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總遲到?改改家裡的這個地方吧,還能讓你每天多睡一小時!

如果你在家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打掃衛生時來回經過客廳,阻擋了正在看電視的家人的視線;

早上梳妝打扮出門時反覆來回拿取東西,導致上班遲到;

家裡來客人,忘了關臥室門,床、衣櫃、梳妝檯全都被別人一覽無餘了。

一般來說,出現這個問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房子本身的戶型不佳,另一個就可能是房子的動線沒設計好。

上班總遲到?改改家裡的這個地方吧,還能讓你每天多睡一小時!


千萬不要小看動線的問題,動線越短,處理生活日常事務的效率就越高,住的也會越舒心。合理規劃動線,要根據家人的生活習慣、常規移動路徑去規劃空間,讓空間去適應一家人的需求。

那麼,什麼是戶型動線?什麼樣的動線才合理呢?一起來漲漲姿勢吧!


一、什麼是戶型動線?


動線是就是人在家裡活動時需要經過的路徑,比如洗澡、做飯、晾衣服。

作為房主,買房時挑選的戶型部分決定了動線,另外裝修時還可以對動線進行調整和規劃。

動線其實是由兩部分構成的,第一部分是房子內的各種固定構造物及家居擺設,第二部分就是人的活動路徑。這兩者會由於不同的規劃設計而相互影響。

上班總遲到?改改家裡的這個地方吧,還能讓你每天多睡一小時!


二、動區和靜區的區分

動線經過的地方,叫動區,或者可以理解成活動空間。動線越短,交通空間就越少,空間利用率也越高(對小戶型來說尤其重要)。

一般除了臥室,其他區域都算是動區。

與之對應的靜區,主要是指臥室,還可以加上小寶寶的爬行區。

上班總遲到?改改家裡的這個地方吧,還能讓你每天多睡一小時!

▲動靜區分的完美範本

動區和靜區分割明確,訪客動線不要涉及靜區,生活隱私就能得到保護。

三、什麼樣的戶型動線才合理?


戶型動線分為三條線:家務動線、訪客動線、居住動線。三個動線散佈在不同的居室空間中,並且它們起到各不相同的效果,很好地將住所分成了不同的活動區域。


1、家務動線看廚房

家務動線主要包含:洗衣、做飯、打掃,所需要的空間都主要集中在廚房和衛生間區域。如果動線過於重複,就會讓家務的過程變得更加辛苦。

按照一般的做飯習慣,先去冰箱拿食材,然後到水槽清洗、操作檯刀切,最後在灶臺煎炒烹炸。食材的拿取、處理、烹飪就是廚房的三角動線。


上班總遲到?改改家裡的這個地方吧,還能讓你每天多睡一小時!

▲以L型廚房為例說明


只要你的廚房活動是在三角動線的三條邊上,就能夠保證不會來回反覆的拿取清洗食材,也就保證了廚房動線的合理性。

上班總遲到?改改家裡的這個地方吧,還能讓你每天多睡一小時!

▲像這種,去餐廳吃飯還要穿過客廳,剛出鍋的菜比較燙手,弄不好還沒端過去就翻了…

關於洗衣的話,很多人習慣下班回家後先更衣洗澡,順手洗完內衣內褲拿去晾,或者扔到髒衣籃/洗衣機裡。

對應的動線應該是玄關→臥室→衛生間→洗衣機/陽臺(晾衣)。

從衛生間出來要穿過客廳或餐廳才能到陽臺,萬一此時有客人或者來串門的朋友,那就只能等客人走了再洗澡了。

上班總遲到?改改家裡的這個地方吧,還能讓你每天多睡一小時!

再比如說,拖地掃地動不動要花一兩個小時,繁瑣又累人,會不會是動線出了問題呢?

假設你家用的是普通掃把和普通拖把,掃著掃著要去倒一下垃圾、拖著拖著要去洗一下拖把。

上班總遲到?改改家裡的這個地方吧,還能讓你每天多睡一小時!

那麼從頭到尾的動線是:

清潔工具櫃拿掃把→各個房間掃地→去倒垃圾(取決於垃圾桶的位置)→各個房間掃地→倒垃圾→清潔工具櫃拿拖把→洗拖把(取決於拖把池/桶的位置)→各個房間拖地→洗拖把→各個房間拖地→洗拖把→清潔工具櫃放好······最少也要12個步驟

除去掃地拖地的部分,如果清潔工具櫃、拖把池/拖把桶、垃圾桶分散各處,會讓打掃衛生變得更復雜。

上班總遲到?改改家裡的這個地方吧,還能讓你每天多睡一小時!

因此,打掃這一行為中的關鍵節點是清潔工具櫃、垃圾桶和拖把池/桶的位置。只要能把它們整合到一起,就能少走很多步路。還有什麼地方,比陽臺更合適呢?

2、訪客動線看客廳

訪客動線的重點肯定在客廳。我們舉兩個反例:

第一是訪客動線儘量集中在客廳這樣的公共區域,確保客人在客廳聊天、餐廳吃飯、廚房聊天、找衛生間時,不會正好瞥到臥室和生活陽臺。畢竟關係再好的親朋好友,你也不想讓TA看到凌亂的床、亂丟的衣服。

上班總遲到?改改家裡的這個地方吧,還能讓你每天多睡一小時!


第二是餐廳的四周要留出足夠的空間。當餐椅被拉出來,四周還可以讓人有走路的空間。如果沒有,一旦落座,裡面的小夥伴想要去個洗手間,身邊的人就要一連串的起立。

當然,不是所有人家都需要隔開訪客區和私密區。如果你是本地的“新住民”,沒有那麼多親戚朋友要上門,就不用為訪客路線費心了。

3、居住動線看臥室

居住動線可以拿女生每天早上的日常來分析:基本上就是「起床—穿衣—洗漱—(化妝)—早飯—出門」的流程。那麼在居住動線的設計上,就要保證完成這些動作路徑最短、用時最少。


上班總遲到?改改家裡的這個地方吧,還能讓你每天多睡一小時!

▲ 圖源:《小家越住越大》


最後再說明一點:家務、訪客、居住三條動線儘量不要交叉,這是動線設計的基本原則,也是室內動線良好的標誌。

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習慣,最好是自己畫一個草圖,畫出來你最常待著的區域和日常活動路徑,連出一條最流暢(起碼不要太長)的線,這樣設計出來的房子,居住感才是真的一級棒。

推薦大家一本書:讓你秒懂動線設計,掌握好住、好用的隔間原理。

上班總遲到?改改家裡的這個地方吧,還能讓你每天多睡一小時!


其實很多餐廳、超市的生意好,某方面也要歸功於動線設計的好,還有在宜家的很多衝動消費,也要“歸功於”它的動線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