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克倫威爾

曾經有議員這樣描述克倫威爾:“他穿著非常普通的衣服……他的亞麻布並不很清潔…衣服上總有一小點瑕疵,或兩三點血跡,他的臉腫脹而有血色,他的聲音‘尖銳而不和諧’,脾氣‘過度暴躁’,他說話的時候,常常引用《聖經》,所講的話就是法律。”但正是這樣個沒有受過相當教育的甚至有點粗俗的傢伙,以自己的傳奇經歷,步步地成為了主宰英國的最有權勢的人,成為英國革命中的主導人物之一。

歷史人物:克倫威爾

倫威爾回憶自己的家庭時曾說:“我生來就是個紳士,地位既正顯赫,也非默默無聞。”克倫威爾於1599年出生於英國的亨廷頓,心的父親是亨廷頓市議會的議員。他小時候任性乖張,非常淘氣。17歲時進入劍橋大學學習,受到了很多清教徒思想的影響。但由於父親的去世,他被迫棄學,返回家中照顧家庭。兩年後,他又在倫敦學習界法律。21歲時,他與伊麗莎白·波琪結婚,後者是商人的女兒,為克倫威爾帶來了一筆可觀的嫁妝,而且是位能幹的主婦。克倫成爾在4當地逐漸建立了自己的聲望,28歲時,被選為亨廷頓郡的代表出席國會。

歷史人物:克倫威爾

1642年,國王的軍隊與議會的軍隊打起了內戰,克倫威爾堅決地站在議會一邊。他回家鄉招募了一支的騎兵隊,這支軍隊訓練有素,英勇善戰,被人們稱為“鐵騎軍”。內戰初期,議會軍因沒有強有力的領導而屢遭敗績。但克倫威爾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局面,他率領鐵騎軍於1644年贏得了具有轉折作用的馬斯頓草原戰役的勝利,此後議會軍節節勝利。1645年,議會軍改組成“新模範軍”,由戰功顯赫的克倫威爾出任副總司令。克倫威爾雖然只是副總司令,但因總司令無能,他掌握著實際指揮權。1645年,“新模範軍”在納斯比戰役中殲滅國王軍的主力。次年,國王的大本營牛津被攻克,內戰以議會軍的勝利而告終。克倫威爾在內戰中戰功卓越,憑藉軍事實力掌握了英國的統治權。

歷史人物:克倫威爾

1649年1月30日,克倫威爾處死了在內戰中被俘虜的國王查理世。隨後他平定了各地的叛亂,穩定了國內局勢。9月,他率軍出征爾蘭和蘇格蘭。3年後,愛爾蘭和蘇格蘭都被納入克倫威爾的統治之下。1653年12月16日,克倫威爾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就任英格蘭、蘇格、愛爾蘭的護國主,並擔任軍隊的統帥,建立了軍事獨裁政權。克威爾當政期間,在外交上取得一系列成就:打敗橫行海上一個多世紀的荷蘭,使荷蘭人被迫接受《航海條例》;壟斷了葡萄牙殖民地的對外貿易;使丹麥承認英國船隻有權自由出入波羅的海;奪得西班牙在加勒比海上的奴隸貿易中心牙買加。

歷史人物:克倫威爾

1657年,英國國會呈遞《恭順的請願建議書》,請克倫威爾就任英國國王。克倫威爾雖然婉言謝絕了這一請求,但卻把護國主制改為世襲,成了英國實際上的無冕之王。1658年,克倫威爾在白金漢宮病逝被葬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兩年後,新選舉產生的國會決定歡迎查理一世的兒子回國繼承王位,克倫威爾殫精竭慮推翻的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