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戰爭傳奇將軍:面對德軍,與士兵一起衝鋒

1940年12月,瘦得只剩一把骨頭的彼得羅夫斯基被派到明斯克,出任第63步兵軍軍長,擔負西部邊境“斯大林防線”的值勤任務。

衛國戰爭傳奇將軍:面對德軍,與士兵一起衝鋒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不宣而戰,德軍迅速突破“斯大林防線”,沿三個戰略方向推進。7月初,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裝甲部隊成功強渡第聶伯河,直接威脅軍工重鎮斯摩稜斯克。通過仔細分析戰況,彼得羅夫斯基敏銳地捕捉到德軍的“軟肋”——儘管敵人的坦克突擊速度很快,但步兵卻沒有跟上。

衛國戰爭傳奇將軍:面對德軍,與士兵一起衝鋒

為了遲滯德軍進攻速度,彼得羅夫斯基主動請求率第63步兵軍渡過第聶伯河,逆襲西岸德軍步兵。7月14日,第63步兵軍趁夜渡河,相繼解放了羅加喬夫和日洛賓兩座城市,楔入敵人戰線30公里,並繼續向西進攻,這在當時蘇軍全面潰退的形勢下是非常不錯的反擊,因此蘇軍統帥部十分欣賞這次行動。當斯大林得知彼得羅夫斯基還只是一個上校時,下令將他提拔為中將。

第63步兵軍的反擊讓德軍十分為難。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包克向希特勒表示必須增援,否則無法進行下一步進攻,希特勒從其他戰略方向抽調3個步兵師加強給包克,第63步兵軍的處境變得十分兇險。

親率後衛突圍

衛國戰爭傳奇將軍:面對德軍,與士兵一起衝鋒

8月11日清晨,重新完成集結的德軍在坦克和飛機的支援下,全線向第63步兵軍發起反撲。8月13日夜,一名蘇軍聯絡官乘飛機來到第63步兵軍駐地,他帶來了鐵木辛哥的命令,要求彼得羅夫斯基乘這架飛機返回斯摩稜斯克,就任第21集團軍司令。但彼得羅夫斯基認為在此緊要關頭,將指揮權轉交他人會給戰士們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最終,他只讓飛機帶走了重傷員。

8月14日,德軍完成了對第63步兵軍的包圍。彼得羅夫斯基向全軍發出向第聶伯河東岸撤退的命令。但形勢仍在快速惡化,德軍依靠優勢兵力和坦克,搶先佔領了各個渡口。8月14日夜,第63軍和友軍的聯繫徹底中斷,對彼得羅夫斯基來說,他只能帶領部隊孤軍奮戰了。

8月16日,彼得羅夫斯基在森林中下達夜襲突圍任務,他向下級主官強調:“所有指揮人員,不管是什麼軍銜和職位,在夜間攻擊行動中,都要在最前面帶頭衝鋒……”彼得羅夫斯基還表示,自己將加入第154師的突圍戰鬥。

衛國戰爭傳奇將軍:面對德軍,與士兵一起衝鋒

8月17日3時整,第63步兵軍在打光炮彈後,全體輕裝突圍。由於進攻出乎敵人預料,該軍大部輕鬆突破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並快速向河岸移動。隨第一梯隊行動的彼得羅夫斯基把隊伍帶到河岸後,決定重新返回格盧得茨,他要親自帶領後衛部隊一起過河。

然而,勇敢的軍長和後衛部隊不幸陷入重圍。後來殺出重圍的軍炮兵主任費多爾·卡扎科夫回憶了軍長的最後時刻:“軍長帶領大家向河岸推進,他不時拎起因害怕敵人掃射而倒地的戰士,高喊:‘同志們,如果向每一顆子彈低頭,我們的脖子會酸掉的,來!和我一起衝鋒!’……最後,軍長被隱藏在灌木叢中的衝鋒槍手打中頭部,很可惜我們沒能把軍長的遺體搶出來。”

直到1944年蘇聯紅軍反攻到第聶伯河西岸時,在當地人的指引下,才發現了彼得羅夫斯基的墳墓。原來,德軍發現了這位英勇犧牲的軍長,遂為其修了一座簡樸的墓穴。戰後,蘇聯政府為彼得羅夫斯基樹立了紀念碑,追授一級偉大衛國戰爭勳章和紅星勳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