蘇聯卻會用兩倍三倍的勝利來反撲。

德國再無可能奪回主動權!



日慕鄉關


奪回主動權的機會是有的,但難度非常大,可能性也就百分之二、三十左右。原因有些:首先蘇軍的實力持續增長,兵力、裝備、經驗等都有大的提高。特別是空軍,已不在是戰場的可有可無的配角,正逐漸成為戰場的主力之一。

其次,德國過晚的戰爭動員,使斯大林格勒戰役後的東線德軍,在裝備和人員上都難以獲得滿意的補充率,包括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戰役也一樣。隨後總動員的產能雖然逐漸釋放,但此時的德軍要應付的不單單是東線的蘇軍了,1/3左右的陸軍、超過半數的戰鬥機部隊、及大量裝備、物資被用於法國和意大利(並且隨時間不斷增加)。

再次,在東線戰事接近於轉折的關鍵時刻,美英對德的戰略轟炸逐漸顯現作用,對德國賴以維持戰爭的工業基礎破壞逐漸增大。由此造成不但破壞工業生產,而且牽制了空軍戰鬥機部隊的絕對主力,百萬級的高炮部隊,使大量生產力、武器、人力物力用於對抗美英的戰略轟炸和恢復被毀的生產力。

最後,在43、44年,蘇軍接受了大量美援物資,進攻、後勤、生產等能力都呈現大幅提高。另外加上希特勒的錯誤作戰方式,使德、蘇二軍力量天平失衡不斷加大。

由此可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德軍要奪回戰場主動權是非常困難。


探測衛星A


有可能,但是微乎其微,等於沒有,並且歷史上的德軍也做出了努力。

首先看,莫斯科會戰和斯大林格勒戰役成了兩場絞肉機,德軍兩下重拳沒能直接打死蘇聯這個巨人,接下來就會非常難受。

第一,1942年底,斯大林格勒兵敗註定之時,德國依然控制著蘇聯四成人口,而就在1943年,蘇聯軍隊的兵源已經近乎枯竭,並且後方出現大饑荒,而即使是徵召四五十歲的兵力也要維持反攻,因為不反攻奪回土地人口蘇聯就無力再戰。

第二,蘇聯和德國在1943年都還吊著一口氣,都還有最後的牌可打,蘇聯更慘一些,但是斯大林知道自己有美國和英國的援助,而且德國的盟友日本明顯無力對遠東蘇聯部分進攻。

第三,英美的援助重要的不是大量的物資,還有對德國從西線和地中海的威脅,1943年意大利投降、盟軍登陸西西里以及西線空戰都讓希特勒神經緊繃,許多東線部隊被迫向西向南調動。

第四,曼施坦因在哈爾科夫的神來之筆讓東線稍稍穩定,也因此引出了庫爾斯克戰役,如果想讓後繼無力的蘇聯和談,前提就是在1943年能夠鞏固已有防線的同時在一場大戰中處理掉百萬級別的蘇軍。

第五,東線核心是守住第伯聶河且打贏庫爾斯克戰役,然而打贏的條件時從北歐和西線調兵,當時1943年德國空軍仍有西線制空權,這就需要意大利堅挺一把,獨自面對1943年的進攻,至少保證不分散德軍的兵力。

第六,在蘇聯在整個1943年無法越過第伯聶河並拿回烏克蘭後,糧食和兵源將直接讓蘇聯走向和談,然而這需要最後一擊,那就是遠東方面超120萬的蘇聯駐軍不會被調動,那就需要日本的有效威脅甚至佯攻,這樣就必須倒退回1941年,日本沒有發動太平洋戰爭,所以這基本不可能。

第七,美國的加入才是德國無力解決蘇聯的難題,即使美國通過租借法案給蘇聯輸血,也好過直接出兵北非和歐洲。

綜上所述,在微乎其微的條件下德國有一個可以體面結束戰爭的機會,但是這樣的機會需要希特勒的理智、德國軍官團的豪賭、日本的理性和意大利的堅挺,而這些東西幾乎不可能同時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