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劍有何來歷?它的主人又是怎樣的人呢?

g_Bye、


軒轅劍,中國傳說中十大名劍之首,是聖道之劍。傳說他是眾神采首山之銅所鑄,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是眾神賜予軒轅黃帝擊敗蚩尤的神劍。而後因為大禹治水有功,軒轅劍被傳到了大禹手中,並以此成立夏朝,所以全稱叫做軒轅夏禹劍。

那麼真相是這樣的嗎?我翻了翻資料,有人寫到根據《史記·封禪書》《史記·五帝本紀》《史記·黃帝本紀》《水經注》啥啥的都有記載。但是我去翻了翻《史記》啥的都找不到。《史記·封禪書》中只記載了黃帝採首山的銅礦石鑄了鼎,鼎成有龍降臨迎接黃帝,黃帝乘龍飛昇,只留下了弓!沒有劍。

能夠找到的記載有以下幾個:

西漢劉向的《列仙傳》記載:

黃帝者,號曰軒轅。能劾百神,朝而使之。弱而能言,聖而預知,知物之紀。自以為雲師,有龍形。自擇亡日,與群臣辭。至於卒,還葬橋山,山崩,柩空無屍,唯劍舄在焉。

黃帝去世後葬在橋山。後來,橋山崩塌了,裡面不見黃帝的屍首,只有一把劍在。這個可以說明黃帝是有佩劍的。

東晉王嘉的《拾遺記》記載:

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傳說昔日黃帝伐蚩尤,陳兵於此地,掘深百丈,猶未及泉,惟見火光如星。地中多丹,煉石為銅,銅色青而利。泉色赤。山草木皆勁利,土亦剛而精。

黃帝討伐蚩尤的時候,曾經駐紮在昆吾山,並且在此煉過銅,雖然並沒有說是拿來鑄劍了,但是並不妨礙很多人也把黃帝的佩劍命名為昆吾劍。

而軒轅劍這個名字,是出自《古今圖書集成》收錄明代李承勳《名劍記》的記載:

軒轅劍:《廣黃帝東行紀》曰:「軒轅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題銘其上。帝崩葬喬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劍在焉。一旦,亦失去。」

但是也找不到《廣黃帝東行紀》這本書,只能找到《廣黃帝本行紀》,記載了:

黃帝曾遊處,皆有祠焉。五百年後,喬山墓崩空室,唯劍與赤舄在,一旦亦失去。《荊山經》、《龍首記》具載。

嗯,雖然這些典籍啥的都是志怪小說類的居多,但是多多少少可以判斷,是有這麼一把劍存在的,至於這把劍叫啥大家就都不知道了,既然是出自軒轅黃帝的手下,那麼就約定俗成叫做軒轅劍吧。


悠然歲月


軒轅劍:這把劍據傳說是眾神采集首山(山名)上的銅,為黃帝所鑄的一把神兵。幫助黃帝打敗蚩尤。還叫軒轅夏禹劍,是因為後來傳給了夏禹。劍身的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的一面寫著農耕畜養之術,一面寫著四海統一之策。後來輾轉落入商湯手中,此劍有無窮的力量,能斬妖除魔。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商湯得此劍大敗上古三大邪刀。上古三大邪刀有龍牙、虎翼、犬神,造刀者不詳,相傳造刀的原料裡有很多惡毒之物,並有多種詛咒纏縛。被後來的夏桀擁有,之後暴政開始。這三把刀被夏桀供奉到夏朝太廟,當商湯攻入夏朝太廟時,黑雲遮天,鬼哭狼嚎。三大邪刀化為三股妖風襲來,頓時商朝士兵死傷無數。商湯手持軒轅劍獨自闖入太廟主殿,揮劍疾斬,三大邪刀被擊成碎片封印於地下。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軒轅劍的下落。



A狐說歷史


軒轅劍,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之一。

相傳是黃帝的隨身佩劍,常見於各類遊戲和文學影視作品當中,得益於黃帝他老人家的名聲,軒轅劍的口碑極高,是各大作品中“神兵”級的存在。

當然,這都是後人的虛構猜想。

依照晉朝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記載:或曰:「黃帝審仙者,橋山之冢,又何為乎?」抱朴子答曰:「按《荊山經》及《龍首記》,皆雲黃帝服神丹之後,龍來迎之,群臣追慕,靡所措思,或取其几杖,立廟而祭之;或取其衣冠,葬而守之。列仙傳雲:『黃帝自擇亡日,七十日去,七十日還,葬於橋山,山陵忽崩,墓空無屍,但劍舄在焉。』

可以說明黃帝確實有把佩劍。

_______________分割線_______________

結論:有如呂布的方天畫戟,大禹的定海神針。黃帝的軒轅神劍更多的是人們對這位中華人文始祖的崇拜與敬仰之情


星空的旅行者i


中國歷史上根本就沒有軒轅劍,軒轅劍最早是出現在明朝一本叫《名劍記》的書中,是作者李成勳架空歷史杜撰出來的。炎黃二帝時期根本就沒有劍這種兵器,當然也就不存在使用者。




阿個貴州人


軒轅劍聽說是遠古黃帝他老人家大戰蚩尤的劍,取首山之銅煉製,有鬼神莫測之威,最後蚩尤被黃帝斬殺,一統神洲


用戶57638970507


我認為是皇帝的佩劍,原始天尊給的


中國土嚎鍋


聖劍出首山,人皇定涿鹿。

日月星辰列,山川草木伏。

農耕畜養策,四海一統書。

軒轅傳夏禹,永世鎮人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