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千年一遇的軍事將領?

漢皇后裔666


華夏五千年,將星璀璨,如浩瀚星辰絢爛多彩,其中有十位將領是我十分推崇的,算是我個人心目中的十大名將,當然為帝王者不在此列。

我認為所謂的名將就是入則運籌帷幄,出則領兵征戰,既能為帥,又可為將,稱之為名將。像呂布、李存孝之流只能稱之為猛將,陸遜、周瑜只能算得儒將,皆非名將。能當得起名將者如下:

一、 “兵聖”孫武 ,兵家鼻祖,曾率軍破楚,五戰五捷,率6萬打敗楚國20萬大軍,攻入楚都郢.北威齊晉,南服百越,顯名諸侯. 領兵打仗,戰無不勝,一生從未敗過。

二、 “亞聖”吳起 ,在兵界相當於孟子在文界的地位。與孫武並稱為"孫吳",戰國第二大強國-齊國進攻魯國,吳起率兵抵抗,使齊軍傷亡過半,魯軍大獲全勝.南平百越,北兼陳,蔡,擊敗韓趙魏聯軍,征伐第一強國-秦國.在魏期間,盡佔秦之河西地,曾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和十二,"闢土四面,拓地千里"陰晉之戰,以五萬魏軍,擊敗六十萬秦軍.縱觀吳子一生,到魯魯安,去楚楚強,至魏魏霸.並且是真正死後替自己報仇的智者。

三、 “戰神”白起 ,又稱“人屠”,伊闋之戰,率秦軍全殲韓魏聯軍24萬,率軍數萬深入楚地,大破楚軍,連克70餘城.趙魏伐韓,白起領兵大敗聯軍,斬魏兵13萬.將趙軍2萬驅入河中淹死.長平之戰,活埋趙軍40萬.我認為他更應該被稱為"戰爭毒藥\

寒江秀儒


的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基本上是一部戰爭史。從中國最早的戰爭炎黃之戰開始,戰爭始終未斷。牧野之戰、桂陵馬陵之戰、秦楚之戰、鉅鹿之戰、漢擊匈奴之戰等等,幾乎每一場戰爭,都會湧現出一些軍事家和戰將。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中國古代戰爭不斷,軍事將才也就不斷湧現。戰國時期七雄並起,競相爭霸,便湧現出一批傑出的軍事家,孫臏就是其中的姣姣者。還有秦時老將王翦、初唐戰神李績、明初軍事奇才徐達丶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等等,這些軍事名將都英勇善戰,功勳卓著,有的甚至改變了歷史進程,比如王翦採用養精蓄銳、以逸待勞、伺機破‘敵的作戰方針打敗了楚國,就為秦朝統一中國奠定了軍事基礎。

然而在我看來,這些軍事名將與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相比,以乎都稍遜風騷。

劉邦是個軍事家嗎?對此肯定有不少人提出疑問,甚至持反對意見。因為在不少人眼裡,劉邦既沒親自帶兵打過仗,又無什麼美德,甚至幾乎是品德不好的代名詞。劉邦自已也說:“治國不如蕭何,計謀不如張良,帶兵打仗不如韓國“。其實劉邦並非無德無才之輩,他不僅多謀善斷,而且有虛懷若谷、寬宏大量之品德和優勢。正是這個優勢,他讓善於打仗的韓信、運籌帷幄的蕭何等各自發揮的淋漓盡致。

秦朝滅亡後,英勇善戰的項羽自稱楚霸王,劉邦則被封為漢王,為了爭奪皇位,二人進行了長達五年之久的殊死鬥爭。劉邦趁項羽出兵山東之機,奇襲關中,並相繼佔領了洛陽。項羽從山東回師擊退漢軍,並與漢軍在成皋一帶開展了決定性的成皋之戰。項羽親率幾十萬大軍向成皋進攻,面對強敵,劉邦相繼採取緩兵之計、反間計、聲東擊西之計等戰略戰術,使項羽步步上當;驍勇善戰項羽則聽不進正確意見,剛愎自用,一意孤行,一步步上了劉邦的圈套,最終上演了一出“四面楚歌”的悲劇。

有人說劉邦只懂戰略,算不上個軍事家,因為他沒具體指揮打過仗,甚至認為他用詭計戰勝項羽,屬小人所為。但兵者,詭道也。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用詭道如何取勝!不論怎麼打,取勝為王道,戰場上不存在小人君子之分。當年紅軍如果不是根據敵情靈活採用戰略戰術,早已全軍覆沒,還談什麼小人君子?所以說,詭道就是戰略戰術,尤其拿現在的標準衡量,劉邦能根據戰場形勢靈活運用戰略戰術,並取得以弱勝強的輝煌戰績,才真正稱得上為將帥之舉。因而我認為,劉邦不僅是個政治家(皇帝),也是一位軍事戰略家。


九水的水


其實古代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幾乎每個朝代都湧現出越多卓越的軍事將領,特別在冷兵器時代,將領的作用就更加的重要和突出了。

在中國浩若煙海的軍事史中,我認為有以下幾位算得上是千年一遇,國士無雙的軍事將領。

孫武、吳起



這兩位上古大神應該是我們中國人軍事理論的創造者,更是軍事智慧的集大成者,他們在春秋時期戰功卓著,威震春秋各國,且都有非常出色的戰績。更關鍵是他們開拓了冷兵器時代戰爭藝術的高度總結。特別是孫武的《孫子兵法》,它不但是一部高度總結的戰爭謀略之書,更是所有博弈藝術的權謀濃縮,不但是技術的結晶,更是智慧的結晶。

白起、韓信



這兩位都是不世名將,國士無雙。他們兩人在冷兵器時代,對戰爭藝術的運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把殘酷的戰爭非常完整的運用到了國運的發展。他們都幾乎沒有戰敗過,他們都通過自己對戰爭的理解和發揮,白起確定了大秦帝國一掃六國,一統天下的格局;韓信更是幾乎以一己之力幫助劉邦建立了大漢帝國。不過,他們的戰爭藝術有各有風格,白起更傾向於消滅敵方有生力量,達到滅國的目的;而韓信更懂得戰爭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把戰爭當作一種手段,只是他的這個手段幾乎是必勝的。

衛青、霍去病、徐達



這三位大家熟悉的將領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付遊牧民族政權有著非常高的勝率,更關鍵的是他們在對匈奴和韃靼等騎兵軍事集團的對抗上,創造性的採用了中原軍事文化並不擅長的騎兵與之對抗,並且有非常大的斬獲,衛青霍去病在漢武帝時期收拾匈奴人就是採用了大規模騎兵戰術,徐達遠征漠北,與王保保屢次大戰均大勝,也是運用了騎兵。可以說,他們三位是中國古代中原軍事史中少有的幾位善用騎兵的軍事家。

戚繼光



戚繼光更大的名頭是抗倭英雄,其實他更是不可多得的世間名將,可以說他應該是中國近代陸軍的雛形設計師。他在抗倭的戰爭中學習和改良戰術戰法,並且從軍士配備,軍事技能訓練,軍事器械改良和裝備上都有質的飛躍,他的戚家軍和鴛鴦陣簡直就是冷兵器時代最先進的陸軍和陸軍戰術。他也是唯一一個有針對性的研究敵方特點而作出軍隊變革的軍事家。

其他



大唐初期的李靖,徐茂公(李籍),五代時期陳慶之,明朝李文忠、盧象升,清朝的阿桂等都算是十分著名的軍事家。


沉墨9527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出了很多才能出眾的軍事將領,但是在古代能稱為千年一遇的並不多。

今天我就給大家列舉幾個最有代表性的,1.戰國時期的孫武,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孫子兵法》的作者,鬼谷子徒弟孫臏的先祖,他的著作至今仍然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是兵家必讀之書,美國的西點軍校都把這本書作為研究教材,1991年海灣戰爭的時候,包括最高指揮官在內很多高級將領手裡都備有一本《孫子兵法》以作參考。甚至有人說海灣戰爭真正在背後指揮的人是中國古代的一個老人,說的就是孫武。

2.韓信,大家對這個名字應該不陌生了吧!與蕭何,張良一起稱為漢初三傑,幫劉邦奪取天下的大功臣,“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這句話至今還一直流傳下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也是出自韓信之手,背水一戰等都是出自韓信,所以說了解韓信的人都覺得他是一位戰神級的人物。

3.霍去病,漢武大帝時期的天才軍事將領,百萬軍中取敵首級,十幾歲的年紀就統領千軍萬馬,戰無不勝,打的匈奴聞風喪膽,被稱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打過敗戰的人。





冷風星月


最厲害也是我最欣賞的就是韓信和盧象升。

韓信,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出,傑出的軍事家。他早年的經歷大家都清楚,後期他瘋狂輸出,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最後全殲楚君,一生無一敗績。

戰必勝,攻必取,國士無雙。

盧象升,字建鬥,今江蘇宜興縣人。明末傑出將領。這個人肯定很少有人瞭解,也是被低估的人。他當之無愧可以稱為民族英雄,上馬能據虜殺敵,下馬可安邦治國。文武雙全,可惜最後被自己人坑死,最終戰死疆場。

這兩個人在我心中最厲害,都是在三十多歲死去,都是被自己人害死。我想若是世間真有靈魂存在,他們遇見肯定可以成為朋友。


墨白朮


著名一點的軍事將領的話,戰國四大名將,分別是:白起、李牧、廉頗、王翦。

其次是鬼谷派:孫臏、龐涓等

另外還有蒙恬、章邯、項羽、鍾離昧、樊噲、季布,當然那個時期誰都比不過韓信。

比較神話的幾個軍事將領:秦瓊、尉遲恭、岳飛、關羽、諸葛亮。

當然最厲害的一位,我覺得還是戰國時期的吳起。吳起當時先後去過好幾個國家,每次到達一個國家之後,都能帶其富國強兵。除此之外我覺得廉頗、李牧也很厲害,當時趙國和秦國距離並不是很遠,而秦國的虎狼之師硬是吃不下趙國,廉頗更是百戰而無一敗的高手!


小舒科技搶先知


當然是成吉思汗,他是蒙古帝國的可汗,是中國當代乃至世界最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在統一中國後,更是多次發對對外侵略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黑海海濱,深受後人敬仰,至於韓信,孫武雖都是我國曆史上最優秀的軍事將領之一,但從客觀的角度看,成績方面還是成吉思汗大一些,能與成吉思汗齊平高下的人屠白起也是非常厲害的!




又風又騷的草木灰


秦朝白起,漢朝衛青、霍去病,三國人才雜多達不到不世將才,唐朝李靖,五代十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南宋岳飛,元朝成吉思汗鐵木真、明朝徐達、常遇春,後期戚繼光,清朝無,民國無,新中國彭德懷、林彪、粟裕。


赤誠讓姆LWJ


孫吳白韓,衛霍李嶽內戰外戰全都有了。


趙公子無恤


孫武,白起,李牧,韓信,霍去病,李靖,岳飛,冉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