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姓氏-陳姓

陳氏出源有四處:

(一)據《姓纂》的記載,陳姓最早出自為媯姓。據《史記·陳杞世家》載:舜娶帝堯的女兒娥皇、女英為妻。因為他們居住在媯汭,子女以水名為姓氏,稱媯氏。舜死後禹繼位,他封舜的兒子商均於虞(今河南虞城縣北)。後,商均的第三十二代孫逷父(又稱閼父)投附周國任陶正(管制陶之官)。周武王滅商後,封逷父的兒子媯滿封於太昊之墟陳(今河南淮陽),建立陳國。媯滿諡號胡公,人稱胡公滿,是陳姓的血緣始祖。

據《田敬仲完世家》等史料記載:春秋周惠閬五年(公元前672年),陳國在第十二位國君陳桓死後,其弟陳佗殺太子免自立為君,史稱陳厲。後來太子免的3個弟弟利用美人計殺了陳厲公,陳厲的兒子陳完避禍逃奔齊國。陳完到齊國後以田為氏,為齊國田氏之祖。春秋周靈王洩心二十七年(公元前545年),田完四世孫田桓子與鮑氏、欒氏、高氏合力消滅當國的慶氏;之後田氏、鮑氏滅欒、高二氏。田桓子為了攏絡齊國的民心對齊國公族“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對百姓則“之貧均孤寡者,私與之粟”,取得公族與百姓的支持。齊景公時,公室腐敗,對百姓卻剝削慘重,“百姓苦怨以萬數”。田桓子之子田乞(田僖子)為了進一步爭取民眾,收稅用小鬥,借貸用大斗,償還再用小鬥;於是,“公棄其民,而歸於田氏”,百姓紛紛從公室逃至私家田氏,“齊之民歸之如流水”。周敬王匄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齊景公死後,齊國公族國、高二氏立公子荼為國王(齊晏孺子荼)。田乞驅逐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為國王(齊悼公),自立為相。從此,田氏掌握了齊國國政。周敬王匄四十年,田乞殺齊簡公,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

戰國周安王驕十一年(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周安王驕十六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周安王冊封田和為齊侯。周安王驕二十三年齊康公死後姜姓的齊國絕祀。田氏取代姜姓,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公元前221年,田齊為秦所滅。田齊王建的第三子田軫逃亡,重入河南穎川,複姓陳。陳軫為穎川派陳氏的開基始祖。

除陳完這一支外,陳氏這有三支:

1、陳哀公之子留,避居陳留,其後裔以陳為氏。

2、春秋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滅陳國。陳湣公的長子陳劍,改名為衍,逃到陽武戶牖(在今河南蘭考縣東北)。

3、陳湣公的二兒子陳全溫,逃到晉國(在今山西境),其後裔陳孟璉,任固始(今屬河南)侯相,因之移家於固始。陳孟璉其後因無子,便以穎川陳寔為嗣子,遂此支融入穎川陳氏。

(二)據《河南官氏志》載:“侯莫陳之後,亦改為陳氏。”南北朝時,鮮卑族一支三字姓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實行漢化政策,改複姓為漢字單姓,稱陳氏。

(三)隋初時,白永貴改姓陳,其後裔也多改陳姓。這段歷史在《河南官氏志》也記載的十分清楚:“白永貴隋初改為陳氏,是為萬年之陳。”

(四)為劉矯的後裔改陳姓。據《通志氏族略》載:“公元二十四年,楚惠王使子西之子公孫朝伐陳而滅之,子孫以國為氏。又廣陵之陳(在今江蘇鎮江東北),實劉氏,魯相無子,以外孫劉矯嗣。”

陳國亡國後,陳氏後裔紛紛處徙,最早的繁衍地在陽武戶牖(在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晉國(在今山西省境)一帶。後其後裔陳孟璉,任河南固始(今屬河南省)侯相,因之移居固始。也有一支陳氏因避難移居陽城(今河南省登封東南)。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河南陽城(今河南登封)的陳勝被徵發至屯戍漁陽(北京市密雲縣西南)。因路上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達,被迫襲殺押送戍卒的校尉,率900名戍卒揭竿起義。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後來,陳勝起義失敗被害,葬於今河南省永城市北芒碭山西南麓。漢高祖劉邦曾撥30戶陳姓族人為陳勝守墓。因此,河南省永城陳姓多為陳勝族人後裔。

東漢桓帝在位期間(147~167年),陳媯滿第四十三代裔孫陳實,字仲弓,家居河南潁川(今許昌)長葛,官至太邱長,聲譽卓著。他死後諡“文範先生”,並追封郡號“潁川”。從此,陳姓後裔以潁川為郡望。

西晉始,中原陳姓逐步渡江南下,遷徙福建、江西、浙江、湖南一帶。西晉永興元年(304年),穎川陳氏的陳實七世孫陳潤(字文奮)“仕晉官散騎常侍,永嘉時渡江入閩”,任福州尹,舉家遷居福建,為陳姓入閩之始。西晉“永嘉二年(308年),中原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見《閩書》)南北朝時,陳朝亡後,陳宣帝陳頊之子宜都王陳叔明遷居江州(今江西九江)。他的九世孫陳旺又遷到九江德安縣常樂裡,世稱江州義門陳氏。隋朝大業二年(616年),陳邁領兵鎮守福建莆田,後來歸唐,出任開莆縣令,也為陳姓入莆田之始。陳邁(585~658年)字斯徵,行元一,是穎川陳氏入閩始祖陳潤的第十二世孫、太守陳解的長子。陳邁任縣令期間多有惠政,因此莆田建有紀念他的“崇功祠”。 他的後裔號稱“十八陳”。 陳邁的第九世孫陳本,唐鹹通癸已科(873年)明經進士。他有5個兒子:長子陳稜、次子陳秩、第三子陳穆、第四子陳秋、第五子陳逖;其中,第三子陳穆的嗣子陳啟由陳山析居泉郡西門派,第五子陳逖由莆田黃石桂嶺塘南徙居晉江瀆頭世科。 陳逖(890~952年),字田遠,號易齋,五代後梁貞明四年(918)狀元,初授編撰,後歷禮部司勳員外郎、郎中、翰林承旨。陳逖曾隨安元信救上黨,攻破夾寨,收復潞州,以功授校檢司空。因受權臣趙巖排擠,被貶為雷州推官。後梁龍德二年(922年),陳逖抱憾稱病返鄉隱居,於後周廣順二年(952年)卒於家,諡“文端”。他著有《田遠詩話》五卷。

唐總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的陳寔裔孫陳政父子奉敕率領固始58姓入閩,祖孫四代治理漳泉,陳元光的後裔成為當地的一支望族,分居在饒平、澄海等地,當地人稱陳元光為“北廟”始祖,並尊稱為“開漳聖王”。“開漳聖王派”陳氏成為閩、粵、臺及南洋諸島陳姓最主要的一支。唐玄宗時(712~756年),潁川陳宴後裔陳忠之子陳邕為唐中宗時(684年)進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擠,率家由京兆萬年(今陝西長安)遷至福建同安嘉禾,又徙漳州南廂山。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中中丞陳雍同次子陳蘇從浙江吳興遷到南劍州沙邑固發衝(今貢川鎮新發衝村)定居,為永安陳姓開基始祖。唐僖宗時(874~888年),江西九江陳旺的七世孫陳端因起兵招討平寇有功,加封威烈將軍,敕鎮潭州(長沙市)。同光二年 (924年),陳端年老辭官,卜居於長沙務陽鄉(即清泰都)的大墉塘,繁衍長沙陳氏一族。唐莊宗同光二年因平蠻,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陳氏移徙湖南新化鵝塘村,再遷至湖南邵陽縣橫陽山。唐末,河南光州固始陳之先為軍校隨王審知入閩,後留居福建。

五代十國時,陳邕的裔孫陳洪進,為閩越王王延政的統軍使,屢立戰功。王延政死後,陳洪進南唐,為泉南等州觀察使。南唐被北宋滅後,陳洪進因主動獻出漳、泉二州有功,被封為武寧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宰相),留汴京(今河南開封市)。陳洪進的2個兒子陳文福、陳文灝分別任泉州刺史和漳州刺史。陳姓在閩南發展成為望族,以先祖陳邕官太子傅之故而稱“太傅派”陳氏,並尊陳邕為“南院”始祖。後唐莊宗時(923~926年),由江西吉安的陳昌遷居湖南寧鄉黃泥田;其後裔散佈於湖南石泉西沙河與中池河,以及油坊溝、葉家坪、團山鋪、葛藤壩等地,俗稱寧鄉陳氏。

至宋代,陳姓在南方區域,尤其是湖南一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北宋時,江西吉水陳之佑從江西吉水縣遷居湖南桑植縣陳家坪,開基桑植陳氏一族;其子孫分佈於湖南慈利、大庸、龍山、永順和貴州。北宋景德年間(100~1007年),陳延賓從福建遷居湖南安仁縣青路、軍山、鳳城、熊峰一帶,繁衍了安仁陳氏一族;陳延賓為安仁陳氏的開基始祖。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陳氏後裔陳魁率族人93人移居福建寧化、上杭。南宋時,陳魁的曾孫陳二郎、陳三郎遷居廣東梅州;其後裔散居廣東省的大埔、興寧、長樂、龍川等地。

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陳紹隆由湖南茶陵縣墨莊遷安仁縣新梅;其後裔分佈於右溪、松山、太平、蓮湖、龍樂、熊峰一帶。北宋天聖時(1023~1032年),山東德州的陳嶽遷居湖南嶽州剪刀池(今岳陽市一中後)。北宋嘉佑七年(1062年),多位大臣聯名上奏朝廷,認為江州義門陳氏過於集中,建議予以“分析”(分家、遷徙)。江州義門陳氏至陳旺遷居江州義門後興旺發達,其家族14代人同堂,多達3800餘人,有田莊300餘處,先後登科致仕者400餘人。在這個大家族內“室無私財,廚無異饌,大小知教,內外如一”。這樣規模龐大、聲名顯赫的家族,引起朝午廷的注意。當年七月,江南西路使謝景初同朝臣呂海、劉獻等奉旨臨門,監護分析江州義門陳氏。其家族依派拈鬮,分遷各州,共計291莊,幾乎遍佈全國各地。其中,析遷福建各府縣的江州義門陳氏就達18支。

明代,陳祥受命率軍到廣東石門“徵蠻”,以軍功封忠隘世襲百戶;其後裔便定居石門,繁衍了著名的石門陳氏一族。

明代始,已有陳姓人遷徙日本。在明代,日本是歸附於明朝的一個藩屬國。明太祖朱元璋為了便於琉球的朝貢和彼此的貿易往來,命梁、鄭、金、蔡、毛、陳、林、曾、高、吳、李等“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明洪武、永樂年間所“賜閩人三十六姓,知書者授大夫,以為貢謝司,習海事者授通事,總為指南之備。”(《明神宗實錄》)琉球國“大夫官、長史官、通事官。司貢者也,文臣也,以通中國書及閩三十六姓之後為之。”(《名山藏》)據相關資料記載,當時出使日本、暹羅(泰國)、滿刺甲(今馬來西亞馬六甲)的使者、通事的陳氏有:陳康、陳泰、陳耀、陳義、陳武等。他們在琉球國定居多年,並世代擔任琉球國的大使、通事、大夫、長史、火長等要職。

陳氏入臺,始於明末。福建同安人陳永華,於明末隨鄭成功入臺灣,官至東寧總制使,在臺灣建立屯田制度,設立學校,被尊為陳氏入臺始祖。明末清初,福建的陳氏後裔大批向臺灣移民。據南安《藍園陳氏族譜》載:“閩粵地狹人眾,謀生不易,只好向臺灣發展。”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竊居臺灣荷蘭人招募閩南沿海移民去臺灣墾殖、明末設寨於臺灣北港的鄭芝龍多次招募漳、泉、興化沿海居民渡海去臺灣墾荒、崇禎元年(1628年),福建布政使熊文燦招募沿海幾萬災民去臺墾殖、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延平郡王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了臺灣,所帶士兵連同眷屬共三萬多人都留在臺灣開荒種植,這些人中都有大量的福建、廣東的陳姓人。所以,在臺北市寧夏路有一座全臺陳氏宗祠“德星堂”。從清代開始,閩、粵、臺等地的陳氏後裔也渡海遠徙南洋諸國。據福建安南縣豐山《陳氏族譜》載:“族之子姓發達後,陋於疆界,土地褊小,廬舍縱橫,田園益蹙,食寡生多,故士農工商,維持生活頗費躊躇,於是奔走外洋。”福建永春縣岵田《陳氏族譜》、安南縣《武榮詩山霞宅陳氏族譜》、晉江縣安海《陳氏族譜》等都有這方面的記載。陳氏遷臺人數很多,其中僅武榮詩山霞宅陳氏一支就2000餘口。因此,陳氏成為臺灣人口最多的首姓大族,與林姓共有“陳林半天下”之美譽。

如今,陳姓後裔已遍佈全國各地。陳姓人口約7000萬人,約佔全國漢族人口4.53%,在全國姓氏人口中列第5位。陳姓人口以南方地區最多,臺灣、廣東二省,陳姓人口約佔本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而廣東,四川,福建,浙江,江蘇,湖南,湖北等省陳姓約佔全國漢族陳姓人口的67%。他們的郡望有以齊王建三子陳軫為開基始祖的穎川郡、以漢武帝之子劉胥之後所改陳姓後裔的廣陵郡、出自匈奴族陳氏的河南郡、出自陳寔之後的武當郡、出自陳宣帝之子沅陵王陳叔興之後的馮翊郡、出自唐代遷居京兆的陳寔後裔陳忠之後的京兆郡等。陳姓主要堂號有:潁川、延慶、三恪、德聚、德星、穎川、四勿、繩德、兩宜、溥泉、德勝、建業、文星、文蔚、禎華、聚奎、奎煥、時思、福田等。

二、入明與定居

西晉永嘉之亂後,“江左衣冠望族”紛紛渡江南下,其中就有林、陳、黃、鄭、詹、邱、何、胡八姓入閩,徙居建寧等地。

西晉永興元年(304年),穎川陳氏的陳實七世孫陳潤(字文奮)“仕晉官散騎常侍,永嘉時渡江入閩”,任福州尹,陳潤生有6子,散居福建各地。唐總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的陳寔裔孫陳政父子奉敕入閩平叛,率領固始58姓入閩,陳元光被譽為“開漳聖王”,其後代遍佈漳泉,稱為”將軍派”。這二支陳氏的後裔後來逐漸流入三明境域;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三明進行福建省重工業業基地建設後,漳、泉及省城許多陳氏幹部、職工到三明參加基地建設,並且定居三明。

南北朝時,廣東梅州一支陳姓遷居寧化石壁。

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中中丞陳雍同次子陳蘇從浙江吳興遷到南劍州沙邑固發衝(今貢川鎮新發衝村)定居,為永安陳姓開基始祖。陳雍,字月銘,唐龍朔二年(662年)生於江蘇吳興。據永安貢川《陳氏宗譜》載:“陳本媯滿姓,其源出於虞舜。至武王克商,求舜後得媯滿公封於陳,遂以為氏。漢晉名世著於史冊。至霸先受梁禪的江南之地,稱帝者五世,後失馭。至隋唐而陳氏出仕者紛紛顯名樞要。”陳雍有3個兒子。長子陳蘇徙寧化石壁,第三子陳運徙遷建州,次子陳野隨父陳雍定居南劍州(今南平市)沙陽(今沙縣)固發衝(今永安市貢川)。永安貢川陳氏逐漸繁衍播遷至永安上坪、大湖、曹遠、安砂、小陶、永安城關等支系。其中,北宋末年,陳雍第十三代孫陳麟(字夢兆)移居到上坪九龍村,後裔播遷到永安城關等地。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陳雍第十二代孫陳大易(諱榮椿,字靈筠)授處州龍南令,掛冠託漁於九龍灘下,見龍安山水奇峻卜而居之,成為安砂陳氏開基始祖。陳雍十四代孫陳君用遷居永安大湖,其子孫播遷到小陶、羅坊等地。

唐天寶元年(742年),陳雍長子陳蘇遷居寧化石壁。(寧化湖村《陳氏族譜》)

唐興元元年(784年),陳濟從永安上坪遷居鶴衝(今大田福塘)。

唐代,陳雍的第十世孫陳偁隨父(陳世卿)遷居於沙縣城區(現沙縣鳳崗街道)。

唐末,河南省固始的陳千郎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後,為三司左承旨員外郎,居於福州南大義;其第三子陳柄遷居閩清縣二都雲龍鄉祭上村。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陳柄的第八世孫陳文華自閩清雲龍鄉際上避居尤溪二十都長安裡奎峰(現湯三奎兜),為湯川奎峰陳氏始祖。明永樂五年(1710年),其第七代孫陳元開開基於尤溪臺溪莒洋。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陳文華的第十九世孫陳壇人攜子陳乃鹹、陳乃威、陳乃融遷居赤墓湖東寨;清乾隆九年(1744年)湖東寨失火,大部分人陳氏返回原祖地,唯留陳乃威重建湖東寨。如今,尤溪湯川陳姓已約有2000人,主要分佈在湯三奎兜(奎峰)、丘山、赤墓烏邊洋、溪濱上洋等地。

五代後唐長興三年(932年),陳應輝、陳應耀從侯官仁洋遷居尤溪梅仙慶兜喬。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陳應輝的第二十四世孫陳新滋從梅仙慶兜喬遷居梅仙謝坑村坑兜,為坑兜陳氏始祖。

宋時,貢川陳雍第七世孫陳維移居二十四都歷西(今梅列區列村),陳舜移居尤溪縣,陳文靖移居三明巖前橫坑。第九世孫(次子陳野一脈)陳世卿遷居明溪胡坊柏享陳村。陳世卿後裔播遷明溪縣城關、瀚仙連厝、雪峰等地及清流縣的東坑、蒼龍等地。第十世孫陳建遷居將樂縣。第十二世孫陳之美遷沙縣大西山,陳師文遷居沙縣,陳小八遷居寧化龍潭。第九世孫陳世昆支派中,其後裔陳五四遷居尤溪,陳潤昌遷居三明梅列;陳炳宗遷居明溪縣城東門,陳夢遠遷居三明忠山,陳萬五遷居沙縣前村,陳德煥從安砂遷居沙縣洋口,陳七十二遷居尤溪縣,陳大四遷居尤溪埔頭村;陳文榮遷居沙縣,陳大十五遷居三元中村,陳必德、必裔、必土、必魁四兄弟遷居建寧東風潭,陳成全、舜嶽遷居建寧。

北宋徵宗年間(1101~1125年),仙遊縣雙山陳氏遷居尤溪新陽的葛竹是葛竹現有三姓(紀、黃、陳)最早的開基者之一。北宋仁宗天聖四年(1025年),陳闕從仙遊縣埔兜遷居尤溪縣中仙鄉東華村沶頭自然村。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年),莆田仙遊的陳胤遷徙白羊甫(今大田秀嶺)。

北宋時,永安貢川的陳昇出任尤溪縣事,滿任後居於後山,北宋熙寧年間(1068~1085年),遷居尤溪坂面鄉京口村秘盂,為坂面秘盂陳氏。同期,一支陳氏從福建的順昌榜山遷居沙縣的夏茂;後裔分衍於夏茂的塔邊(今洋元村轄地)、黃山(今上碓村轄地)、水頭等村。陳雍的後裔陳貴公從永安上坪遷居沙縣長紅村大坑。

北宋末,陳慶二從德化縣葛坑鄉遷居尤溪坂面的上林自然村,為坂面山巖陳氏。

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陳六六為避戰亂從永安九龍村遷居尤溪管前洪村香山,為尤溪管前陳氏開基始祖。如今,管前陳氏有人口4755人,主要分佈在東上,皇山,洪村,村尾,洪坑,南華等地。紹興二十年,陳昇後裔陳文闕從仙遊縣蔗頭山遷居大田縣梅山鄉秀嶺村白洋鋪再進坑園;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陳君富從大田縣梅山遷居尤溪縣新陽鎮龍益村龍澤;陳月三大田縣梅山遷居新陽鎮上地村上糗自然村。

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永安貢川陳雍的第二十四代孫陳晏王(諱無亮)從永安貢川遷居大田縣上京。其第四子陳十(號樂徑)再遷居上京的徑山。明天順元年(1457年),陳充七從上京遷居尤溪城關;數載後,其子陳履安遷居尤溪二十六都後慕(今臺溪鄉象山村),為象山村陳姓開基始祖。明嘉清十年(1531年),陳廷七、陳彩二從大田縣上京徑山遷居尤溪坂面的大坪村官坑,為坂面大坪陳氏。

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陳公美從閩清際上遷居尤溪十二都瑤峰(今聯合鄉聯東村),為聯合陳氏開基始祖。陳伯良之子陳志公的後裔從東邊分支到聯合村。聯合陳姓主要有聯東、聯合、東邊、惠州、吉木、聯南等支系。約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陳伯良從聯東村瑤峰自然村遷居聯合東邊村;其後裔散播聯合、聯南等地。清同治六年(1867年),東邊陳姓第十五代孫陳清婉(國寶公)從聯合村洋中自然村遷居聯南村南山頭。如今,聯合鄉陳姓有人口4036人,主要分佈在聯合、聯東、吉木、惠州、東邊、聯南、聯西、嶺頭等地。

南宋景定年間至鹹淳初年(1260~1265年),江西南城、廣昌和福建邵武禾坪陳姓分別遷入建寧縣黃埠鄉、裡心鎮及客坊鄉。南宋末,有江西南豐陳姓遷居建寧溪源。

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年),福建德化後格巷陳大六遷徙陳吳(今大田縣吳山)。

宋代,又有幾支陳姓遷入寧化。據《崇正同人系譜》及《陳朝王室世家避亂遷石壁鄉》載:宋時,陳魁率族人97人(也有稱93人)遷居寧化石壁。《阿婆風土誌》載:南宋時,一支穎川陳姓渡江南下至江西湖口,溯贛江折東至寧都,後從江西石城徙居寧化。據廣東平遠《陳氏族譜》載,南宋鹹淳四年(1268年)的狀元陳文龍的裔孫陳季仲、陳季宣遷居寧化,其中陳季宣居寧化石壁。宋末,陳實後裔陳萬頃遷居寧化石壁。

宋代,永安貢川陳氏的一支遷徙至陳村(今明溪湖坊柏享村)。南宋末年,因戰禍連綿,陳文陸從陳村遷居舊場,10多年後又從舊場遷居清流的東坑。陳文陸為清流東坑陳氏開基始祖。

南宋末,陳冥六從仙遊柘山移居尤溪坂面後吉(原地名金井坊),為坂面村後吉(含後洋坪)陳氏。

南宋末元初,南平樟湖陳氏始祖陳昂之次子陳高二遷居尤溪十七都潭坑;明正統元年(1436年),其後裔陳緣道遷居到洋中樟溪坂;明天順三年(1459年),陳緣道的長子陳章賢(字鈔山)定居於浮山尾;陳章賢的第七代孫陳起聲定居於洋中厝。

南宋末至元初,永安貢川陳雍後裔遷徙將樂;其中,陳思志遷居將樂古樓(今白蓮鎮鼓樓村古樓自然村),陳文煃遷居將樂昇平(今白蓮鎮白蓮村昇平自然村),陳勝遷居將樂南勝,陳彥輝遷居將樂鋪下(今南口鄉舍坑村鋪下自然村),陳彥萬遷居將樂舍坑,陳四郎遷居將樂陳厝,陳選、陳顯昌遷居將樂蛟湖,陳元海三兄弟遷居將樂光明鄉。同時,福建上杭珊湖陳三十四郎後裔陳淑瑞遷居將樂安仁鄉元洋村忠華自然村,陳福昌遷居光明鄉光明村。江西鐵官村陳氏遷居將樂黃潭西溪(今上峰村西溪自然村)、西湖等村,江西鐵板橋陳氏遷居將樂高唐鎮鄧坊、山坊、洋地、樓杉等村。

元中統二年(1261年),陳四十從永安葛口遷居尤溪管前東上東華山。

元代,著名詩人陳子昂的第八世孫陳行簡任福建省延平府通判,舉家徙居延平。他有5個兒子:長子萬一卜居尤溪;次子萬二,名光,字子明,居泰寧城關;四子萬四居泰寧上青鄉三地村。故泰寧陳姓分別尊陳萬二、陳萬四為開基始祖。元元貞元年(1295年)陳天順次子陳起明遷居寧化龍下窠,命名陳家地。據寧化橫瑣(龍下窠)《陳氏族譜》載,陳天順因父陳文龍因在朝政治上不得志,避居安沙牛欄角。至元代元貞元年,陳天順的次子陳起明遷居寧化。

元末明初,陳章三的後裔從永安的貢川遷居沙縣的湖源等地。

明永樂三年(1404年),陳進七從尤溪城關吳厝呈遷居坂面溪西大祖厝, 為坂面溪邊陳氏。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年)陳如璉的次子陳善二從尤溪新橋(今新陽鎮)登第(山)村遷移至上園定居,為坂面芹洋村上園陳氏。

明成化二年(1466年)江西一支陳姓遷居建寧縣嚴田。同期,陳十九從大田縣四十九都遷居尤溪坂面的際頭村,為坂面際頭陳氏。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尤溪後吉(含後洋坪)陳姓第九世孫陳維移居沙邑尾(現為三明梅列)。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陳文三從沙縣鄭湖小爐遷徒至尤溪四都嶺頭(現在西城鎮鳳元村嶺頭自然村)。明成化間(1465~1487年),陳宗改從永安貢川遷徙至尤溪四都新林鄉(現西城鎮新坑村)。

明正德八年(1513年),陳陽貴、陳陽益、陳陽坤三兄弟從漳平縣河牧裡牛橺角村行居尤溪九都坂,後又轉徙至尤溪六都半山壠(即西城鎮新聯村丘洋)。明正德十二年,陳順六從大田縣後隔洋遷徒至尤溪縣回都真武山(今西城鎮山連村隔頭自然村一山名)。

明嘉慶十本年(1537年),大田陳氏遷居尤溪梅仙村。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陳九淵從漳州府漳平縣和睦裡西埔上營遷居尤溪梅仙通演村洋頭。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陳昌伯從沙縣葛口遷居尤溪管前洪坑。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陳積期從安溪桃舟遷居尤溪二十八都古蹟口,後復遷上村(今常山)崎頭山,為坂面古蹟常山陳氏。

明崇禎九年(1636年),陳元舉從大田井屋遷徒至尤溪西城的湆頭湆下自然村。

明代,永安貢川陳氏遷居尤溪的埔頭村大埔。陳王海從大田縣遷居騰洋村丁頭洋,其後裔分支臺溪洋尾。

明末清初,永安上坪陳氏遷居沙縣的井後村。沙縣龍坑村的陳氏也是從永安上坪遷入的。這一支陳氏先居城關,後遷至杜坑(今壠坑)。同期,永安貢川陳氏族人也遷居青州的青州村、澄江樓村和高砂的漁珠村、沙縣七都(今南陽鄉大基口村)等地。沙縣靈元村的陳氏開基祖為陳萬崶。這一支陳氏遷居路線為:明代時從永安貢川遷至上坪,又轉輾遷徙至連城姑田鎮城兜村,後再遷入沙縣靈元。同期,古樓陳思志的後裔先後遷居將樂漠源鄉大坊村嶺頭自然村、張源村和白蓮鎮大王、小王、大里等村以及古鏞鎮玉華村苦竹自然村、光明鄉永吉村。

清順治七年(1650年),陳仁善與陳文榮從尤溪二十三都東華遷居尤溪城關騰洋村下洋。

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陳正豪的三個兒子:長子陳子居、次子陳子榮、第三子陳子拔從尤溪梅仙鎮謝坑、坑兜遷居尤溪聯合的聯西。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陳士璜從莆田涵江新縣村遷徙至尤溪沙洲,後遷居於尤溪城東路口。同期,陳宗浩從沙縣南陽大基口遷入沙縣茶豐峽大水灣,並在此興建了“孝子坊”。

清嘉慶五年(1800年),陳有南從永安市貢川鎮遷徒至尤溪西城的湆頭村上街,碾轉移址至尤溪西城的太平橋頭(前厝尾自然村)。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陳公文從南安縣彭公里九十都遷居尤溪聯合的惠州村。陳椿與陳河、陳海從惠州村遷到聯合的吉木村。

清光緒七年(1881年)為躲避土匪,永泰縣嵩口鎮裡洋村石皮坑陳氏移居尤溪中仙赤坑林,後遷入吉華村。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陳由七從永安貢川遷徒尤溪湆頭祖坂。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又有一支永安貢川的陳氏移居沙縣富口。清代,永安陳氏遷居沙縣南霞鄉溪源村。清晚期,又有泉州的一支陳氏遷居沙縣南霞鄉南坑仔村。

清末,德化一支陳氏遷居尤溪梅仙雙峰村。

民國時期,大田文江、尤溪坂面等地陳氏族人為逃避“抓壯丁”遷居沙縣墩頭村。同期,有福州、古田、莆田、惠安、泉州等地移民遷居將樂城區。

20世紀60年代,莆田陳姓移民遷居將樂高唐賴地。1958年,又有閩清縣陳姓移民遷居將樂黃坑口;莆田陳姓移民遷居將樂會石村。將樂萬全鄉隴源村陳氏部分來自浙江龍泉,部分來自沙縣夏茂,部分來自長汀。

三、遷移

唐末,永安陳氏開基始祖陳雍的第三子陳運遷居福建省閩清。

宋代,陳雍第六世孫陳典度移居江西太和縣。第七世孫陳章移居二十九都王原,陳文殷移居福清縣。第九世孫陳世隆移居長樂縣。第十世孫陳閏城遷連城隔川。第十一世孫陳愷遷居真州。第十二世孫陳太斬遷閩縣,陳師德遷江蘇蘇州經歷。陳可法遷閩清。陳大初遷江西寧都。陳大進遷江西吉安府。陳範遷江西吉水縣。陳九經遷連城;其後裔播遷到龍巖、上杭、寧化等地。

第九世陳世昆支派中的後裔遷廣東大埔,陳大經遷廣東梅縣,陳瑊遷南平,陳潤呂遷興化,陳五八、五十遷漳平縣,陳志雲遷江西南昌府,陳僉遷浙江奉化,陳應禮遷廣東潮州,陳祖茂、祖盛、祖德、祖生、祖太五兄弟遷居南平水南街,陳盛榮遷居福州,陳步墀遷延平,陳瑞搶遷江西。

元代,泰寧陳氏始祖陳行簡的第三子陳萬三遷居江西黎川黃竹街,第五子陳萬五遷居江西南豐縣。留居泰寧的陳萬二有3個兒子,其中長子陳順甫遷居邵武拿口鎮;次子陳成甫遷居邵武桂林鄉層峰。

明天啟六年(1626年),尤溪坂面常山陳氏第七代孫陳天進、陳天居遷往浙江處州府龍泉縣下。

明代,尤溪聯合東邊陳氏始祖陳伯良的第三子遷居劍州(今南平)。

從明代始,尤溪湯川奎峰陳氏陸續外徙至閩清、永泰、南平、順昌、閩侯等地。其中,明代時,第七世孫陳文招遷居閩清十七都半嶺,陳善甫閩清十六都白去渡樟邊;第九世孫陳顯十遷居閩清坂頭;第十一世孫陳世明移居永福縣下金沙岩口;第十二世孫陳惠十遷居閩清十二都下洋,陳祖五遷居永福蓮坑;第十五世孫陳富妹遷居閩清十一都隔兜,陳細弟遷居閩清山居洋,陳士勳遷居永福蓮坑,陳石金九後裔遷居閩清嵐峰(林中),陳阿驢移居閩清。

清康熙元年(1662年),尤溪坂面後吉(含後洋坪)陳姓第十四世孫陳首移居德化縣上湧鄉嶺頭村。

清代,尤溪湯川奎峰陳氏第十六世孫陳勝養遷居閩清十一都寶山,陳阿郎移居仙遊縣梧宅洋;第十七世孫陳積昂移居閩清;第十九世孫陳嘉言移居浙江,陳新利遷居連江馬鼻;第二十世孫陳九明遷居閩清十二都;第二十一世孫陳盈瑞(字廷祥)的三子遷居永泰長慶 。

第二節 分佈

陳姓為三明市的第一大姓,共有人口259178人,佔全市總人口的9.67%;其中,尤溪縣陳姓人口最多,有66755人,佔全市陳姓總人口的25.76%。其它依次為:大田縣55097人,永安市31079人,三明市區29353人,沙縣21104人,寧化縣14799人,建寧縣10139人,將樂縣9626人,清流縣8256人,明溪縣7925人,泰寧縣5055人。

一、三明市區

三明市區有陳姓人口29353人,佔市區總人口的10.33%。其中,三元區有陳姓人口15461人,分佈於城東鄉1793人,中村鄉1408人,莘口鎮2059人,巖前鎮2419人,城關街道2263人,富興堡街道1917人,白沙街道3004人,荊西街道599人;梅列區有陳姓人口13892人,分佈於列東街道6221人,列西街道4181人,徐碧街道1864人,陳大鎮899人,洋溪鄉817人。

二、明溪縣

明溪縣有陳姓人口7925人,佔全縣總人口的6.86%;其分佈在城關(含雪峰鎮)2468人,沙溪鄉398人,夏陽鄉1012人,楓溪鄉102人,夏坊鄉487人,蓋洋鎮1091人,瀚仙鎮735人,胡坊鎮1075人。

三、永安市

永安陳姓人口有31079人,在全市姓氏人口列第1位,佔全市總人口的9.72%。其主要分佈在:貢川鎮井崗、南坂、新發衝、雙峰、觀成、集鳳、攀龍、紅安村,上坪鄉九龍、銅盤、甲聖、龍共、共裕、大進、上坪、荊坪村,安砂鎮涼坑、曹田、青村、玲瓏、江坊、水碓、水南、熱水、苔菇村,曹遠鎮下墩村,大湖鎮新洋、上甲、瑤田、衝一村,西洋鎮新街、舊街、下洋、林田、下街、虎山、嶺頭、吉嶺、葛州、桂溪、西洋坑、銀坑村,青水畲族鄉龍頭、新村、東井、過坑村,小陶鎮桐林、新民、吳地、上坂村,羅坊鄉橋頭、左拔、溪源村,燕北街道西坑村和永安城關等。

四、清流縣

清流縣陳姓人口約有8256人,佔全縣總人口的5.60%;其主要分佈在東坑、蛟坑、範元、滄龍、和元、陳家屋、陽坊、新村(田源)等村。具體分佈為:龍津鎮1416人,嵩溪鎮508人,嵩口鎮1888人,林畲鄉149人,靈地鎮80人,沙蕪鄉231人,田源鄉594人,溫郊鄉132人,餘朋鄉2053人,裡田鄉68人,李家鄉365人,賴坊鄉53人,鄧家鄉113人,長校鎮52人,東華鄉554人。

五、寧化縣

寧化縣有陳姓人口14799人,佔全縣總人口的4.27%;在全縣16個鄉鎮都有陳姓。

六、大田縣

大田縣有陳姓人口55097人,為全縣人口最多有第一大姓,佔全縣總人口的15.05%;其姓氏人口比重和人數均列全市第二位。大田陳姓人口分佈於全縣17個鄉鎮105個村;百人以上的村有74個;5000人以上的鄉鎮有4個:太華鎮、梅山鄉、縣區、石碑鎮,其中太華鎮7728人,佔全縣陳姓總人口的14.03%。陳姓人口最多的村莊為太華群團村,有2220人。陳姓人口在大田縣的具體分佈為:縣區6049人,華興鄉771人,屏山鄉4639人,濟陽鄉407人,武陵鄉2005人,謝洋鄉265人,吳山鄉3689人,文江鄉3627人,梅山鄉7198人,前坪鄉230人,均溪鎮3609人,上京鎮4858人,廣平鎮369人,桃源鎮1956人,太華鎮7728人,建設鎮1418人,石碑鎮5587人,奇韜鎮692人。

七、尤溪縣

尤溪縣有陳姓人口66755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5.95%;其姓氏人口比重中佔全市第一位,人數也列全市第一位。全縣陳姓人口5000人以上的鄉鎮有5個:坂面鄉、新陽鎮、臺溪鄉城關鎮、西城鎮,其中坂面鄉有8871人,佔全縣陳姓總人口的 13.29%。具體分佈為:城關鎮7214人,梅仙鎮3706人,臺溪鄉8014人,管前鎮4770人,八字橋鄉1320人,聯合鄉4469人,新陽鎮8283人,洋中鎮4398人,西城鎮6591人,中仙鄉3677人,溪尾鄉1252人,湯川鄉1995人,坂面鄉8871人,西濱鎮(含尤溪口)2095人。

八、沙縣

陳姓為沙縣的第二大姓,有21104人,佔全縣總人口的8.71%;具體分佈在鳳崗街道5420人,虯江街道2158人,夏茂鎮1293人,青州鎮2229人,高砂鎮466人,高橋鎮736人,富口鎮2060人,大洛鎮335人,南陽鄉557人,南霞鄉1324人,鄭湖鄉1097人,湖源鄉2429人。其中,鳳崗街道的城區、井後村、龍坑村、靈元村靈元、際口村、西郊村、西霞村,虯江街道的茶豐峽村、長紅村、墩頭村、金泉村、柱源村、城南社區,夏茂鎮的洋元村塔邊、上碓村黃山,青州鎮的青州村,澄江樓村,管前村,湧溪村,洽湖村,勝地村坂頭、沉坑,朱源村尾村,高砂鎮的高砂主村、漁珠漁溪灣,高橋鎮的官林窠村、官莊村、杉口村、正地村,富口鎮的白溪村、白溪口村、堆積坑村、富口村、荷山村、姜後村、柳坑村、羅溪村、延溪村、巖地村、洋花坑村,大洛鎮的大洛村,南陽鄉的西坑村、坡科村、大基村、竹山村、木科村、華村村、大基口村、南陽村,南霞鄉的溪源村、南坑仔村、松樹坑村潘坑、茶坪村,鄭湖鄉的長村村,湖源鄉的錦湖村、城前村都是陳姓人口主要的居住地。

九、將樂縣

將樂全縣陳姓總人口有9626人,佔全縣總人口的5.73%。縣內陳氏居住地有白蓮鎮鼓樓村古樓、白蓮鎮白蓮村昇平、南勝、南口鄉舍坑村鋪下、舍坑、陳厝、蛟湖、光明鄉、安仁鄉元洋村忠華、光明鄉光明村、黃潭上峰村西溪、黃潭西湖村、高唐鎮鄧坊、高唐山坊、高唐洋地、高唐樓杉、萬安鎮萬安村,安仁鄉嶺頭村、上際村元厝洋自然村、蜈蚣鼻村大南坑,大源鄉將王坑村,水南鎮乾灘、渡頭、三班、新興等村和金華、銀華等社區,古鏞鎮山門村、梅花村梅花井和圳頭自然村、和平村及百花、龍池、華山等社區,共計41個村和5個社區。其具體分佈為古墉鎮2350人,高唐鎮1024人,光明鄉242人,漠源鄉234人,南口鄉918人,白蓮鎮1877人,黃潭鎮409人,萬全鄉202人,萬安鎮489人,安仁鄉769人,大源鄉238人,水南鎮754人。

十、泰寧縣

泰寧陳姓人口有5055人,佔全縣總人口的3.96%。泰寧陳氏有二支:(一)陳萬二三個兒子中,只有三子陳信甫留居泰寧城關。陳信甫支下後裔除居泰寧城關外,部份徙居泰寧下渠鄉的陳元村、上青鄉的上東山、大布鄉的雙坪(舉蘭)等地。(二)陳萬四支派居上青鄉三地村。由於,三地村山高地窄,條件艱苦,人口繁衍比較慢。陳姓人口在泰寧縣的具體分佈為:杉城鎮2715人,朱口鎮349人,上青鄉731人,新橋鄉121人,大田鄉266人,下渠鄉230人,開善鄉168人,梅口鄉141人,大龍鄉334人。

十一、建寧縣

陳姓為建寧縣的第二大姓,有人口10139人,佔全縣總人口的6.96 %;其主要分佈在:溪口1514人,濉城1358人,伊家1192人,裡心1135人,溪源1070人,客坊、黃坊、均口約有1000人,金溪657人,黃埠439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