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有哪些基本要素?

在社會實踐中,人類總是不斷地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對各門學科、各種領域,從現象到本質,從特徵到規律,由存在到發展,人類都在進行著從不間斷的探索與研究,並有著不同角度的認識和見解以及不同程度的發明與創造。這些科學知識、見解、發明、創造,需要表述交流,需要傳播記載,因而撰寫學術論文。所以,學術論文是用來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一種文章體裁,具有以下的基本要素:

學術論文有哪些基本要素?

一、學術論文是學術成果的反映。其內容是作者在某一學科領域中對某一課題進行潛心研究而獲得的結果,具有專門性和系統性,而不是點滴所得。其涉及面非常廣,又具有特定性,所以作者應有廣博的基礎知識和良好的科學修養。

學術論文要求作者在專業上應具有深厚的功力,對所研究的課題有全面的瞭解,不但知其現狀,也要知其歷史;不但要熟悉學術界的動態,還要把握好主攻方向。學術論文既可以推翻某一學科領域中的某種陳舊觀點,提出新的見解和主張,也可以用新的方法加以論證而得出新的結論,還可以在某個學科領域中經過自己的觀察、調查、試驗,獲得新的發現或創造而陳述出來。

二、學術論文是科學探索的結晶。也就是說,學術論文應提出一種科學的見解或理論。其科學性一般是由科學研究的性質決定的,要求作者用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論證並得出科學的結論。因此學術論文應當尊重客觀實際,堅持實事求是;論說要持之有據,言之有理,切忌主觀臆斷;各種論據資料、經典言論、實驗過程都要準確無誤,確鑿可靠;要避免片面地看待事物,討論問題,要善於運用科學、嚴密的思維方法進行思考,使結論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準確揭示科學規律。

三、學術論文是理論修養的體現。學術論文要求作者對所研究的對象有全面的認識,它是通過現象的研究而提升到對本體的認識,而且通過論證、闡發將自己的發現和認識提高到理論的高度。在論證過程中,應廣徵博引,多方求證,全面闡述自己的觀點。不論是糾正謬誤,還是開拓創新,都應充滿理論色彩。因而,作者不僅對本專業的理論知識要有良好的修養,而且對相關的理論也要有所掌握,要具有較高的理論思維能力。

對於藝術創作專業來講,形象思維固然重要,但背後一定有創作理念,包括技巧的運用與發揮。即使在後現代語境下,那些非理性、反理性的行為實際上也還有其潛在的理性,那些創作者試圖解構、叛逆、顛覆已有的傳統,所以在形式上也表現出前衛姿態的離經叛道,但仔細研究其作品,仍會發現其內在的意圖和表現的規律,那麼學術論文就應以理性的方式揭示其實質。

即使就創作的形式角度講,任何形式不但提供給受眾藝術美,其中當然也暗含著理性美,很難想象無秩序、無規律的胡亂創作也稱其為藝術品。固然西方出現了許多現代、後現代藝術作品似乎不可理喻,但也不可一概而論,其中魚目混珠、良莠並存,正須用新的理論方法破解,所以理論也要創新。

學術論文有哪些基本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