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第14位皇帝朱常洛為何叫“一月皇帝”?

bcvbcvbvc


朱常洛一生謎團重重,明宮三大疑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都與他有關係(移宮案發生在他駕崩後)。除此而外,關於他如何被立為太子,史書中交代的也不是很清楚。朱常洛於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初一正式即位登基,九月二十六日就因“紅丸案”駕崩,人稱“一月皇帝”。

一、朱常洛被立太子的幕後之爭

朱常洛的母親王氏出身卑微,是宮中的一名普通宮女,偶然被明神宗朱翊鈞寵幸,生下皇長子朱常洛。此後王氏雖然得封恭妃,但如居冷宮,根本沒機會見到皇帝。即便後來朱常洛被立為太子,她的地位也沒得到提升。直到她去世,明神宗才在大臣們的壓力下,追封王氏為皇貴妃。

朱常洛之所以能被立為太子,傳統說法是,明神宗無嫡子,朱常洛是長子,依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朱常洛被立為太子順理成章。

但明神宗一直意屬次子朱常洵,他是鄭貴妃的兒子,鄭貴妃則是明神宗最寵愛的妃子。只要明神宗廢掉無子的王皇后(王喜姐),改立鄭貴妃為後,朱常洵就是太子不二人選。

朱常洛母親身份低微,外家沒有可依仗的勢力,也不受父皇寵愛。按照這個邏輯,明神宗改立鄭貴妃,進而立朱常洵為太子,從禮法上來講無可挑剔,可是大臣們為什麼拼著命反對?

理由並不是朱常洛本身有什麼過人之處,而是有個人有意無意地成了他的保護神——王喜姐王皇后。

王皇后13歲嫁給明神宗,她為明神宗生下了皇長女,後多次流產,導致不能再育。但王皇后口碑非常好,為人善良有賢德,把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對婆婆李太后也極其孝順,還時不時給皇帝提提醒,也深得明神宗萬曆皇帝的信任。

雖然王皇后無子,但滿朝上下,沒人願意她被廢掉,包括李太后。因而王皇后的存在,等於給朱常洵通往太子的道路上,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牆,他的身份不能成為嫡子,就意味著他永遠在跑道上落後朱常洛一個身位。

事實上,鄭貴妃為此抓狂過,她多次逼明神宗改立她為皇后,但朱翊鈞做不到。

另外,鄭貴妃也是自作孽,仗著皇帝寵信,對王皇后也多有不敬。王皇后雖不計較,但在立太子上,她毫不猶豫地把票選投給了朱常洛,還主動出面保護朱常洛。

這就是朱常洛能被立為太子的原因,王皇后得到所有人擁護,萬貴妃坐不上皇后位,讓朱常洛在太子之爭中,永遠處於領先地位!

二、紅丸案

朱常洛19歲被立為太子,38歲即位登基。原本很健康的他,竟然在登基後十天,就病了,且病得比較重。這時候有個叫崔文本的太監,給他熬了一副藥,主成分是大黃,朱常洛服下後,病情急劇惡化。

十幾天後,朱常洛自感無力迴天,開始召集大臣託孤,同時不顧大臣們的反對,決定冒險服用李可灼獻上的“神藥”——紅丸。服下第一粒後,朱常洛立刻感覺到了藥力的神奇,他的身體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於是不在此不顧反對,又服下第二粒紅丸。

兩粒“神藥”讓朱常洛精神了幾天,不久病情就不可逆轉地惡化。九月二十六日,朱常洛駕崩。

他八月初一正式即位,九月二十六日駕崩,在位56天,如果從七月二十三日,接皇帝遺詔即位算起,他一共在位63天。並不是後是傳言的28天,“一月皇帝”是指經歷了八月到九月一個月時間,並非實指天數。

三、是否存在謀殺

對朱常洛的死,史學界長期以來一直爭議不斷,一直沒有定論。持謀殺論的觀點認為:

  • 1.朱常洛得病起因,是過度寵幸鄭貴妃送來的八名美女

朱常洛剛一登基,鄭貴妃就送來八名美女拍馬屁。按理來說,無論是送美女的鄭貴妃,還是接受美女的朱常洛,這都是一條罪狀。明神宗剛駕崩幾天,梓宮還在大殿擱著,就親近女色,這在古代是大不敬,憑此一條就可以廢掉朱常洛。

不知道朱常洛為什麼就敢接受了,還真的樂上了,乃至於把自己玩壞了,我總覺得這是很可疑。史學界認為鄭貴妃心思不良,我覺得何止不良,簡直就是一把刀。

  • 2.崔文本的身份

崔文本根本不是醫生,為什麼就敢給皇帝下方子?朱常洛為什麼就敢服用?而且,崔文本就是鄭貴妃的親信,朱常洛不是不知道,他憑什麼那麼相信一個政敵的心腹?

事實上,崔文本的藥方,就是朱常洛死亡的真正原因。太醫當時就指出,崔文本的藥方以大黃為主,這是瀉藥,皇帝正是體弱的時候,再給他施以瀉藥,等同於殺人。事發後,朱常洛的母家人和太子妃,公開哭訴:崔文本故意害人!

  • 3.最後一擊的紅丸

太醫是極力反對使用紅丸的,理由就是,紅丸這東西就是含鉛量極高的毒藥,對體弱者短時間內會起到提神作用,但本質上就是在透支病人最後的元氣。

朱常洛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毅然決然地服用了紅丸,而且一天服用了兩粒。二十幾天後,元氣耗盡的他,再也沒有回天之力了。

關於“紅丸案”是否存在陰謀,從史料記載不能確認,儘管疑點很多,但缺少最直接的證據,只能成為永遠的疑案了。

朱常洛因為王皇后的保護,他幸運地登上了皇位,但他又是不幸的,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他又因為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早早地成了“大行皇帝”!


尋根拜祖


因為在位時間就一個月,所以就叫一月皇帝了。根據史書記載,朱常洛公元1620年8月28日即位,公元1620年9月26日就去世了,嚴格來說,他當皇帝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所以,有人將他稱為了一月皇帝。

從當皇帝的時間來看,朱常洛就是一個非常可憐的皇帝。在封建王朝家族,皇帝的女人有很多,他想佔有那個女人就佔有,朱常洛的母親就是偶然被明神宗寵幸的,而他的母親出身寒微,在後宮之中,更是沒有什麼地位。之後就有了朱常洛。因為來的太偶然,所以從小朱常洛就不受父親的喜歡。

雖然朱常洛是長子,但是明神宗在選太子的問題上,根本不考慮他,明神宗當時的候選人有好幾個,他一點也不喜歡朱常洛,最後迫於無奈才選擇了朱常洛,關於選太子這件事,明神宗一朝出現了非常著名的國本之爭。

雖然後來朱常洛當上了太子,可是他並沒有任何地位。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的時候,一位叫張差的男子闖入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見人就打,根本不把太子放在眼中,太子都有生命危險,其實,這背後都是鄭貴妃的錯誤,明神宗還包庇鄭貴妃,因為大臣的議論,明神宗不得不處理相關人員,這也就是明朝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梃擊案。

1620年朱常洛即位後,他幹了很多利國利民的好事,他革除弊政,罷免萬曆一朝的礦稅,重振朝綱。白天的朝政已經讓他精疲力竭了,可是晚上回到後宮後的朱常洛沉迷於酒色,夜夜縱慾淫樂,後命喪紅丸,這種東西其實就是春藥。後世之人對朱常洛這位皇帝的爭議是非常大的。


朗照千江月


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長子,生母是王恭妃。王恭妃原是李太后宮裡的宮女,明神宗一次偶然的機會臨幸,之後被冊封為恭妃,同年誕下了明神宗的長子朱常洛。

神宗當時的皇后王喜姐,多年未誕下嫡子,而十分受寵的鄭貴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再加上王恭妃所生的長子朱常洛,神宗不喜王恭妃母子,不肯立朱常洛為太子,而李太后和群臣則支持立長子,就這樣皇帝跟大臣們鬥爭了十五年。直到萬曆二十九年,明神宗終於鬆口立皇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

朱常洛母子一直不受神宗待見,全靠李太后和王皇后的庇護下,才能好好的長大。被立為太子之後,也並沒有輕鬆多少,畢竟鄭貴妃和朱常洵依然是神宗最寵愛的,鄭貴妃母子也沒有放棄對皇位的念想,朱常洛的太子之位坐的風雨飄搖,他的母親王恭妃也沒有所謂的母憑子貴,依然備受冷待。

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駕崩,一個月後,皇太子朱常洛繼位,改年號泰昌。登基大典上的朱常洛形神儀態都十分正常。但登基大典後僅僅十天,朱常洛卻病了,而且病勢十分兇猛,服用太醫的藥對病症並無幫助(有說法這個太醫是受鄭貴妃指使),最後病急亂投醫,服用了鴻臚寺丞李可灼呈獻的仙丹。服用之後的朱常洛的確精神頭好起來了,也開始吃東西了,看似有了好轉之相。泰昌元年九月底,朱常洛駕崩,此時距離他在位僅一個月,故而後世稱明光宗朱常洛為“一月皇帝”。

喜歡的給阿淺點贊轉發支持下;不喜歡也留下你的寶貴意見,阿淺虛心接受哦!

浮生若淺


朱常洛當了38年的太子,終於當上皇帝,然後就為所欲為獸性大發 服用紅丸縱慾過度,終於暴斃而亡!從登基到縱慾暴斃只一個月而已 這樣的皇帝自然就是一月皇帝了,不奇怪也很好理解啊。



伏魔金剛杵


按照當時的人均壽命和歷代帝王的平均壽命,不算短壽了,遠的不說,梃擊案嚇一跳,移宮案愁到暈,紅丸案要親命,長期幽居抑鬱身,不死才怪。


衛老東帥


朱常洛作為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在位僅一月,便撒手人寰,故也稱其“一月皇帝”。


冬之墨痕


當了38年的太子,一生心驚膽戰的生活,終於當上皇帝,然後就不知節慾,縱慾拖垮了他的身體,只做了一個月的皇帝最後還因紅丸案喪命。


我覺得我認為


因為因為他從登基到駕崩就只有一個月,也正是由於他的死亡,有了歷史上著名的紅丸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